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孝肃公祠
左辅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
一、注释
1.包孝肃——即包丞,字孝肃、字希仁,合肥(今属安徽)人。民间传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有奏议十五卷,今存《包孝肃奏议》十卷。《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2.包孝肃公祠——即包公祠,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是包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后易名为包公祠。
3.左辅——清江苏武进人,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历知安徽南陵、霍丘等县,时称循吏。道光间官至湖南巡抚。有《念宛斋集》等。
二、赏读
1.格律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一分句,上联24平仄交替,下联24平仄没交替;上下对应4字的节凑点平仄未相反;二分句,单联内246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仄,下联句脚: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一水”偏正结构,“停车”动宾结构,结构未对应;
‘绕’和‘肃’动词相对,‘肃’,揖拜之意;
“荒祠”和“遗像”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上下联二分句:
“此地”和“几人”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真无”和“得并”状中结构词组相对;
“关节”和“姓名”并列结构词组相对;
‘到’和‘尊’动词相对。
3.联意
包孝肃公祠 左辅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
包公祠被一条河环绕,看起来还真没有什么法子,能越河水而过呀,所以就显得有些荒凉;
虽然,偶尔会有停下车来,到包公祠来祭拜包公的官员,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和包公之名相提并论呢?
4.评赏
这又是一幅题《包公祠》的联,联语也是围绕包公其人而运笔。
上联,主要写包公的“铁面无私”。一分句,“一水”,就是包河;“绕荒祠”,包河环绕着包公祠,据传这条河中生长有红花藕,断之无丝,象征着包公的铁面无私。二分句,承接一分句的‘荒’而写,为甚荒呢?“此地真无关节到”,因为包公祠被河水包围,不容易到达呀。实际这里用的是其双关之意,就是说想要找包公,走走后门,打通关节,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赞颂包公之铁面无私也。
下联,主要写对包公的“敬仰之情”。一分句,“停车肃遗像”,停下车来对着包公的遗像祭拜。来祭拜的是谁呢?结合二分句看,应该是有些官员,是用来做比衬的。“几人得并姓名尊”,就是这些官员中有几个能和包公的姓名一样,被人尊敬呢,当然无人可比了,反衬了包公之伟大。
整幅联,使用反问、比衬和双关的修辞手法,赞颂了包公铁面无私的品格,表达了对包公的无比敬仰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