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子之局,细思极恐:二桃杀三士的局,只是因为布局者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少放了一只被渲染为人间最珍贵的桃子而已。若用三桃赐三士,又该如何?若平衡三士的利益分配,控制各自的贪念与恃功而骄,又该如何?若功勋之臣,威猛之士,能彼此谦让又将如何?——安居士/海滨《局思》

汉代乐府诗《梁父吟》抒发了对三位勇士牺牲的感叹,对晏子的权谋也稍稍做了讽刺。
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

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

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晏子之局,发端于三位勇士恃功而骄,“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傲慢与偏见往往是灾祸怨仇之根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之勇力功勋世人皆知,因傲慢而获罪于晏子,于是晏子告之齐景公:“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晏子洞悉人性之弱点,晓之以利害,齐景公欣然允许,局因此而布设——二桃杀三士,极低的投资成本却换来极高的回报率。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