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研习社区块链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原生Token与稳定币的冲突之战

区块链原生Token与稳定币的冲突之战

作者: 赵简子的三分地 | 来源:发表于2020-03-20 22:02 被阅读0次

1. 概要

本文将讨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种数字货币(包括以太坊、空气币、稳定币、Libra、央行数字货币等)的价值基点、波动趋势、运营模式。最为精彩的部分是题目中原生token和稳定币的冲突之战,将讨论区块链token可能的演化方式和保命之路。本文将全面的对通证经济进行分析。

2. 背景

比特币是去中心化货币的理想实验。2009年比特币开挖,2010年出现了GPU挖矿、2011年出现FPGA挖矿、2013年出现ASIC挖矿,个人挖矿渐渐变为不可能,比特币实验也宣告失败,原本活跃的中本聪也彻底销声匿迹。比特币是一场常见的理想主义失败现实。耐人琢磨的是,恰恰在2013年之后比特币的迎来了空前大发展,并在2018年初达到顶峰,及至今日,比特币也价值不菲。是什么在支撑着比特币的价值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比特币被称为是数字货币,数字黄金,被鼓吹为金融避险工具。当今日美股暴跌之时,比特币更是暴跌20%,不知道它避的是哪门子的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比特币以及比特币之后鱼目混杂的各种加密货币的实际价值到底在哪里。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3. 比特币的定位分析

比特币不是数字货币,只是一种数字资产。数字货币的形态是由具体而现实的需求(何时何地、满足何样的具体而微的货币批发零售需求)来决定的而不是发行者的主观意愿。比特币的价格高波动性,导致其(1)不能作为计价或记账货币,(2)不能作为支付工具,(3)以及它缺乏有效的市场交投量和价格管控措施。这些特征决定了比特币不可能是种货币。同时比特币表现出来的价量关系则彻头彻底的符合数字资产的基本特征。为了和大众称呼一致,后文还会将比特币等称为数字货币或加密货币。同理所有的数字货币,都不是货币,最多只能算是一种数字资产。

4. Token的价值天花板

Token的使用大规模的降低了资产或项目融资的门槛。Token的发行实际本质上与大公司的股票发行和项目债权发行没有区别。但Token的监管成本和风险成本巨大,使这种模式成为骗子的温床。区块链对融资监管和风险成本的有效大幅降低,扩大了融资业务的经营范围,但就目前来说,区块链提供的成本风险节省是有限的,且需要更多的配套设备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下面我们分析下为什么在币圈只有骗子能活的下去。币圈的项目如果做务实的推进,其利润空间不会比互联网企业高多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项目成功比率也不会好于互联网企业,反而其投资风险会比互联网投资的风险要高的多,而且国家法律在对币圈投资者的保护方面的法律相比成熟的互联网领域要更加不完备。正常的投资者们为什么要投资一个可见利润低,且风险高无保护的领域呢?所以币圈的投资者只会抱着炒作捞一把就走的心态来做投资。而币圈里面想去踏实做事的团队,要想获得投资活下去,也就只能去做些虚张声势的东西,他们其实也不敢告诉投资者,就算项目十分成功,也不会有多高的利润回报的事实。这其中那些觉得愧于良心的团队,实际渐渐就得被迫死亡。经过几轮的筛选,最终还能活着的就只有炒空气的投资者,和卖空气的骗子,以及一些心怀理想的韭菜。综上可以看到,区块链务实之始,即是币圈灭亡之日。

再看一下为什么说币圈的项目就算成功,其利润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这需要从区块链这个技术的特点来说,首先分布式的特点,决定了区块链的性能是不能赶上中心化系统的。而且在公链特征越明显(与任意参与者能成为节点的难度和任一节点能参与共识的难度正相关)该链的性能会越差,至今为止处理性能依然是阻碍区块链应用的最大难题,导致绝大部分链可用性很差。另外区块链在落地实际场景时,必须配合大量其他的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配备大部分的中性化系统,导致其一个包含区块链技术的落地项目中区块链的重要性其实并没有多突出,和非区块链的互联网项目差别不会很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区块链的最主要价值体现在减少信任和协调成本上,所以区块链是一种减小消耗,而不是一种增加产出的技术,类似于做空,最成功的的做空赚的的利润,也不会超过100%。综上可以看到区块链项目和非区块链的互联网项目不会有太大的本质区别,而且从理论空间上看区块链的价值存在着明显的天花板。

