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个“大妈”,天天跑菜场买菜,图的就是个新鲜。
买菜也买出一点经验来了!卖菜的其实也熬费心机了。她们去批发菜到档口时批来的基本都是不带水的青菜了,而卖给我们时,水都洒得流下来,更有些都直接从水里捞出来,称起来就要比原来重得多了。洒点水菜会绿点,好看点,也说得过去,但从水里捞出来的就过分了吧。解决方法是:用心看。
有卖螃蟹的,给螃蟹捆上一根稻草编成的大粗绳。难怪有人说,别小看了稻草,它绑在什么上就是什么价,绑在青菜上就是青菜价,绑在螃蠏上就是螃蠏价。解决方法是:用心看。
买冰冻肉类,鸡,鸡腹腔内厚厚的冰。还有冰冻的虾,有时都不敢想像买的到底是虾还是冰块,那冰实在太厚了,所以我个人一般还是买那种非冰冻的,虽然价格高点,但不用花买冰的钱,还新鲜好吃。解决方法是:认真看,货比三家。所以买菜也是个技术活。
更有夸张的,现在去买菜,买水果“实称”也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一个卖点?经常经过菜档或水果档,有些档主会呟喝说他的是“实称”来以此引起顾客的买欲。有时我问完菜价说有点贵时,档主也会拿“实称”说话。我也是无耐也没有办法,因为“不实称”的太多了。
有些亲亲估计还不知道什么是“实称”,这里解释一下“实称”就是买卖东西时足斤足两的。摆在菜场外的路摊也就不足也就算了,居然菜场里也一样。螃蟹已改成了皮筋绑了,整改好了。哎,什么时候这缺斤少两的风气能才会消散!
人啊不能为了利益想尽坏点子。曾记得刚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工作那会,到一同学家去玩,就去水果店买水果,买苹果,心想第一次去这同学家得买好点的,买了红富士,上面还贴有标签。没多想买回家准备吃了饭去。吃完饭,有点想吃水果,我便拿了一个红富士,试试这苹果的味道,撕下标签的那一刻怒火中烧——居然贴的地方烂掉了。再安慰自己,只是偶然。再拿其他的来看一下,买来的红富士竟有7成都是同样的问题。真庆幸我贪吃,否则送到同学家被发现让我情何以堪!
这苹果事件改变了我一向的观点,贴标签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现在别说我不买贴标签的,就算买我也会把它们一个个撕开了看!挑剔的买家就这样被逼出来的。水果店里敢这样做的,可能也就只有这家会这样做了,卖了三斤灿苹果丢了顾客。
所有所有的上述问题,得靠更多的买家联合起来,更多的知道,只要卖家有上述行为的,以后不再帮趁,他们无利可图,最后只会关门大吉!生意得靠诚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