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中原化度
观世音菩萨自从脱胎换骨之后, 辞别了妙庄王,一路脚踏浮云, 向南海普陀洛伽山而来。她此时身轻如燕, 不多时, 就已到了洛伽山下。这里毕竟是灵山胜境, 果然不同凡俗, 奇花异草, 生遍四周; 珍禽异兽, 相对舞蹈; 白莲池上, 送来万缕幽香之气; 紫竹林中, 升起千般瑞霭。中间是一座二品莲台, 霞光万道 ,却是空着的。菩萨到这里, 只说了一声"善哉", 便上了莲台, 端身趺坐在上面, 这一天正是六月十九日。
所以现在民间习俗, 凡是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天, 一律认为是观音生日。其实, 二月十九是她转劫诞生之日, 九月十九是舍身剃度之日, 六月十九才是证道南海普陀洛伽山之日。习俗一齐视为生日, 也是有来由的!
再说观世音菩萨, 证果莲台, 一心观自在, 度化了妙庄王等一班人以后, 与善财、龙女二人同住紫竹林中, 每日讲清静大法, 好不逍遥自在。
有一天, 有一个僧人, 叫沙门跋陀, 他在西方佛国受了菩萨戒, 非常想到中原传教。如来知道他道行不深, 但其志可嘉, 明知道他这一去必然是徒劳无功, 但并没有劝阻。
只给了他路引牒文, 让他一路好走, 这也是他命中应该有此跋涉之苦。他花费了几年功夫, 才来到了中土, 云游各地, 向众生宣扬佛法。
哪里知道因为语言不通, 中土百姓谁也不知道他在讲些什么, 所以没人去理睬他; 那时候中土的百姓并不信佛教, 对于僧人都视为旁门左道 , 就算言语相通, 也决对不会有人信他的话。因为上面的两个缘故, 沙门跋陀走遍中原各地, 到处受人冷落。于是准备打道西归,一路上顺便朝山敬水。这一天恰巧到了南海,听说观世音菩萨在这里,便立下心志,去向菩萨请教一切。
菩萨见他壮志可嘉, 就问他中土之地的人情世故。不料沙门跋陀说:" 不能说, 不能说! 中原地界战乱不绝, 灾难重重, 到处人心险恶, 争夺侵碾时有发生。弟子向他们讲经说法, 他们全部不能理解领悟, 还把弟子当做恶人, 到处受他们的奚落嘲笑。弟子受到了这样的遭遇,倒也罢了,只可怜那班芸芸众生, 大难临头还执迷不悟, 想度化也是无计可施, 只得回归西天向如来我佛恳求妙法, 再去中土点化他们。不想经过此地, 特来朝拜菩萨, 还望菩萨大发慈悲, 用大法力感化这一班迷途羔羊一来使他们脱离苦海, 二来也可以宣扬佛法。
观世音菩萨说:“善哉, 善哉! 这是你功行不深, 言语不通的缘故。你可以先行回归拜朝如来, 以后再到东方去, 我本着寻声救苦的志愿, 既然知道这样的事情, 不能坐视不管, 只好由我到中原去走一遭了。"
沙门跋陀拜谢过菩萨的慈悲, 独自西归而去。观世音菩萨吩咐善财、龙女好好看守灵山圣台, 自己便化成一个老婆婆, 离开了南海紫竹林, 一路向中原去了。
观世音菩萨变作丐妇的模样, 一路上沿门乞讨, 接近那些愚昧且没有心智的中土百姓。她看到各地的风气各不相同, 善良的人固然也有, 顽恶的人却占多数。那里的男人, 到底是受过圣人的教化, 还略懂得些礼数, 但是妇女们却大大不同。把她们分为两层来说, 上层的贵族妇女, 大都出身名门, 一般会略微懂得诗书礼义, 但是颐指气使, 平日在家养尊处优惯了, 养成骄奢淫逸的恶习, 造下了许多的恶业, 逃脱不了轮回之苦; 下层的妇女, 从来没有受过教化, 一切的行为, 都随心所欲, 忤逆不孝, 抢夺争斗, 哪一件没有? 他们不知道因果报应, 更是可悲可叹。