5. 通证模型的价值评价分析

通证经济中,项目方自行发行Token, 这类Token在初期,确实可以作为无成本的激励,来吸引一部分追逐早期红利的人参加。Token系统必须提供Token和法币的自由兑换通道,才可能保持Token的激励作用的可持续性。除此之外,对于无法提供持续增值期待的Token,人们更期待于将token兑换为法币,因为法币的安全性更高。同时,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一种token可以提供永远的增值预期,哪怕是长达几年的预期。在公链项目的通证模型中,最成功的的莫过于比特币,最激进的莫过于Fcoin的交易即挖矿。下面我们来分析下这两类通证模型。

首先看比特币的通证模型,总量约2100万枚,约每四年减半,最初每挖出一块奖励50比特币。为什么总量是2100万而不是其他数字?为什么初始每块奖励是50比特币而不是其他数量的比特币?为什么每四年要减半而不是其他时间长度?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减半的方式来衰减?其实很难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去设计它的通证模型,很大概率之所以这样选择不过是中本聪的拍脑袋决定罢了。众所众知,现代货币体系中,对货币的总投放量以及发放回收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很显然中本聪最初并没考虑,或者说没有能力把比特币实现为一种货币,而是以一种极客的玩味,随意设置了这个原始而粗陋的通证模型。再看下比特币系统创造的价值增量,和他的通证发行增量问题。比特币系统创建的价值增量在于为每个区块中的交易提供可信记账,每个交易的主人通过支付少量的交易费来获得并使用该服务,可以看到区块链系统创建的新增价值即为其创建的所有区块中包含的所有交易的交易费用之和,但实际上每增加一个区块,区块链却新发行50个比特币(并依次递减),可见在比特币挖完之前,比特币的发行一直远超过其创造的价值,比特币的价格完全处于一种虚高的状态。同时需要点明的是,有些人用每个区块的挖矿电费消耗来衡量比特币的价值,我认为是完全错误的,很显然无论你做了多少工作,都只能以实际新增了多少价值来衡量这个工作的价值,而不是消耗了多少卡路里。

既然比特币的价值相对于其价格来说几乎可以是不值一提,比特币价格完全是一种炒作的虚高,比特币除了提供十分有限的转账记账之外,唯一的价值就是收藏了,和那些古董的瓶子和木头一样。古董是从古以来的一种金融泡沫,绝大部分古董的欣赏价值考古价值实际十分有限,实际和普通的瓷瓶铜片不会相差太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使用价值。同比特币一样古董的价格完全是一种炒作的虚高泡沫,所以才有“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一说,因为像古董、比特币这些泡沫不能发挥出太大的作用,到泡沫破裂时实际一文不值。有好多人把比特币当做“避险资产”或者”数字黄金“以为他有避险作用,但最近的(2020年3月)的市场波动证明,比特币根本不是什么避险资产,反而跟古董一样,会在经济恶化前就先破裂。比特币尚且如此,其他的所有各种币,其实也是只有炒作价值的泡沫而已。

再看FCoin,以其交易即挖矿的通证模型,在短期内瞬间成为世界第一的数字货币交易所。FCoin的通证模型不可谓影响力不大。但其自身在发行和分配机制上的问题导致“其兴也忽,其亡也速”。几乎可以预见,在FCoin挖完之时就是其死亡之日。设计比FCoin还精妙的通证模型很少,那也就是意味着绝大多数的通证模型设计是有着极大问题的。或者说通证模型的有效设计始终无法完成的事情。通证模型的有效设计是指通证模型可以促进整个所在生态的长期有效发展。

