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热的《想见你》,让我感到一种无所适从的哀伤黯然。熬过了最初几集的乏味拖沓,渐渐有了些兴味,想要一探究竟。途中迂回曲折,枝节蔓生,混沌纠结,又让人不耐烦起来,未到终章,已是索然。大概很快会遗忘吧,一些琐碎的感受,且记录一下。
整个故事像是一款名为“寻找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的VR游戏,打开那台随身听,听着神奇的“Last Dance”,闭上双眼,穿过时空,找到那个一模一样的TA,住进TA的身体,获取TA的记忆,以你的方式,侵入TA的人生。游戏玩乐本是打造一个梦境,让人从现实中抽离,体验现实生活的不可能,两者的边界是清晰的。但如果梦境渗进了现实的人生,甚至改变、决定了现实,不免细思极恐,让人不寒而栗。
文艺、怀旧、青春、偶像、悬疑、穿越,繁杂的元素包裹着一段海市蜃楼般不对等的爱情。甜蜜的背后隐藏着身不由己、无法言说的悲情伤痛,不时的煽情,也无从向往。总算在结尾得到一点宽慰。让一切重置归零,打破了徒劳的循环,所有的错位、迷乱、违和消散了,重建本来的秩序。忘却诅咒般的预示,不再轻妄地试图改变过去,活在真实的当下,放开怀抱,迎接未来的种种可能。
当然,精巧的制作、细致的人物刻画、淡淡哀愁的旧日情怀,是吸引的。波伏瓦的诗句是深情迷人的,青春是美好的,许光汉也是可爱的……

感触的,是当中两个长得一模一样,性情截然不同的女孩,黄雨萱和陈韵如,尤其是陈韵如。黄雨萱自信、开朗、积极、勇敢;陈韵如脆弱、自卑、敏感、阴郁。她们眼中的世界是如此不同。黄雨萱的世界是同她一样的阳光、友善,她可以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积极地解决问题,总能看到旁人的善意和关爱,身边不乏彼此关心、相互照拂的朋友,和她在一起是轻快明朗的;因为父母重男轻女的偏心,敏感的陈韵如自卑、羞怯,深恐被遗弃和伤害,觉得周遭的一切充满恶意,不敢表露自己,活在深深的不安中。阴郁孤僻的她总是独自一人低头匆匆走过,羞愧得想把自己藏起来,感受不到愿意陪在她身边的莫俊杰是多么温暖细心。
黄雨萱的出现,让陈韵如看到她竟然如此轻易就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尤其是李子维的喜爱。绝望中的她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毫不迟疑地决心舍弃自己,一心扮演黄雨萱。当破绽被觉察,满怀期待的爱情幻灭了,这时的她讨厌自己到了极点,一心只想从世界上消失。有意思的是,已经绝望的她想到,如果是自毁,得到的也许不过只是旁人的一声叹息,她的离开和她的存在一样,将很快被人遗忘。但如果她是被某个人杀死的话,就会完全不同,她的不幸以及她这个人就会被人记住,不时提起。多么矛盾,明明如此厌弃自己,心底里却还是渴望有人念记。

其实并非对一切都绝望心死,而是对世界有许多的期待,却每每失望,只得将自己深深隐藏隔绝起来。一张阴沉的脸,不在人前轻易流露任何情绪,是她保护自己的方式。太过在意自己得不到、做不到的,太害怕连仅有的也失去,不敢让任何人失望。曾经是多么努力,努力去扮演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一个照顾弟弟的好姐姐、一个听话认真的好学生……,但当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
自己。真实的她是一开场那个在四下无人的唱片店中,听着Last Dance,闭上眼睛,跟着节奏轻摇身体的少女,那个她是轻快自在的。
但陈韵如认为真实的自己毫无价值,想要不被厌弃,得到一点点的关注和爱,唯有小心翼翼地辛苦扮演着那些看似安全的角色,却在扮演中被撕裂消磨。日记中的那句:“我在扮演自己的过程中,丢弃了我自己。”绝望心碎却又无可奈何。所以不甘心,明明如此努力,却还是什么也得不到。这样的女孩,悲哀得让人心痛。
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也不相信别人会喜欢真正的自己,耗尽了气力,却无法再和自己、和世界相处。要是当初努力去接纳自己,关怀爱护自己,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世界应该就不会冷漠阴暗至此吧。其实身边并不缺乏善意关切,只是垂下双眼,别过了脸,很难去留意察觉。麻木凝滞的感情,长久封闭的内心,无法去表达沟通。最终,发出的声音,只是绝望的嘶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