宦官酿祸比较严重的几个时代:东汉末年、中晚唐、明末。
由于宦官掌权带来的弊端,人们普遍对宦官不抱好感,认为但凡宦官便是奸佞之人。如竖刁、张让、宗爱辈确实让人切齿。但也有如吕强、张居翰、王承恩等忠义之士。

关于汉末的宦官掌权现象,最早出现在和帝时。史书记载:
和帝即祚幼弱,而窦宪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故郑众得专谋禁中,终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于是中官始盛焉。——《后汉书·宦者列传》
东汉幼主登位是造成外戚专权的直接原因。而宦官的得势,便是由外戚专权造成的一个后果。
在上面这则史料中说的明白:和帝幼年即位,大权为窦氏所握。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帝意欲从窦氏手中夺回权力。但身处宫中,难以和大臣们商议,唯有靠身边的宦官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机遇,使得宦官走上了权力的道路。郑众是如此,桓帝时的“五侯”也是如此。单超等五名宦官因诛除梁冀有功,得到了桓帝的恩赏:
(左)悺、(唐)衡迁中常侍,封(单)超新丰侯,二万户,(徐)璜武原侯,(具)瑗东武阳侯,各万五千户,赐钱各千五百万;悺上蔡侯,衡汝阳侯,各万三千户,赐钱各千三百万。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又封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为乡侯。自是权归宦官,朝廷日乱矣。——《后汉书·宦者列传》
宦官得权,造成了更坏的局面,史载:
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墯。”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金银罽毦,施于犬马。多取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其仆从皆乘牛车而从列骑。又养其疏属,或乞嗣异姓,或买苍头为子,并以传国袭封。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后汉书·宦者列传》
这则史料记载的情况,是在单超死后。所谓“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墯”,无非是说彼辈一朝升官,便开始了作威作福的姿态:
“回天”意指权力极大,有回转天命之力;“独坐”意指骄贵无比,没有可与之比肩的;“卧虎”意指凶狠残暴如虎;“两墯”意指任意而为,全无约束。
与其亲者,皆得官职,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而他们搜刮百姓的行为,与盗贼没什么两样。(注:“辜较”的意思是: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