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文章《晋升依靠隐蔽技能》一文提到一个概念,在人文体系中,有很多“暗物质”,因为和传统观念相悖,或者与主旋律不符,最终石沉大海。
管理也一样,流传和盛行的往往是名门大家,被棒为金科玉律的也都是符号常识。
今天,剑走偏锋,谈几点非正统的管理法则,看能不能扶你两步。
1. 劳力辩证法则
先说两件事。
第一件,在500强时,领导更换频繁,迎来送往,我观察到一个现象。
那些对待员工严苛,作风强硬的领导,当取得好的成绩,离开原机构后,大家反而会有一种感激和爱戴,之前的苛责会被一笔勾销。
第二件,后来我做咨询,去一家企业调研,发现一个怪现象。
那企业业绩非常好,而且业务结构也很健康,按照常规发展,全体员工放假2个月,都能完成全年任务。可总经理对员工仍然不肯罢手,各种折腾。一会儿全员技能考试,一会儿交叉大拜访,一会儿产品深度开发......
但是,这些动作并不能直接带来多少业绩,而且还给员工带来很大负担。
我问那总经理,既然业绩这么好,为什么不给员工稍微放松一下。
他说,一是保持节奏,节奏一松散,再想紧就不容易了;
二是,员工付出越多,越会珍惜成绩单的来之不易。
上述两件事,当时都不明就里,只到听到一个概念,才茅塞顿开,这概念叫做“劳力辩证”。

“劳力辩证”现象,是德国思想家罗尔夫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讲了一个故事。
约翰是美国空军士兵,他好不容易通过了跳伞测试。在这之后,会有一个隆重的仪式,每个通过的人可以得到一枚降落伞形别针。这可是所有伞兵都梦寐以求的东西。
轮到约翰时,他的上司竟然以一种挑衅姿态站在他面前,将别针放到他胸前后,猛击一拳,结果别针扎进了约翰的身体。
从此以后,那枚别针和小小的伤疤,一起被约翰当成了荣誉的象征。
别针被裱进框,挂上墙。而伤疤,约翰则一有机会就向人展示。
罗尔夫说:这是认知不协调的一种表现,人都有把磨难后的成果神圣化的倾向。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反应。
“劳力辩证”可以解释很多日常现象,比如:
为什么黑社会帮派,入会程序如此残酷?因为,这样一来,通过者反而更自豪。
为什么一个女孩,迟迟不愿离开人渣男友?因为,痛苦换来浪子回头,不更有意义吗?
为什么总是抱怨公司不好的员工,却不会离职?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苦难,是一个个筹码,迟早会换来亮丽的成果。
所以,回到我们的主题,给员工很大压力的领导,不见得事后就会得差评,甚至还会让对方心生感激。
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你必做取得好成绩,这些压力必须给员工带来了福利,否则,当你残血爬行时,员工们只会围坐叫好,而没人求援。
2. 有效敬畏法则:
在某次培训中,我们让学员列举上级的哪些行为最让人讨厌。原以为责骂什么的会排在第一位。谁知道竟然是“反复的口头威胁”。
所谓“反复的口头威胁”是指管理者动不动就拿“让你下课”,“要清退你”来吓唬员工,但却雷声大,雨点小,威胁总停留在口头上。
管理学大师约翰·科特就曾说过:对下属反复的口头威胁,不仅会让员工反感,对上级失去敬畏,而且起不到任何的正向作用。
“敬畏”是领导者必须拥有的一件法器,所谓令行禁止就是由此而来。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有效敬畏呢?先讲一个我最敬畏的领导。
