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七夕话题:曾经爱一人便是一生

七夕话题:曾经爱一人便是一生

作者: 燕裁衣 | 来源:发表于2025-03-04 20:58 被阅读0次

1年前的情人节(2.14),有一位快要结婚的女人接受了朋友的表白。在结婚之前她陪朋友出去旅行了7天,想去寻找遗失的浪漫。

旅行回来之后,她本该和男友结婚,可是没有瞒住秘密。因为这次和外人的旅行,她失去了结婚的机会。

当被问及“你明明有男友,为什么要和另一个人去旅行”时,她讲述了心中的想法。

她说:我被情人节的氛围感动了,朋友一直追求我,我想给他一次机会。那天男友没送我礼物,在外地出差,也没法回来。而那位朋友送了我礼物,还说不求天长地久。我感觉应该表示一下,在结婚前好好珍惜这段感情,不想结婚后留下遗憾……

也许她说的是真实想法,但是这种想法让她过得很苦,到如今还没结婚。若我没记错,她的孩子应该3个月大了。就算记错了,最多也就5个月。目前她一个人过得很累,后悔曾经那次荒唐的旅行,后悔迷恋情人节。

先记住这个案例的逻辑,本文就讲一讲情人节在人们心中代表着什么。

当然了,这里要讲的情人节是两种情人节的对比,一个是传统的七夕节,一个是西式情人节。

七夕节是我们国家的“祖传情人节”,其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凄美传说数不胜数。不仅有神话传说为证,还有民间的习俗与典故交相辉映。

七夕节不仅是民俗文化的传统遗产,更是自古以来传统爱情“坚若磐石”的佐证!

那时候,爱一人大约就是一辈子。两情相悦长相伴,一道痴情伴今生。情深缘重,总在转身时潸然泪下。所谓爱情,自始至终就是一道执着的信念,天长地久不负君心,山高路远心系伊人。

那时候,执一人之手相伴终身,许一段痴情白首不离。所谓纤云弄巧,所谓鹊桥情牵,总有伊人相伴左右。纵使天边银河湍急如潮,也有人为你含情脉脉温婉如水。

“七夕”所代表的爱情是真挚的爱情,跨越时空,绝非三分钟的热度所能表达出的意境。

恋人共度七夕,象征着缘分的进阶,以及对爱情的坚定信念。这一天情侣、恋人们述说情缘,热情且不失稳重,矜持又含蓄内敛……

然而,据资料考证,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七夕节在很多年轻恋人心里的地位曾一度很尴尬。

这是外来文化冲击带来的结果,以致于七夕在“爱情领域”的知名度越来越低,影响力远不如西式情人节。

我一位朋友曾说:“祖传情人节”的影响力好像还不如近些年崛起的“光棍节”,实乃遗憾,但是有深层次原因,毕竟厚重的人少了。

一说起情人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西式情人节。送玫瑰花、送巧克力、逛街、看电影,有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时一言不合就闹分手。

至于七夕节,年轻的情侣们好像都不太感冒,感觉过七夕节太老套,老掉牙了。

但是我们要明白,西式情人节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就事论事,勿对号入座,举例来说这个区别如下:

西式情人节所代表的恋人关系浪漫、热情却略失含蓄内敛,善于渲染,多出现三分钟热度。甚至有可能错牵缘分,脚踏数条船,枯藤老树也能长出牡丹花,玉米地里结出红高粱。

这种情况见怪不怪。

古时,“情人”二字是为有情之人,多为正统恋人,正统夫妻。而如今“情人”早已经变了味,这就是文化冲击带来的结果,常常忘记自己是谁。让很多恋人忘记了爱情的庄重,心里渐渐堆积了遗憾。

有人曾说,爱着人无法长久相伴,不爱的人常伴身畔,这是西式爱情。

而传统情人节呢,代表着“中国式爱情”。主张含蓄内敛的恋人关系,心中有所憧憬,那是不变的牵挂与钟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始终有个盼头。

俗话讲,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传统的爱情倡导缘分的厚重感,爱情根基牢固。

古人讲,千里姻缘一线牵,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当年那个人,还是后来那个人,相伴一生此情不移,这种爱情何其美好,只是越来越少……

因为文化变了。

两种情人节对比,区别就出来了,最稳重的还是传统情人节。这是我们文化的先进之处,应该发扬光大。

只不过如今的传统文化正在经受考验,文化的悄然变化值得深思。

前两天我单位有一场模拟辩论赛,是我组织的,让两位同事姐姐的模拟辩论,选个话题“争论”一件事情,锻炼话术。

同事们同台竞技,具体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我就把辩论内容所代表的现象汇总到一起讲一讲吧,如下:

事例一,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个小案例。

1年前的情人节,有一位男士牵着女人的手许愿,祝你和他幸福,但是我不想留遗憾,一直暗恋你。在你结婚之前,我要带你去看爱琴海,然后坐上午后的飞机,去日本看樱花海,我们一起悄悄浪漫几天,拒绝平庸,拒绝自嗨。

女人被感动哭了,虽然她有男朋友,虽然再过几个月她就要结婚,但是她接受了另一个人的表白。

虽然他们没去那么远的地方,但是因为这次旅行,她被男友退婚了。退婚之后,她和这位表白的男人谈了半年就分手了。如今她还在单身,有一个宝宝,才3个月。

此案例有机会我再讲。

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恋人们强调爱情的时候,很容易想起爱琴海,很容易想起外国的樱花?为什么这种表白有如此强大的渲染力,能让人忘记初心?

