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部经典越剧《五女拜寿》。
《五女拜寿》,1982年由顾锡东编写,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立团剧目。198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该剧拍摄为电影,由张骏声执导,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
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丫鬟翠云由何赛飞饰演,邹士龙由茅威涛饰演。后面介绍剧情和人物的时候会具体说明这两个人物。虽然这两个是常规意义上的男女主角,但其实这部戏剧从一定程度上是群像为主。
先让小伙伴们有个直观感受,分享一段网易云音乐里的选段,不知道是不是茅威涛演唱的,不过也很好听了。邹士龙救了翠云之后,温言相劝。
姑娘啊。
请姑娘放心喝下这暖肚汤, 这里是南京城外邹家庄。
只为我兄长赶考无音讯, 奉嫂命打听京报上街坊 。
半路上见你昏昏倒在地, 怎禁得冰雪满地朔风狂。
看左右无人经过相救你, 顾不得男女之间有大防。
这草房是我嫂嫂一人住, 救你来与她作伴也无妨。
姑娘啊因何落难对我讲,不要悲伤泪汪汪。
姑娘一定身寒冷,你只管披上我嫂嫂旧衣裳。
这一个选段是我外婆,我妈妈经常挂在嘴边唱的,看起来跟主线剧情关系不大,但却是家喻户晓。我特别喜欢越剧里小生的唱腔,没有丝毫女气,又特别温柔。
接下来言归正传,我想借着剧情介绍,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部戏剧的人物设定。
由剧名顾名思义,这部剧里有五个女儿,每个女儿的性格和婚姻都各有不同。
故事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大奸臣严嵩当道。
开端:户部侍郎杨大人六十大寿,五个女儿携女婿进京拜寿。大女儿杨元芳,温柔可亲;二女儿杨双桃最受宠爱,高贵骄矜。她们都嫁到了高门大户。四女儿四香和五女儿五凤嫁给同一户官宦人家的兄弟俩。这些女儿们送上昂贵的礼物,邀请爹娘去自己那里养老。
只有三女儿三春的夫婿邹应龙还没考中进士,家境贫困,只能送上一双自己亲手做的寿鞋,大家都看不起她。在二女儿的挑拨下,杨夫人把三女儿赶出门去。
打一个身份补丁:杨三春不是杨家亲生女儿,当年生父遭奸相严嵩陷害,多亏了杨家收为养女,她没齿难忘养育之恩。
发展:杨大人的族弟坏了事,杨家被严嵩抄家,杨大人老俩口无处可去,在忠心丫鬟翠云的照顾下去找女儿们投奔。
大女儿还是那么温柔可亲,她心疼父母,可是大女婿却变了脸,竟然认严嵩做干爹。大女儿在家做不了主。
二女儿嫌贫爱富,嫌弃爹娘,把爹娘赶出门去。
四女儿和五女儿以及女婿们倒是很好,但是亲家公并不想惹事上身,于是把老俩口气走了。
高潮:杨家二老落难城隍庙。丫鬟翠云外出乞讨冻僵在地,被邹士龙救回去。这里就有了一开始我给大家分享的那个选段。
翠云醒来,见到了邹士龙口中的嫂嫂,竟然就是她家三小姐杨三春。
杨三春接回杨家二老,三女婿邹应龙高中状元。
严嵩被扳倒,杨家沉冤得雪。
结局:杨夫人六十大寿。大女儿跟大女婿和离,孤身拜寿;二女儿夫妻俩被赶出门外;四女儿五女儿跟夫婿一起拜寿。三女儿和邹应龙一起上前,送上一双寿鞋。丫鬟翠云被收为义女,嫁给了邹士龙,也前来拜寿。
整部戏剧,以五女拜寿开始,也以五女拜寿结束。好人有了好报,坏人都遭了报应。每个人有自己的性格,看起来并不平面。看完全场,不会让人意难平。
五个女儿有不同的性格和品行,最后有不同的结局,道理自然蕴含其中,也不会有明显的说教意味。而且这部剧适合在各种场合和节日演出,老人寿宴演出更是应景。
我从这部戏剧的人物设定得到了几点启示。
第一,人物群像描写中,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的鲜明性格特点,不能有丝毫含糊。
第二,为了详略得当,不太重要的人物可以合写(比如四女儿和五女儿)。
第三,人物的所作所为要从他们的性格设定出发,结局就会自然而然发展过去。
第四,首尾呼应和对比,充满反差的结局给人巨大冲击,把故事背后隐含的道理完全展示在观众面前。
第五,才子佳人的故事里也可以有忠孝仁义,善恶有报的故事里也可以充满世态炎凉。越是真实越是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