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奇点阅读社
15/100 直觉和错觉只有一线之隔 | 《思考,快与慢》第五章

15/100 直觉和错觉只有一线之隔 | 《思考,快与慢》第五章

作者: 自控力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22:58 被阅读0次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写在前面:为什么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我们会更喜欢某类人、某类东西?在什么情况下,同一种信息会更加容易地被我们吸收和认同?谈到“创造性”,究竟在什么环境下,我们会更加容易产生创造性直觉?

1、美丽的错误——记忆的错觉

今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觉得自己的记忆非常不靠谱。昨天晚上我明明记得打完了“100天训练营”的卡,今天阿不营长问我是不是没打卡的时候,我表示一脸诧异——我明明打过了啊!(一脸委屈)

紧接着,来到简书准备写今天的文章时才发现,原来昨天打的卡跟前天的一模一样,原来我把卡打错了。罪过罪过,马上向营长道歉,只求不扣分。。。

静下来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会重复打卡?在对比完了两张卡的名称之后,恍然大悟。昨天我精疲力尽,累成狗;相比于《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这么做了》这张卡,《自我损耗、思维懒惰和延迟满足》这个名字显然更加容易被我接受,尤其是在我注意力不足的前提下——在神经放松下来的时候,认知会放松下来,而这也就会让自己的判断力回到直觉层面。

2、你为什么更愿意相信某种信息?

下面是一个很奇葩的例子,是两个陈述句:

1、阿道夫.希特勒生于1892年。

2、阿道夫.希特勒生于1887年。

问题:你觉得那个是对的?

我问了不少朋友,结果“1892年”以“5:1”的压倒性优势取胜,但是搞笑的是——这特么根本不合逻辑好伐?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889年”!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没错,是颜值,1892的颜值更加高。对于我们而言,我们记住它所需要努力会更加少,记住“1892”比“1887”对我们更加有利。毕竟身而为人,我们都是趋利避害的,对于能够缓解我们认知紧张的信息,我们都是会大加欢迎的!

不信,看看咪蒙文章的点赞量你就知道了。

3、什么环境会有利于创造性直觉?

作家王路说过一句话:好的文章是人拿着一个枝桠,在牛后面撵出来的。

这句话体现了一种闲适的心境。《思考,快与慢》里的表达则是,人的心情会对直觉性任务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证实,好心情、直觉、创造力、轻信这构成了一个关联集群。

这又怎么来解释呢?貌似还是要用“生理进化视角”来分析。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好心情从来都是事情进展顺利的信号,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卸下防备并没有什么影响;坏心情则说明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有可能存在威胁,必须要保持警觉。

不过虽然,心情好的时候创造力和直觉能力比较强,但也是轻信大意的高发区。所以还是谨小慎微的好,大意失荆州、阴沟里翻船都是这时候发生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100 直觉和错觉只有一线之隔 | 《思考,快与慢》第五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tn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