爱琴海和爱情有关么?

那片是非之地,除了有一个“爱”字之外,还有什么地方和爱情搭边?何苦还是个谐音?

爱琴海真那么美么,真代表爱情的浪漫么?

若说比风景,国内的三亚海滩、大连海滨浴场、青岛西海岸,哪一个不秒杀了爱琴海?

再说樱花,樱花可是起源于中国。

“女孩瞒着男友接受另一个人的追求,不求天长地久,只想结婚前出去玩几天”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是爱情肤浅了,还是人心肤浅了?

事例二,从一首歌的歌词讲起,探讨这一现象。

不知你听没听过这句歌词: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其实我特别喜欢迈阿密,和有黑人的洛杉矶。

问题又来了:土耳其哪里和浪漫搭边?

如今无数情侣们喜欢的歌词通常词不达意,却用它来表达爱情。为了押韵而押韵,把意境都压没了,这是爱情的意思还是文化的意思,是否能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爱情的“浅薄”?

这一场模拟辩论很有深度,我和几位朋友旁听,感觉她们说的都是事实,感慨颇深,其实就是文化变了,让爱情变得“肤浅”。

不要小看了文化。

我记得上小学时有一首歌叫《老鼠爱大米》,唱到了大街的最深处。其中有句歌词叫“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人曾说这就是当今的爱情写照。

你仔细品,用“老鼠爱大米”比喻我爱你,爱情是什么样也就不奇怪了呀,但是这真是爱情么?

由此可见,“文化”是有穿透力的。

这一现象就类似于“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意境一样,爱情也渐渐因为文化而变了方向,带偏节奏。

这就是所谓的人心不古,弄不清是与非的人,最后很容易陷入是非之中。

好像说远了,绕了圈子,但是不多余,回到主题上来吧。

时代是变化的,在落后西式情人节几十年之后,在如今的“爱情领域”,七夕节渐渐有了打败了西式情人节的趋势,应该保持。

文章最后,举一个最现实的例子,表达文章的主旨。

有人说话有内涵,绕三圈才懂,第一圈含蓄,第二圈奔放,第三圈才是锋芒毕露。

可有人只能听出最表层一圈的意思,所以理解不了更高境界。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肤浅”式的环境,所以对爱情的认识也就肤浅了。

说话绕三圈的人遇到只能听懂一圈的人,他们之间能交流么?爱情不就是这个道理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若进错了门,自然觉得爱错了人。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或许就是当今很多人说“爱情大不如从前”的原因,因为有一部分人的观念变了。

爱情需要信心,不能盲目,不能迷茫,毕竟是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如今人们需要找回信心,我们需要重拾文化自信,这是世道沧桑不可避免的轮回。

只有坚定、认真、严于律己的人才能把握住真正的爱情。每一个人都应该拒绝“温水煮青蛙”式的熏陶,不能在面对感情的时候越来越肤浅。

爱情如果不能天长地久,曾经的一切拥有都是遗憾。

相关文章

  • 七夕快乐

    昨天生日,今天七夕,注定为爱而生,我是爱的精灵…… 这一生,本想痴痴爱一人,奈何,不去辜负却难...

  • 旧日

    记得曾经年少时 日色总是那么慢 车,邮件,夕阳 一生只够爱一人

  • 那时候车马很慢,邮件也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那时候车马很慢,邮件也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这是高中年代就很流行的一句话,我曾经很幼稚地以为,一生怎么可能爱一人...

  • 趣谈丨慢生活能给你幸福吗?

    木心曾经温柔地写道“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其实呀,现在虽然车马都很快,书信很近,但一生也只够爱...

  • 不谈天长地久,相伴到老的爱情,都是在浪费青春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一人心,好得,共白首,很难。曾经,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如今,什么都快,包...

  • 从前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一人一院,便是余生 倘若能回到从前 我会在沿途留下痕迹 不论哪一天 是去...

  • 隔阂

    曾经一人一生,现在是一生多人。

  • 从前 慢

    一生只够爱一人.....

  • 曾经,便是曾经。

    你以为留在原地的是曾经的那个人,其实留在原地的只是你们曾经关于爱情的种种。

  • 一生只爱一个人

    爱,本身就足够浪漫。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现今,网络很快,通讯很近,一生仍只够爱一人。 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夕话题:曾经爱一人便是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mf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