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事记
1. 五一小长假和老公,姐姐,同事一起嘉陵江漂流
2. 社会稿征稿一篇
3. 参加的课题过审
4. 公众号发文一篇,配自己的朗读+自己配的背景音乐
5. 千询深度成长读书沙龙,开始读《感受爱》这本书

二、工作
1. 基本上按照原先的计划,完成了第一部分的复习,几个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比较显著的提升。
2.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工作随笔《追光者》,以后要多做类似的尝试,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感悟随时随地的记录下来,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有很多的帮助作用。
3. 收获高二的“小迷妹”一枚,每天跟随我跑步,学习英语,既然答应了要帮助她,就要好好帮她完成心愿,加油。
4.每个早自习都会给学生们制定背诵计划,争取在最后一个月让他们都能够做到能写作文。
5.完成近五年3套全国卷的语法填空与短文改错的讲练。
6.作业和教案检查一次。
三、生活
1. 从四月份开始接刘悦然在学校一起生活,虽然非常忙碌,但是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祝福和感恩他。
2. 基本上每天都在坚持做早餐,严格按照之前师母分享过的营养学知识,做到蛋白质,蔬菜,水果和碳水化合物的搭配,尽量让自己的早餐好看又好吃,慢慢成为了朋友圈的“早餐达人”,学生说每天都是看着我的朋友圈下饭的,哈哈。
3. 除了生理期之外,每天晨跑,基本上已经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跑完后会感觉自己身体非常轻盈,元气满满,能够很好的让自己“启动”起来。
4.给两个孩子买了六一儿童节的礼物——自行车和奥特曼玩具,他们很开心。母亲节没有提前买礼物,给妈妈和婆婆发了红包,送上了我的祝福,她们很开心,我也很高兴。生活需要仪式感,以后要提高自己这方面的意识,并且让它影响到身边的人。

四、学习成长
1.加入师父“深度成长”学习沙龙,阅读《感受爱》,每次和师父师母和师妹们共同交流,一起进步。
2. 第一次“旁观”了“系统排列”,亲眼见证了它的神奇之处和强大的力量。正如师父之前说的,每个人都是受伤的孩子,每个人都需要被治愈。
3. 阅读《晨间日记的奇迹》并开始践行。
4.每天复习地道表达,练习每日一句。
5.加入师母的女神营,学习养身护肤和营养,瑜伽知识,成为更好的自己。
五、我的热爱
1. 加入一个朗读群,有时间的时候会和小伙伴们一起互评,分享自己的声音。
2. 每天朗读一篇美文或者讲一个睡前故事,虽然有时候会很累,但是感觉读完之后心情很好。
3. 完成广播剧《讵是故人来》精配后期制作。对音乐和故事的感知决定着后期制作的感觉是否合适,我自认为对这方面还是比较敏感的。每次做完一个作品,虽然过程会很辛苦,每一个音效每一段音乐,何时应该欢快,何时应该悲伤,何时应该让音乐进入高潮,反映人物的新心理变化,这些都是非常细腻的工作,但是每次听到自己把一个原本没有色彩的干音变成一个有情节有感情的成品音的时候,心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或许这就是缘分吧,就像师父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4.拖了好久好久,终于在我的公众号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虽然在排版方面自己还是小白一个,但是至少有了开始。先完成,后完美。
六、人际关系
以前的自己会对任何感情有一种执念,认为无论是朋友,亲人还是伴侣,既然关系如此亲密,就应该心意相通,就应该毫无保留,就应该相互纠缠... ...
但是现在,我开始学着去尊重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尊重每个人的命运,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因为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情和际遇。有的时候过度的“付出”甚至“牺牲”,只会让自己心生控制,让对方感觉失去自由。
包括对于我的学生,也是一样。以前的我会以“为他们好”为理由,动不动发脾气,过度要求他们,甚至不惜和他们发货所能冲突和矛盾,到头来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让自己感觉心累,无法持久的去爱他们。
现在的我,不会去按照我的想法强加一些东西给他们,而是不动声色地让他们看到美好,然后自由去选择。不去强制地要求并不意味着我不再对他们负责,不再爱他们,而是把他们真正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去爱,去祝福。

图:1.第一次去理发馆的刘悦然
2.被5点多揪起来跑步的刘先生
3.和我一起跑步的小可爱
4.年轻时候的我的男神女神
5.偷拍上自习的小可爱
6.和我的弟弟妹妹去小时候经常去的大柏树
七、总结和规划
1.健康饮食做的很好,继续坚持
2.跑步已经成为习惯,以后不需要再刻意去记录啦
3.记录美好瞬间,照片拍的挺多,视频存的少,以后刻意去尝试。
4.写作,阅读都有在坚持做,以后要试着多随自己的心意去写了,按照别人的想法写的多了,只会成为一个枪手,一台写作机器。
5.工作方面以后可以多写一点反思,记录我和学生们的故事。
6.6月,至少画一幅画,丑一点也没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