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沧桑看云》未读后感

《沧桑看云》未读后感

作者: 咸鱼饼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1-11 09:54 被阅读0次

     在图书馆看到2大本厚厚的《沧桑看云—不应忘记的人与事》,本来没有在意,可是一眼扫到作者是李辉,不免留心一番。

      知道李辉还是那年因了他与文怀沙的笔墨官司,李辉撰文揭批文怀沙的所谓大师身份和风流举止,引发了一场与文怀沙粉丝们的混战。其实在这个大师头衔漫天飞舞的年头,连写了几篇“硬伤遍地”(余杰语)散文的余秋雨、把《论语》读成了心灵鸡汤的于丹都能成为大师,如文怀沙这般年纪、这番经历的人混个大师头衔也不过分,至于说到他为老不尊的风流韵事,恐怕指责之人更多的羡慕和嫉妒,就像听说82的杨振宁娶了28的翁帆,网上一片骂声,其实骂者大多不过是妒忌而已。

     《沧桑看云》编辑的推荐语评价很高,“他的一系列著作,作为文化史研究的生动个案,为理解20世纪的中国增加了丰富的注释”,读了确实大开眼界,很多人物以前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事,或不解其艺,此书确是填补了俺知识不少空白。不过许是俺学识不够,修为太差,读了半天不仅没能更好地理解20世纪的中国,反而愈发有些糊涂了。

     厚厚2本书,涉及几十个现代知名学者,可也正是涉及人数太多,反而有博而不深之感,对每个人的挖掘无法深入,只能是蜻蜓点水一过了之,很多史实的缘由无法考据清楚,比如周扬和丁玲之间缘何结怨,两派之间为何水火不容?巴金的痛苦究竟何来?戴望舒因何被称为“文奸”?姚文元为何要发《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诸多问题书中都没有交代清楚,所以俺说 “愈发有些糊涂了”。此外感觉本书对很多人的评价个人感情色彩太浓,俺向来主张治史者(尤其是为历史人物做传)应该跳出历史和功利秉笔直书,不应掺杂个人感情,更不能带着个人观点先入为主,如果把历史人物都写成了“高大全”,那也就不是历史了。不过读了此书发现,人民日报记者果然交游广泛,不愧是无冕之王,寻常百姓只知其名,难见其人的一些文化、艺术界大家李大记者却是交往密切、称兄道弟,不由得让人佩服。

      从来写感想要读后才写,可是说实话,《沧桑看云》俺只看了上部,下部看了几页实在无心继续下去,草草翻了翻,全然没了初看时的兴趣,就像某人所说“猛一看不怎么样,仔细一看还不如猛一看呢”,呵呵,只好半途而废啦,好在书中都是人物小评,彼此并无什么关联,没看完也可胡言乱语一番,是谓“未读后感”,哈哈。

相关文章

  • 《沧桑看云》未读后感

    在图书馆看到2大本厚厚的《沧桑看云—不应忘记的人与事》,本来没有在意,可是一眼扫到作者是李辉,不免留心一番。 ...

  • 未历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虽然有过几次不大的起起落落,生命中有人来过有无声地离去,见过疯癫与绝望,毁灭与重生,繁华与...

  • 夜寻

    寒云深处月莫藏, 沧桑已至情未忘, 履步误入海棠林, 繁花落尽未闻香。

  • 只求容颜未沧桑

    我叫刘陌阳,我要讲讲我自己的故事,或许,当我能微笑着写下这段故事的时候,心里早已释怀。 我是小学初中的孩子王,自...

  • 乡云

    遥看故乡云,含首叹昆仑。 忽忆灶台裙,沧桑满乡魂。

  • 沧桑子,墨未绝

    笔墨恒纸 前世过了智慧门 今生叹一番契境 天上星河 皆为命盘 莫未绝 冥赋奥玄 虽韧难破 寻 乾坤 逐默契 夜观星...

  • 《孙子兵法》读后感

    位置:主页 > 读后感 > 1000字读后感 > 《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 作者:江未悦 时间:2018-07...

  • 生于尘世,踏足世俗

    生于尘世,踏足世俗,荆棘遍布,风雨飘摇, 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相互理解, 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

  • 看那沧桑模样

    随着温度一天天下降,直到外面呼呼的大风吹散女生的第一缕发丝,接着将是无尽的刮风、下雪的冬日。 辽宁的秋天比其他地方...

  • 岁月沧桑看如今

    年年月月日飞箭, 朝朝暮暮时光短。 旧岁辞别离开去, 新年迎来艳陽天。 历经沧桑记录篇, 新年事迹写开端。 不觉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沧桑看云》未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ol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