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实练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23-46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23-46

作者: 文昌许珊珊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0:24 被阅读0次

第三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微观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可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

新授课一般经过以下环节:导课 教学新内容结课

常用的导课类型:联系旧知导课。设置悬念导入,审清题意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实物演示导入,直接导入,故事导入,利用名言警句导入等等。无论哪种形式导入,都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明确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导入的语言要精炼设问和讲解能引人入胜,激起情绪,发人深省。导入时间要适度,为两到三分钟

心术环节是上课中的主体环节。

要抓住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这一环节要经过检查预习和围绕教学重难点分步实施教学的过程。

提问

讲解,还有必要的板书。把读书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读书中思考,探索。

教学小结,三到五分钟的时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了然于心,永志不忘。结课的方法有很多:总结式,表演式,欣赏式,抒情式,悬念式,延伸式,畅想式,激发式等。

二,语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1、预设与生成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

预设由生成实现,生成离不开预设好的前提基础。

2、合理预设是优质生成的必要条件

课备的越合理,越能游刃有余。

三,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反思与优化

一是对活动进行逆向思考,一是回过头对之前的状况进行思考。是教学优化的必由之路。反思包括对教学活动本身的反思,也包括自身素养的反思,对教学材料的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反思的主要内容:对学习内容的反思。重视语文课堂的本体训练。

学习方式与教学组织的反思。

自身语文素养的反思。

1、掌握一定的需要文字基础。

2,锤炼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板书能力。

4,提升思维品质,做创新型教师。

第二章,小学语文识字和写字教学策略

识写分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

教学方法选用的策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根据拼音特点选择教学策略。

根据刚入学儿童的特征选择教学策略。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如讲故事,如歌谣,都是很好的激趣方式。常用的做游戏方式有开火车,找朋友,欢乐对对碰,孪生聚会,组合生字,送字回家,玩拼音卡,顺风耳(听音取卡片)收头信(邮差送信小邮递员)。放鞭炮,火眼金睛,眼明手快,要注意让趣味儿不仅仅停留在刺激的层面上,必须对他们的识字需要和动机进行层次分析。

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e处理教材。教师课外要寻找大量资料,编制大量的儿歌,故事,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创设情境,如让世上看到衣服情景图。能自然利用生活情境展开与字母读音这件的联系。

案例分析bdpq的区分: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23-46

最近在教女儿认字,感觉只是单纯的认字,结合情景识字,效果不大。比如,聪明的聪和眉毛的眉,通过我的表述来认字,效果就不明显,因为她的思维水平在直观层面,而我教给她眼睛上面有个撇,是什么呀,她需要把直观性的字理解再去联想画面,很困难。还不如直接指着眉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再结合字让她认。好吧~_~问题还会很多,慢慢改进,加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学策略》23-4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d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