于是观世音菩萨大发慈悲, 决定先向最下层的百姓说法。她的法驾一路到了中州地界, 定了太室山的一个石屋做自己显化的地方, 夜里便托梦给附近的百姓说:“明天观世音菩萨要从这里经过,点化有缘的人, 拯救一切苦难罪恶, 你们要留心等候,不要当面错过了。遇得着遇不着,那要看你们是不是诚心了,只要一片诚心,自然就会遇到。"说完现出她的庄严宝相,悠然隐退。
第二天,百姓都在互相谈论着昨晚的梦境,都说为什么会有同样的一个梦,大家觉得奇怪,在那里议论纷纷,都怀着万分的希望,等候菩萨的来临。他们知道菩萨显化时,决不会用本来面目示人的,但又不知道这次菩萨会化身为什么样的人物,前来点化众生。他们因为不认得菩萨,所以只要见了一个面孔陌生的人,就认为是菩萨,大家围着向他顶礼膜拜,往往把那个受拜之人弄得莫名其妙,直到双方说明真相,彼此才付之一笑,一哄而散。
这样一连闹了好几天,误会发生了不少,但还是不见菩萨的来临,反而弄得大家心头疑云重重,就算看见了陌生人,也不敢冒昧拜认了。
其实观世音菩萨仍旧变为一个穷苦的老婆婆,下山来到城市,一路乞求饮食,大家反而没有留意她。
那一年正值干旱,入夏以来,已有四十多天没有下雨了,田中的禾茁都将要枯萎。农民们吃尽了苦头,日夜挑水,还是杯水车薪,眼看着灾情越来越严重,对降雨真是望眼欲穿了。假如老天再不下雨,就会颗粒无收,农民们个个忧愁焦虑,自不必说,就是城市里的人,也愁着怎么度过荒年。
观世音菩萨托了钵盂,向人们乞食时,总是被人回绝说:“这么干旱,今年的收成看来已经没有希望了,我们自己还愁看明天该怎么过活,哪里还有多余的食物给你这老婆婆呢?”
菩萨长叹一声说:“大旱虽然说是天灾,到底还是人惹来的,你们这里的一方百姓,要是尊敬天地,广行善事,不再杀戮,归化佛祖,上天怎会降下这等灾祸,让你们受苦呢?就像我一个穷苦的老婆子,到这里半天,一路乞讨了数十家人,不曾求到一粒米半粒谷,足见这里的百姓,毫无向善之心。人无善心,怎么会有善果。这些水旱天灾的降临,谁说是不应该呢?
这时候,有一位叫刘世显的老人,听了菩萨的一番话,心上一动,暗想:“莫非这位老婆婆就是菩萨的化身吗?”
第二天,百姓都在互相谈论着昨晚的梦境,都说为什么会有同样的一个梦,大家觉得奇怪,在那里议论纷纷,都怀着万分的希望,等候菩萨的来临。他们知道菩萨显化时,决不会用本来面目示人的,但又不知道这次菩萨会化身为什么样的人物,前来点化众生。他们因为不认得菩萨,所以只要见了一个面孔陌生的人,就认为是菩萨,大家围着向他顶礼膜拜,往往把那个受拜之人弄得莫名其妙,直到双方说明真相,彼此才付之一笑,一哄而散。
这样一连闹了好几天,误会发生了不少,但还是不见菩萨的来临,反而弄得大家心头疑云重重,就算看见了陌生人,也不敢冒昧拜认了。
其实观世音菩萨仍旧变为一个穷苦的老婆婆,下山来到城市,一路乞求饮食,大家反而没有留意她。
那一年正值干旱,入夏以来,已有四十多天没有下雨了,田中的禾茁都将要枯萎。农民们吃尽了苦头,日夜挑水,还是杯水车薪,眼看着灾情越来越严重,对降雨真是望眼欲穿了。假如老天再不下雨,就会颗粒无收,农民们个个忧愁焦虑,自不必说,就是城市里的人,也愁着怎么度过荒年。
观世音菩萨托了钵盂,向人们乞食时,总是被人回绝说:“这么干旱,今年的收成看来已经没有希望了,我们自己还愁看明天该怎么过活,哪里还有多余的食物给你这老婆婆呢?”
菩萨长叹一声说:“大旱虽然说是天灾,到底还是人惹来的,你们这里的一方百姓,要是尊敬天地,广行善事,不再杀戮,归化佛祖,上天怎会降下这等灾祸,让你们受苦呢?就像我一个穷苦的老婆子,到这里半天,一路乞讨了数十家人,不曾求到一粒米半粒谷,足见这里的百姓,毫无向善之心。人无善心,怎么会有善果。这些水旱天灾的降临,谁说是不应该呢?
