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版本(iPhone):5.0.3
iOS版本:9.2.1
体验日期:2016.02.24
体验人:鲤洋Mark
QQ邮箱
这个APP用的比较多,比较熟悉。所谓习惯成自然,现在要整理些想法出来,还真不太好写。

我挺喜欢启动页:常联系。
一种情怀在产品里面。
QQ邮箱算是我用过的邮箱里很赞的了,简单,方便。

我觉得大概的说说这个产品意义不大,有必要较为全面的研究整理看看,这里也只是先挑几点说一下。


单个帐号登录、多个帐号登录,首页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多个帐号登录,会有一个“所有收件箱”,这里可以一次看到所有帐号的收到的邮件;
新内容的“红点”提示查看;
首次进入时,额外的有用操作,会弹窗提示(左滑,进入首页);
1次探索,可以接受;
最常用,补充常用,泛类功能,是按这种逻辑进行的3层划分。

将“新建”操作放在收件箱页面,比较巧妙,收件箱是最强刚需,用的最多;一来可能查看收到的邮件,会有新建邮件的需求,放在这里方便;即使没有,大概进入邮箱第一件事就是进入收件箱页,一下子就发现新建邮件这个操作在哪里。

+这个按钮代表的(快捷)操作,可能第一眼就会让人想试试,看里面有些什么,“写邮件,写记事,上传文件,设置”,嗯,想要的2个都在里面(写邮件、设置),但是为什么没有图标呢(Android版的有),是iOS人机交互里规定的吗?应该也不是,iOS版的微信右上角这个+按钮,弹出菜单中也是有图标的。
其实研究产品不要局限于界面交互层面,更要思考背后更深的理由。但是某些看似理所当然,实则很出彩的细节点,也很值得分析赞扬。

即使可能过后分析再明显的点,刚开始自己去操作的时候,都不会在意。所以,这就是很实际的情况,别以为用户会去看,会去做点思考,这里该怎么用。实际是,我到了这里,会想当然第一眼觉得该怎么操作,我就直接去操作了。

比如,收件箱里打开一封邮件,虽然我看到页面上有个“详情”2个字,但是我还是以为是通过操作栏(顶栏)上面的向下箭头(因为在其他APP或者网站上,过多的内容,会隐藏起来,通过点击下方的向下箭头,就打开了这部分内容,已经从思维上养成习惯了),去打开此邮件的收件人等详细信息,结果操作的结果是切换到其他的邮件里了,然后我才明白过来,这两个按钮是用来“切换”查看的邮件的。是的,我也才更注意到,这里是2个按钮,还有一个向上按钮,当时的意识是,向下打开,那向上,就是收起。也是因为其他产品使用的经验导致,比如一些浏览器的查询结果,或者浏览表格数据,上下页(类比这里的前一封后一封邮件)都是“横向”的两个箭头,所以思维上会默认觉得只有这样的才是切换用的。结合到之前说的向下打开隐藏的内容那个经验,也就造成这里的“错”以为操作。
而回到“详情”,其实我第一眼就看到它了,但是我并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它就是用来打开我想通过“向下”按钮操作去做到的结果。那你会觉得这竟然会发生,我竟然会没有知道这个地方的作用,但确实是,我没有get到。
那是我的问题吗?还是产品的问题?这个情况在这里其实无伤大雅,前面说道了,我人为“1次探索”是可以接受的,那这里,操作过一次,我也就明白了,下次基本都不会出错了。当然,这个“1次探索”的前提是,操作不那么复杂,场景是操作者不那么着急,操作后也说得通,稍微没操作的那么急的情况下很容易理解,那就可以算是好的设计。

那看看写邮件这里,哦,另外提一句,这里的顶栏上的向下箭头,就是打开隐藏的项目,其实从我的感觉上来说,和收件箱里上下切换的作用有点冲突。其实这块要说的是“抄送/密送/发件人”这3项默认是合并为1项的,赞一下。移动端屏幕小,所以各个部分要尽可能合理化编排删减,这里根据实际使用上的需求量,将抄送/密送/发件人合并在一行,且显示发件人信息,性价比很高。如有抄送/密送的需求,很自然地行动就是点击看到的东西,虽然这里并没有“向右”箭头提示可以点击,但这个是很人性化的,潜意识就知道这么去做的,利用的很好。


发送邮件的体验也很不错。右上角的“纸飞机”,进度条,确认发送成功后的音效,很有顺畅感,有成就感。
有点奇怪的地方,
从首页不管是点击哪项,进入后的页面左上角返回按钮,右侧的文字都是:文件夹。各种“XX箱”都被归为“文件夹”的类别下。算了,只是觉得从导航层面,有点小理解上的问题,其他的不说这个了。
PS:
貌似QQ邮箱有个bug,我自己的2个邮箱之前设置了“关联邮箱”,前几天已经取消了关联(在PC浏览器上进行的操作),分别到2个邮箱都看过,没有关联邮箱。但是,今天在ipad上登录的一个邮箱,竟然还是收到了另一个邮箱的邮件。2016.03.02(原来,是“其他邮箱”这个功能导致的,我还真没区分开“关联邮箱”和“其他邮箱”这个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