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写书
如何让写书这件事变得更容易?
1、为什么要写一本书
a、写书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自己,明确发展方向;写书很锻炼人,让我有了一部个人成长教材,可以帮助更多人突破自我!
2、写书需要哪些积累
a、写书需要哪些积累?
️》最好有一定的影响力;
️》你肚子里一定要有货;多读、多学、多做、多总结!
️》你平时要多写一些文章;
️》对目标读者要足够了解;一些经常写作,经常得到反馈的作者就很清楚这一点!
3、为何我会减少输入
a、我要写的是自己的故事、经验、心得、体会,所以写书的这段时间里尽量少翻其他的书。会打乱自己的思绪。
4、为什么要减少讨论
a、早有初稿,才能早出定稿。与人讨论,内心就不够坚定了,尽量少讨论,先把初稿拿出来。
5、怎么保证不会“堵车”
a、这本书也经历了几次艰难时刻,曾尝试一口气写完,但没能如愿,我不懂的拆分任务!
b、我把主体部分分拆成200章,每一章又拆成10篇小短文,之后就要写200篇小短文,经筛选留下170篇。
6、为何不要随便操心
a、道理很简单: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干。在写这本书时,有两位专业的策划人,我还是操心一些与写稿无关的事情,白白浪费很多时间。
7、有谁来监督你写书
a、在写的过程中为防止偶尔偷懒,找重要的人监督。我每写完一章,就会在重要的群里向大家汇报一下。其中一个是我们的核心用户群,另外一个是高端用户群。
b、做出了承诺,想偷懒时就很警惕,如果完不成那就是啪啪打脸的事,我是大家的“老大”,我可是个要脸的人!于是克服了惰性。
8、谁能给你提供反馈
a、做事情,反馈特别重要,他能极大的加速你的成长。
b、我的反馈机制:
️》写完一章,我会把该章的10篇文章发给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拿一部分内容去展示,把一些内容发到高质量群里,获得反馈!
️》初稿会给策划人、编辑、团队成员和其他朋友,得到反馈。
️》我自己会看很多遍,反复打磨。
9、我拿什么刺激自己
注意事项:
️》写完初稿,一定要打印出来,便于发现问题。
️》不要长篇大论,不想写很多,写薄一点也挺好
️》别想着一次过稿;
️》内容和书名都非常重要;
️》保留最有必要写的主题,可写可不写的就不要写了;
️》如果容易放弃,就这只监督机制,让一群重要的人监督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