这时候,有一位叫刘世显的老人,听了菩萨的一番话,心上一动,暗想:“莫非这位老婆婆就是菩萨的化身吗?”第二十七回 中原化度
观世音菩萨自从脱胎换骨之后, 辞别了妙庄王,一路脚踏浮云, 向南海普陀洛伽山而来。她此时身轻如燕, 不多时, 就已到了洛伽山下。这里毕竟是灵山胜境, 果然不同凡俗, 奇花异草, 生遍四周; 珍禽异兽, 相对舞蹈; 白莲池上, 送来万缕幽香之气; 紫竹林中, 升起千般瑞霭。中间是一座二品莲台, 霞光万道 ,却是空着的。菩萨到这里, 只说了一声"善哉", 便上了莲台, 端身趺坐在上面, 这一天正是六月十九日。
所以现在民间习俗, 凡是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天, 一律认为是观音生日。其实, 二月十九是她转劫诞生之日, 九月十九是舍身剃度之日, 六月十九才是证道南海普陀洛伽山之日。习俗一齐视为生日, 也是有来由的!
再说观世音菩萨, 证果莲台, 一心观自在, 度化了妙庄王等一班人以后, 与善财、龙女二人同住紫竹林中, 每日讲清静大法, 好不逍遥自在。
有一天, 有一个僧人, 叫沙门跋陀, 他在西方佛国受了菩萨戒, 非常想到中原传教。如来知道他道行不深, 但其志可嘉, 明知道他这一去必然是徒劳无功, 但并没有劝阻。
只给了他路引牒文, 让他一路好走, 这也是他命中应该有此跋涉之苦。他花费了几年功夫, 才来到了中土, 云游各地, 向众生宣扬佛法。
哪里知道因为语言不通, 中土百姓谁也不知道他在讲些什么, 所以没人去理睬他; 那时候中土的百姓并不信佛教, 对于僧人都视为旁门左道 , 就算言语相通, 也决对不会有人信他的话。因为上面的两个缘故, 沙门跋陀走遍中原各地, 到处受人冷落。于是准备打道西归,一路上顺便朝山敬水。这一天恰巧到了南海,听说观世音菩萨在这里,便立下心志,去向菩萨请教一切。
菩萨见他壮志可嘉, 就问他中土之地的人情世故。不料沙门跋陀说:" 不能说, 不能说! 中原地界战乱不绝, 灾难重重, 到处人心险恶, 争夺侵碾时有发生。弟子向他们讲经说法, 他们全部不能理解领悟, 还把弟子当做恶人, 到处受他们的奚落嘲笑。弟子受到了这样的遭遇,倒也罢了,只可怜那班芸芸众生, 大难临头还执迷不悟, 想度化也是无计可施, 只得回归西天向如来我佛恳求妙法, 再去中土点化他们。不想经过此地, 特来朝拜菩萨, 还望菩萨大发慈悲, 用大法力感化这一班迷途羔羊一来使他们脱离苦海, 二来也可以宣扬佛法。
观世音菩萨说:“善哉, 善哉! 这是你功行不深, 言语不通的缘故。你可以先行回归拜朝如来, 以后再到东方去, 我本着寻声救苦的志愿, 既然知道这样的事情, 不能坐视不管, 只好由我到中原去走一遭了。"
沙门跋陀拜谢过菩萨的慈悲, 独自西归而去。观世音菩萨吩咐善财、龙女好好看守灵山圣台, 自己便化成一个老婆婆, 离开了南海紫竹林, 一路向中原去了。
观世音菩萨变作丐妇的模样, 一路上沿门乞讨, 接近那些愚昧且没有心智的中土百姓。她看到各地的风气各不相同, 善良的人固然也有, 顽恶的人却占多数。那里的男人, 到底是受过圣人的教化, 还略懂得些礼数, 但是妇女们却大大不同。把她们分为两层来说, 上层的贵族妇女, 大都出身名门, 一般会略微懂得诗书礼义, 但是颐指气使, 平日在家养尊处优惯了, 养成骄奢淫逸的恶习, 造下了许多的恶业, 逃脱不了轮回之苦; 下层的妇女, 从来没有受过教化, 一切的行为, 都随心所欲, 忤逆不孝, 抢夺争斗, 哪一件没有? 他们不知道因果报应, 更是可悲可叹。