当时他临危受命,整个公司业绩低谷,人心散漫,本以为他到任会先放三把火,谁知他寂若寒水。
前两个月除了出台几个新规定,经常去各部门走走,了解一下情况 ,好像什么正经事都没干。
只是到了第三个月,他猛然出了大招,一次性免去了近三分之一的中层干部,而且都是有规可依。
这时大家才知道,人家那两个月并非啥都没干,而是把很多东西放进了购物车,差不多了,统一结算。
那领导的敬畏之处就在于此,两年多,从没见他训斥过哪名员工,顶多拿犀利的眼神瞅着你;也没见他口头威胁过谁,但没人敢越雷池半步。
这位领导就很好诠释了“有效敬畏法则”。

科幻作家兼心理学家克拉克,在其科幻小说《最后一个地球人》中揭示了“有效敬畏法则”。
外星人想帮助地球人,但是人类不怎么听话,于是外星人挑了一个最不听话的地区,通过高科技,让阳光再也照不进那个地区。从此以后中的几百年里,所有人类再也没有敢冒犯的。
这虽是个虚拟场景,但克拉克想告诉我们一个要义:想要树立权威,就要用最强的暴力,惩罚破坏规则的人,只用一次,这种震慑就会永远回荡在人们的脑中。
这个法则,非常适用于新上任的管理者,挑一两个负面典型,往死里磕,一搂到底,绝不手软,利刃一出,保你任内太平。
想起我上中学时,放学途中总被几个小痞子拦截。我们家属院里有个大混混,告诉我一个绝招,再遇此事,不顾其他,只抓住一个往死里打,后来试了,果然没再受他们欺负,想必就是这种法则。
3. 沉默的监督者法则
80年代的香港,曾发生过几起灭门惨案,几起案件有个共性,受害者家里的佛像都被蒙住了眼睛。
所以警方一度认为施暴者是佛教徒,历经周折,终于破案,才发现罪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
于是警方就问他,为啥每次作案都把佛像眼睛蒙上?
那罪犯说自己也不知道为啥,就是不想让佛看着自己。
此事对香港警方也有了启发,制作很多警察的肖像,放在一些盗窃频繁的超市,后来那些场合的犯罪率果然降低。
这个法则就叫“沉默的监督者”。
你可能会问,这和管理有什么有关系?其实关系很大。
记得我还在500强时,某次客户去公司参观,看到公司墙上布置满满的,有公司领导的照片和寄语,有各个部门的业绩展示。
他就问我,你们搞这么多花里胡哨有用吗?会不会干扰员工的注意力?
当时,我竟无言以对,现在知道了,这就是“沉默的监督者”法则。

“沉默的监督者”,也被英国某心理学实验证明。
实验在办公室茶水间进行。公司多年来会提供茶水和咖啡,但是会收费,工作人员把建议价格写出来,贴到墙上。下面放一个“诚实盒”,享用者自愿投入硬币。
后来实验者在价格表上贴了一个横条,一开始只是空白,没有任何解释。后来的10周,每奇数周贴上眼睛的照片,每偶数周贴上鲜花的照片。
10周后统计结果,出现了有意思的现象。奇数周收到的钱是偶数周的3倍,说明那双假眼睛起到了作用。
“沉默的监督者”实验说明,一种象征性的监视符号,便可改善人类的行为,而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意识地参与。
所以,你应该也能就此悟到点什么?
我曾共事的另一位优秀领导,似乎就精通此道。
每年给各部门下达任务后,一定要举办一次隆重的签约协议。签什么呢?军令状。
内容就是,如若完不成任务,自愿就地免职之类的......
每个部门经理签完后中,还要手棒军令状和大领导合影,最后把军令状和合影裱进框里,挂到每个经理座位后面的墙上......
你可以想象,每早经理坐在位置上,感受背后的推力,心中暗唱“是你,多么犀利的目光”,纳尼,透心凉,就是介个味......

