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地势】
南寒泉村位于河南省汤阴县东南15公里处,地处火龙岗中上部,属丘陵地带,海拔117米,地势西高东低。

二.【简述】
南寒泉村 是一个世外桃源的村落。风景秀美,空气清新,是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是聚集程姓家族生存安居乐业的家园。

三.【建筑风格】
村庄内房屋建筑风格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保存完美的青瓦房,九十年代红砖青瓦房,新时代砖混结构楼房。

四.【交通】
南寒泉村 交通便利:
1. 距县城东主干道汤屯线0.5公里。

2. 距京深高速出入口17公里。

3. 与周围相邻村庄水泥路相互连接较好。






五.【通讯·电力】
1. 网络通讯连接较好,移动,联通网线接入村内各个街道。

2. 电力设施较好,街道均有线路主线接入,照明,动力都可使用。

3. 街道配备路灯照明设施。
六.【能源·燃气】
天然气管道已接入每家每户。深井饮水自来水接入家家户户。

七.【环境】
村庄周围无污染源的厂矿,一年四季天空丽日蓝天。
八.【人文】
村民淳朴善良,勤劳厚德。
九.【土地资源·三农产业】
土质属黄土地,水资源地下水,水质优良。

1. 农业可种植范围:优质小麦,玉米,红薯,花生,黄豆,黑豆,绿豆,芝麻,等。

2. 林果业可种植范围:苹果,葡萄,枣树,桃树,核桃树,等。

3. 畜牧业可发展范围:牛,羊,马,牛,驴,等。
4.禽业可养殖范围:鸡,鸭,鹅,鸽子,鹌鹑,等。
十.【物流快递流通】
距乡镇物流快递站点5公里


十一. 【历史文化】
南寒泉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1.《指地为泉》
传说史上刘秀〔1〕率兵途径此地,天气炎热,人困马乏,口干舌燥, 刘秀指地大笑,将士不解刘秀何意。

刘秀说:天助我也!此处有一甘泉也!将士们被刘秀的笑声驱走了一身的疲惫,都睁眼四处寻找泉水,结果什么都没有看到。将士们心想刘秀故意拿大家取乐而已。
刘秀看到将士们一脸茫然若失。抬脚下马,挥剑朝一处野草疯长的地方走去。刘秀说此处草比其他地方都旺盛,下面一定有水源,刘秀命人牵马过来。 一士兵把刘秀的宝马良驹带到那片草地后,马儿吃了几口草后,前蹄在地上刨起土来。一会功夫刨出一处泉水。
泉水清澈见底,涓涓流淌出,将士们见后开怀大笑,用手捧起了清澈甘甜的泉水一饮而尽。将士们痛饮甘泉水,挥鞭南方去。
在此以后,在泉水溢出之处北一村庄,就把村名取名南寒泉村,寓意是村庄南面有一甘泉也。
〔1〕刘秀简介: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1]。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2. 《诗经·邶风·凯风》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这是出自《诗经·邶风·凯风》中的诗句,大意是大爱于寒泉,在浚县之北,有位辛劳的母亲,有七个孩子,母亲辛劳贤惠。
句中“浚”指今河南浚县,也有传说“浚”字是渗水出处,也是与泉水相关之意。
“寒泉”即是今天汤阴县东南12公里处的南寒泉村,这与诗经中邶风之都邶城村息息相关。邶城村距南寒泉村4公里,一箭之遥。
《邶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九篇,为邶地华夏族民歌。 邶:音贝,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3. 南寒泉村神庙

4. 古槐树(300年以上古树,县级保护树木)古槐树周长1.945米2020年1月14日测量


注:部分资料参考南寒泉村网页资料.百度文库。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同时希望朋友们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文献。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