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读书心情随笔
《小窗幽记》—— 醒(六)

《小窗幽记》—— 醒(六)

作者: 重横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15:53 被阅读0次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眉公先生这句话,让我不禁联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两者虽表意不同,但均在言说胸怀之意。

用曾在网上流行的一句戏言“主要看气质。”

气质也是人内在修行的一种体现。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所言“毒”者,应为以讹传讹)

一人可成多大之事,其胸怀度量,几乎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个拥有宽阔胸怀气量的人,早已超脱世俗之眼光评价,物质上的任何改变,都几乎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纵身居陋室亦无妨,因为他的灵魂早已在九天之上遨游。没有什么现实的枷锁能够将他的灵魂禁锢。

刘禹锡三次被迫迁居,现实的住所愈发拥挤简陋,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篇千古绝唱《陋室铭》,闪耀着浩荡洒脱的灵魂之光;

子美老居草堂,所念之事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一个精神世界极度丰富,胸怀极度宽广的人,是不会亦没有时间去计较现实生活的物质贫富的。他们的追求已经不能被常人所理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于物如是,于人亦然

言者易,行者难之又难矣。

一人之胸怀度量,是如何也伪装不了的,事上见人。就算可以欺骗所有人,自己也会在深夜辗转。

生于俗世,琐事本来就多,何不放自己一条活路,切放下,且随他去吧!

又言:“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一人之气质、思想、品性,不敢言物质环境一丝毫的影响都没有,但绝非主要因素。

如笔者在之前札记中所言“命由天定,运由己改。”

所有的磨难,都是你登高的阶梯,而为自己不行动所找的任何理由,都只是为了自己在床上躺着的身子更舒服一点而已。

智识卑微者,纵于群山之巅,也看不到天高任鸟飞的壮阔之景。一个没有热烈跳动的心的躯体,只是空空皮囊而已。

没有思想的人,灵魂早已弃他而去。

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的《陋室铭》与陈公此句结合来看,真真妙不可言。

既有此妙言,小子便不敢再卖弄浅薄之学,便撂笔也罢!

相关文章

  • 《小窗幽记》—— 醒(六)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眉公先生这句话,让我不禁联想到范仲淹的“...

  • 《小窗幽记》—— 醒(二)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谦,多出机心。” 陈公此语,乃行事须有度之...

  • 《小窗幽记》—— 醒(一)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陈公此言,若是几年之前看到,定然没有...

  • 《小窗幽记》——醒(四)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世间难防是人言,背后语人,如暗箭扎心,不得不防,又防无可防。 所谓“...

  • 《小窗幽记》—— 醒(五)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所以为拙。” 记得上一次见得此语,是和朋友在家乡公园的一座城市图书...

  • 《小窗幽记》—— 醒(三)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眉公先生这句话,在我初读《小窗...

  • 《小窗幽记》六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小窗幽记》 佛陀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

  • 《小窗幽记》摘录

    《小窗幽记》是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陈继儒。另有新版《小窗幽记》(陆绍珩纂辑)。全书始于醒,终于倩...

  • 硬笔手抄:《小窗幽记》传世警句——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

    《小窗幽记》——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 《小窗幽记》——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 《小窗幽记...

  • 小窗幽记-醒集序: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窗幽记》—— 醒(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nz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