6. Token之于区块链系统的关系

目前的区块链系统中一般原生两种:(1)权益记录的Token,用作发行、转账等。(3)用作交易GAS。有些系统比如以太坊,也把两个都使用同一种token。另外区块链的Token也一般分为权益记录Token,和功能性Token。很显然GAS属于功能性Token的一种,实际上也是唯一的一种。其他的所谓功能性Token,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功能性的必须存在的,而更恰当的解释是他们实际本质上都是一种权益记录的Token而已。权益记录Token是指持有者在该区块链系统中可以拥有多少决策权,或者占用多少服务,或者拥有多少分红权。权益记录Token用于记录持有者权益的流转变化。需要指出的是权益性Token是可以独立于自身区块链系统之外存在的,和自生的区块链没有绑定关系,就像ERC20或ERC21之类发行的Token,实际上只需要依赖于以太坊等第三方的区块链系统就可以有效运行,与自身的区块链系统是否存在,是否有效运行没有任何关系,这也是很多空气币存在的原因。同时绝大部分公链区块链系统对于原生的权益记录Token是无需要的。

综上,绝大部分的区块链系统的自身Token只是一种记录权利的方式,和所属区块链本身没有生存绑定关系。所属区块链创造的价值增量也与自生Token没有关系。基于权益记录Token的通证模型,只是采取一系列的收益权分配机制来达到某种目的,但同时与这种收益权是否真正能产生实际收益无关。

7. Token和稳定币的困局分析

稳定币的稳定是怎样衡量的?目前一般的稳定币是相对于某种单一法币的价格稳定。但是法币也存在增值贬值波动,法币自身就是不稳定的。另外一种相对于社会物价总指数(大宗生活必需品群体的购买力)稳定或许是种更为纯粹的稳定。当然还有一种稳定的说法是抛开法币,仅限于指加密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稳定。本小节中稳定币还是指相对于某种法币兑换比例固定的加密货币。

区块链系统的原生Token(包括权益记录的Token和GAS)会造成小区域范围内的自我割裂和封闭,并且其价值流通高度依赖于交易所,是的通证自身很难有大规模的增值。区块链上运行的各种DAPP或服务,如果使用原生Token来作为其运行和流转的中介物的话,会导致其收益因为原生Token的大幅波动而变的不确定性高,使得大部分生态参与者不愿意长期持有原生Token,从而原生Token只能在生态内的小范围内使用。同时原生Token和法币间的兑换率的波动,增大了生态参与者的风险,无形中构建了参与生态的门槛。与之相反如果区块链中使用稳定币的话,则大大有利于扩大区块链生态的参与者范围。外部参与者在生态内的活动获得收益拥有了一种确定性。

当然生态内有部分忠实的粉丝是愿意长期持有原生token,以便以后在生态增长后,获得先来者红利。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原生token形成的门槛阻碍了新来者的加入,使得生态的增长成为泡影,最终整个生态只会在自己有限的粉丝内空转,导致生态渐渐封闭萎缩。

如果生态抛弃使用原生token,转而全部使用稳定币的话,看起来好像是鸠占鹊巢。但实际上,原生token还是能保持其收益分配权的作用不便而存在的,而且它原来也只有这一个作用。稳定币带来的生态开放性和对新参与者的吸引会带来整个生态的增值,从而提高每份原生token代表的实际收益,带来整个生态的正向发展。

现在很多公链生态发展困难,长期虚有其表。和其坚持使用原生token不无关系。放弃原生token的使用,引入稳定币作为流转介质,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8. 总结

通证经济是公链领域十分重要的组成。很多人幻想使用各种认为设计的精妙的通证模型来实现对某些行业的颠覆,是有些可笑。有效的通证模型是否是真的可以设计出来的以及通证经济是不是真的具有颠覆某些行业的能力,本文都不持正面态度。但人们在通证经济方面做得种种努力,也不是毫无价值,或许正是这些努力,证明了通证经济其实并不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块链原生Token与稳定币的冲突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ns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