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情花在二月时节生芽,开始时弯曲如同婴儿的拳头。稍后则会渐渐展开同凤尾的样子。茎高可至三四尺,在其枝芽尚嫩时采下,用灰汤煮去涎滑,晒干便可作为蔬菜,用来做茶点或烹肉都很适宜。味道甘滑近乎余甘子,但风韵却略有不及。醉情花的叶子像荇,即盾牌形状,正面为青色,背面为紫色叶面肥厚软滑,它的花样子则像极了扶桑,但在七月份开放。有着红、粉、黄、白四种颜色,其中又以红色最为珍贵,往往几百株里才会出现一株。果实在仲秋前后成熟,状如楝实。
醉情花很是娇气,易地即枯死,故而常被文人引申为“一生不变”的意思。在八中的写心壁上曾有诗句:“可怜章台柳,常怀醉情心”,便是这种用法的一例。故老相传,如果相爱的男女在成婚之日取同一株醉情花研成粉末和酒饮下,便能厮守一生,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锁心花”。传说往往是美好的,一种草木又哪里能锁得住人们那善变的心呢?不过醉情花的确有不同寻常之处:它具有致幻作用,能帮人回忆曾做过的最美的梦。只是它有微弱的毒性,长期服用会伤害气血,除非用合欢花来中和。
在八中近郊的传统婚礼上,醉情花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新人们要准备好招待亲戚宾朋的“甜梦酒”。“甜梦酒”是采下醉情花的叶片与花瓣混合数种水果酿成的,一般都很清淡,不会醉人;可是一旦加入少量刺蜜与豆蔻调成的香料,这种酒就会变得醇香异常,甚至不输窖藏十余年的好酒。对这种酒客人们都会尽兴而归,以示对新人的祝福。而在婚礼前,男女要采各自摘数量相同的醉情花做花束,在仪式结束时,新娘新郎要交换花束并一一派发给来宾中尚未成婚的青年男女。凡是收到花的人都会受到青君的祝福:收到相同颜色的花儿被认为是有缘人,得到最后一株花的人,很快就会遇到自己的心上人。其实新郎新娘早就商量好了作弊的方案,对于那些彼此早已有意的人,肯定会让他们如愿以偿地得到祝福。婚宴结束后,新人们要双双下厨,亲手用醉情花做些精美的糕点送给客人。然而用醉情花做的食物很容易腐坏,通常只能保存一天,对于那些路途遥远的客人来说,携带时非常不便的。这时有一位叫“林昌林”的聪明新郎,从家传的《辟邪菜谱》中得到启发,将醉情花碾成粉掺进凝泪果的果汁,便得到一种滑腻而富有弹性的果胶,当地的人用古语称它为“喜之郎”,意思是“新郎的智慧”。除了这些外,新人们还会在长辈的见证下挑选出一株醉情花,待仲秋时采摘下果子称为“命运果”。通常这种过果子有银、粉、淡青和嫩黄四种颜色。长辈们认为银色的果子味道香醇,代表爱情绵亘长久;浅粉的果子味道香甜意味着姻缘和美幸福;而淡青与嫩黄的果实则酸苦不定,这是长辈们会让新人把它剖成两半,然后吃下,表示无论酸辛甘苦,两人从此扶持与共、不离不弃。
人总是贪心的,想把一切都寄予以美好···
我是在小食堂北的密林中发现一片醉情花。因为周围都是嶙峋的怪石,故而颇显人迹罕至、清幽愀怆。我采回一株醉情花试验一番,真的重温了诸般甜美的旧梦,等醒来时物是人非,一时怅然若失,恍然如隔世,竟然留下了两行浊泪。由于八中里没有合欢花用以中和其毒性,从此我再也没有服用过。毕竟梦境再美,终究还是要醒来的。
赵宏浩所著的《八中藏锋录》里记载:“素食风潮首创青君高氏。俟其甍,回光呓语,神辞颇切,亲众难测其意。会李十三远访,俯身察其语,即取醉情花于十五郎怀,色做赤红,万中罕一。研碎入酒,侍饮毕。是夜,安阳含笑死床榻。身后事,悉附十三。”我在园中搜遗补逸,曾泛览八中史料,隐约知道高安阳在八中也狷介疏狂过,其他事则一笔带过,反倒是野史中不乏其风流趣闻。后来,我向几位破晓秘辛的师兄请教,才知道他也是一位不向学院派势力妥协的人。只是众人都说他温吞如水,不知道他从哪里得来卫道的勇气。再后来,我从一位师姐那得到高安阳的手书文稿,只觉得语气猥琐,词泛桃花,毫无青君诗派的真趣,是以我推测是后来的花间词人假托之作。
我想高十五逝去的时候肯定是梦到的一生中最美的那段时光:是鲜衣怒马,长铗在手;还是烂醉花前,吹雪成妆呢?只是这等傲骨铮铮的人,终究老于床榻,真是令人惋惜啊!
可见无论王子皇孙,还是倾国倾城,最后都如草木般归于一抔黄土。命运之下,一切都是那样的无力···
——两江盐运司·《八中风物志·草木篇·醉情花记》,圣王三年六月,于八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