于是观世音菩萨大发慈悲, 决定先向最下层的百姓说法。她的法驾一路到了中州地界, 定了太室山的一个石屋做自己显化的地方, 夜里便托梦给附近的百姓说:“明天观世音菩萨要从这里经过,点化有缘的人, 拯救一切苦难罪恶, 你们要留心等候,不要当面错过了。遇得着遇不着,那要看你们是不是诚心了,只要一片诚心,自然就会遇到。"说完现出她的庄严宝相,悠然隐退。
第二天,百姓都在互相谈论着昨晚的梦境,都说为什么会有同样的一个梦,大家觉得奇怪,在那里议论纷纷,都怀着万分的希望,等候菩萨的来临。他们知道菩萨显化时,决不会用本来面目示人的,但又不知道这次菩萨会化身为什么样的人物,前来点化众生。他们因为不认得菩萨,所以只要见了一个面孔陌生的人,就认为是菩萨,大家围着向他顶礼膜拜,往往把那个受拜之人弄得莫名其妙,直到双方说明真相,彼此才付之一笑,一哄而散。
这样一连闹了好几天,误会发生了不少,但还是不见菩萨的来临,反而弄得大家心头疑云重重,就算看见了陌生人,也不敢冒昧拜认了。
其实观世音菩萨仍旧变为一个穷苦的老婆婆,下山来到城市,一路乞求饮食,大家反而没有留意她。
那一年正值干旱,入夏以来,已有四十多天没有下雨了,田中的禾茁都将要枯萎。农民们吃尽了苦头,日夜挑水,还是杯水车薪,眼看着灾情越来越严重,对降雨真是望眼欲穿了。假如老天再不下雨,就会颗粒无收,农民们个个忧愁焦虑,自不必说,就是城市里的人,也愁着怎么度过荒年。
观世音菩萨托了钵盂,向人们乞食时,总是被人回绝说:“这么干旱,今年的收成看来已经没有希望了,我们自己还愁看明天该怎么过活,哪里还有多余的食物给你这老婆婆呢?”
菩萨长叹一声说:“大旱虽然说是天灾,到底还是人惹来的,你们这里的一方百姓,要是尊敬天地,广行善事,不再杀戮,归化佛祖,上天怎会降下这等灾祸,让你们受苦呢?就像我一个穷苦的老婆子,到这里半天,一路乞讨了数十家人,不曾求到一粒米半粒谷,足见这里的百姓,毫无向善之心。人无善心,怎么会有善果。这些水旱天灾的降临,谁说是不应该呢?
这时候,有一位叫刘世显的老人,听了菩萨的一番话,心上一动,暗想:“莫非这位老婆婆就是菩萨的化身吗?”
当下上前拱手作礼说:“老婆婆说得很对,但是依照老婆婆的话,这里的百姓因为以前没有积善,就有今天的旱灾;要是大家从今天起改过自新,这次的旱灾还有得救吗?”
菩萨说:“当然救得。上天仁慈,赐福比罚恶还要胜三分,只要人肯诚心悔过,上天决不会不宽容的。只要这里的百姓,肯从今天起,发誓改过自新,一心向善的话,目前这场旱灾,也不是没法可救的呀!”
刘世显听了这一番话,再无怀疑,倒身拜下去说:“多谢观世音菩萨显化指点,弟子肉眼凡胎,不认得菩萨慈容,几乎错过。有幸蒙听法语,顿感心窍洞开,愿菩萨大发慈悲,广施法力,普降甘霖,救了旱灾,弟子甘愿建庙供养菩萨、广劝愚顽之人,使他们改恶从善,同归菩萨座下。还望菩萨慈悲!”说着连连叩头。
菩萨说:"刘施主,难得你一片诚心,替众人哀求,可见你的无私之心,我如何能不答应你的请求呢?只是我看这里的百姓,愚顽凶恶,所以化身来此点化,你回去跟众人说,明天午时三刻,我会显化法身,施展法力普降甘霖,叫他们亲眼见到佛法无边的力量,以此来坚定他们的信心,你再善为劝导,那就容易感化了。"
刘世显再拜起身时,菩萨已经隐身不见。他把遇见菩萨的话向众人宣说。大家有些疑惑,都说:"青天白日的菩萨显身,怎么只有你看见,我们却没有看见呢?"
刘世显说:"看见或许都看见了,只是俗眼的人认不出来而已。刚才那个托钵乞讨的老婆婆,就是菩萨的化身啊!”
众人听了,想想果真见过这婆婆,只是不知道她是菩萨罢了,当面错过,懊悔已经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