上述3个法则,劳力辩证、有效敬畏、沉默的监督者,并非信口胡诌,都有心理学理论根据,也是我日常观察后的发散思考,无论你是不是管理者,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END-
网友评论
今天的几个方法,的确很有启发
1.劳力辩证法
严厉的领导,走了以后还能被歌颂的,除非是你虽然严厉,
1.但是你只是下达了“跳一下”就能完成的目标,并且严格规定完成期限,同时你还传授如何完成的方法,但是现实是很多企业里面的凶人,只是简单分解任务,逼下面人去完成,加上各种口头威胁。其实现实中还是这里的领导多一点。
2.有效敬畏法
打架,伤十指不如断一指的这个打架公理,好像每个中国男同胞从小就往往听过,但实战中,很多人都不会践行,而是用了,“认怂”和“跑”这两个大招,因为你知道的这个道理,对方也知道,而且你承受不了一击不中的结果。
新官上任,延迟放火的这个案例就像,打架公理一样,都听说过,但是现实是有一定限制条件:
1.空降兵
中国很多企业的在发生问题时候,会挑选空降兵任职(其实是有各种目的的),但中国空降兵的寿命平均只有三-七个月,在等你憋大招的时候一定是打着“清君侧”旗号,下面个个诸侯不会束手就擒在,如果可能触动到利益的时候,他们会暂时放下恩怨,来集体“靖王”。
还有典型的一个做法就是:各个山头的坏蛋诸侯,会各种形式的积极配合,积极响应,但在各个场合会派出小喽罗,以各种合理的方式,提出各种要求,甚至是直接的攻击,在开例会时,提出一些胡搅蛮缠的问题,给你出智力题,甚至派几个级别较低的人,会当着诸如开大会的时候,当着老板的面,会指出你的不足,或者让你选择问题立场,民主嘛,但是事后会真诚和你道歉,如果处理不好,几个回合下来,你的威信就没了。还会遇到很多真假表忠心的人,甚至还有半夜打电话来哭诉的,利用各种渠道向你提供些真假不明的内幕,大有南望王师,你终于来了的感觉。你不能保证你所看到的和你所听到的信息,都是真实的。甚至你不能保证你自己的思路一定是正确的。
很多时候,要憋大招,延迟放火,需要你的上司配合,甚至你本身就是这家公司体系里的一员,不是空降兵。
所以空降兵更多的是咨询公司,几个月做好项目走人。各个山头的反而配合得好。
2.把你请来的领导
对于你的改革方案,代价几何?成功系数多少?下面众多兄弟们会不会反弹,
其实就像“梁山水泊”碰到了发展问题,宋江让你做咨询顾问或者直接让你做二把手
最后你给出的方案,杀了1/3的人,那他,肯定会选择和方腊死战,要么早点归顺朝廷。或者直接把你杀了。
这都是上司会考量的,因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把你挪到这个位置,潜台词都是这样的:“你是来改善的,而不是让你来革命的”同时,延迟放火的核心操作点就是
1.办铁案,大案
三个月过去了,你抓了几个个典型,无关痛痒,你也抓了一个皇亲国戚,拖出狗头铡要斩,但是你的证据不那么铁。
2.肉搏拼刺刀,只能有两次机会。
一般来说会给你一把“尚方宝剑”说明书上写着,杀无赦,供肉搏用,仅限两次
碰到这种机会,一般来说,一击不中,气衰,再击不中的话,你的老板就怀疑你的能力了。难就难在如何办铁案,如何收集罪证,更何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远交近攻),最差攻城(贴身肉搏拼刺刀),
我和一个港股上市公司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一个全球副总裁(之前她做的是给全球大电商造仓库的活),我定义为是知己,
一个1米61的一个瘦瘦弱弱的小个子女士,永远不会对任何人发火,我就好奇的问,你为什么不严肃,但是能让你在各种形式的企业里生存下来,她跟我说了两点:
1.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先学习他们各个部门老大的优势长处在哪里,然后对于部下我用我所有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成长。因为我所有的工作都依赖于他们去推动和完成质量的高低。
2.对于那些,你可能碰到来杀你威风,或者捣蛋的下属,怎么处理?
她比较吃惊的对我说,我是他老大,我给他们挖坑还不容易嘛。
3.无形威慑力
有时候掌握的铁证,是可以作为威慑工具的,就像核武器,最大的威力是放在发射架上的核威慑力,而不是打出去,一旦发射了,大家都拼命了,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