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写得总结似乎还历历在目,今天已然又到了该总结的时候了。本来打算今早睡到自然醒再出去游玩,但六点半醒之后想着今天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就再怎么也睡不着,主要是因最近的状态而引发的对自己的思考,那就起来写总结吧!

工作篇
年关将近时我想在工作中给自己一个圆满的2018告别,我想在项目中积极推进技术升级,彻底改变一些架构,并为之后的新需求做了一些铺垫的事情。最近十天以来,我几乎睡觉时刻都在想着项目、想着技术的问题,我会因为还没有解决所有的难题而睡不着,我从未如此热衷于工作,我也从未担心过我会因为过于专注于技术问题而失眠(当然,并不严重),我很焦虑,我甚至于为了转移注意力而去玩游戏,这真的不可想象。但结局还算圆满,就在本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我完成了对技术的升级,实现了对自己心里的诺言,我简直高兴极了!
我翻阅了去年的总结,对于技术方面的很多期望我是没有完成的,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人在学习的惰性并不太容易战胜;另一个问题,我又学了更多东西,我依然贪多而不精。但从整体上讲对技术的理解确实有了一些无以言表的感觉,我约莫还需二、三年才可达到一种贯通的境界,这种感觉让我有些底气,我为我自己而高兴。虽然我有些偏离了自己的期望,在我从未忘记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对于工作的某些看法大体还是不变的,引用下去年的原文:
虽然我不想强调工作对我的重要性,我也一再申明我是个热爱生活的男人,工作它仅仅是作为我生存的一个保障和一个人之于社会的一部分价值,工作不是人对于社会的所有价值,但它却是最显而易见的东西。
今年的新看法:
工作,能赚钱养家,但同时也要做得开心,你总要为它找到开心的理由,如此就够了。并非说一定要拿到多高薪资,和某某某一样,自认平庸之资的我如果一定要去攀比,那么我就是最不幸的人,而这也毫无积极意义,它只会驱使我往更加焦虑、更加盲目的方向迈进。
并非安于工作就代表着碌碌无为,毫不上进,总是蠢蠢欲动应该试着去思考我们为什么总得动?难道不可以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过得怎么样,自己需要什么?我们需要那么匆忙吗?
钱是个赚不完的东西,如果总是为了它放弃太多,到最后也许就一无所有,因为物欲它可以没有尽头,而我们没有足够的钱也可以活得很好——像从前一样,并非就不能活。
读书与现实篇
我今年读书比去年稍好些,从八月开始差不多读了有20本以上(具体上半年的不计),各种书,有技术的,历史的,心理的,社会的,管理的,写作的。直到11月份我才开始有意识的去收集一些自己的笔记,还有对书中自我感觉重要的内容作一些摘抄,做笔记的感觉很不错,虽然它有时比较费时,但依然十分值得。
本月我买了一个Kindle给自己当作礼物,用它读书比看手机要好一些,除了不伤眼,它还能减少一些其它在看手机电子书时的干扰(这是我领导的看法,我觉得很对)。它确实不错,我觉得我可以读更多的书。
读书与现实,有些问题是避不开的,虽然我总是不愿去深想,也不愿去过多的交流,因为我不明白为什么网络交流总是因为一些议论而轻易的就成了争吵,那索性就少交流,少讨论,看自己的书。学不讲,辩论会使自己更进一步的说法有时会困扰着我,因为现在我有些封闭着,我宁愿自己安静的看书,也懒得去和谁争论,我似乎觉得自己是对的,而某些人简直不可理喻,这是个问题!
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拒绝别人的意见,不只是我的问题,还有当下这个社会的问题,也许这本来就是人类一直存在的问题。
我回想起自己写过一篇《代价》,我真想称赞自己写得好,很多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我不愿和难以相互理解的路人去花太多时间去搞明白一件事情,大多数的辩论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最终会变成争吵。现在想起来有些人喜欢聊天打趣,斗图不是没有原因的,它至少比辩论更轻松,不会产生一些没有意义的争论还让人心情不爽。
对于修身养性方面,我对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了些新的看法,就不另写文章说明了。
退一步,何时退?以怎样的姿态退?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
最近也许是因为工作太紧绷了,我发现自己简直像随时可以暴走的公牛,就拿昨天一件小事来说。
我和舅舅一家在百联吃饭,饭后他送我们回家,车库的出口有两条道,现在它们改为电子扫码收费,有一辆我们后面的车一直在按喇叭,那时我们前面还有车在付费,轮到我们到拦杆前付费时,后面的车仍一直在按喇叭,我就按下车窗对后面喊:“要么你飞过去吧!”。
不一会后面的车主走到我们车旁,气势很凶声音很大的讲让我们快点,我也毫不示弱的回应他快不了,他讲在车库我们就应该先付费再出来,他说他已经付好了,好似我们是故意拦着他不让他走,我感觉一阵气和好笑,据当时妻子讲场面有些紧张,那人最后也没讨到什么好处,回到了车里,但喇叭仍在继续按。
我只记得当时我和那人都要发火,但最终没有,他的脾气暴,但我的脾气似乎也没比他好,只是我不生事,而他容易生事。我感觉如果不是在上海这种法制比较强的地方,怕是已经起了冲突。我尤其讨厌后面的车总是按喇叭,有些人甚至在红灯时都要一直按喇叭。
我觉得我还是太刚了,自己没问题就容不得别人说一句,这其实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有时我们需要后退一步来看问题或处理问题,这个后退可以理解为冷静,而不是懦弱的意思,比如在上面的情况我可以面带善意问他该怎么办,当然我自然知道该怎么办,他也知道,只是他急得忘了,他最多也只是再催促一句请快点吧,然后我们说好的,也就完事了,没有道理会气氛紧张。
这个世界有各种脾气暴的人容易和别人发生事情,我们得懂得如何避免发生冲突,虽然不怕事,但谁想发生事呢?有时只需冷静下来先听听别人的看法,换位思考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而不应老是想着自己受到了冒犯。有些人就是容易冒犯到别人,这个我们要有一定的理解(也许别人也觉得我们冒犯了他)。
我应试着把事情往积极的方面去想,而不用花心思准备暴发了冲突怎么办。在聊天时也一样,即使聊得不开心,对别人表示尊重然后适可而止即可,辩论也应当在对方有这种意愿才行,《非暴力沟通》一书我还是需要温故下。
读书要思考着用在生活中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也不需要时时带着实用的想法去看书,有些道理会在常读书的不经意中明白。
家庭篇
孩子们又大了一岁,我很高兴爸妈能帮我们把他们带得那么好,他们成长的很好,我爸爸每天都要辅导他们的读书,这真的不容易。女儿很懂事,只是略显娇气,但有时她其实很”识时务“,还算不错,和我们讲话也越来越多,我很开心。儿子脾气有点大,有时又懂事的让人觉得他真不似三岁儿童,只能慢慢引导他改善脾气。
我非常感谢《不吼不叫》和《非暴力沟通》两本书,让我和他们的沟通更好,也让我更开心。我能看到他们身上的某些缺点,提醒他们改进,但同时我更会注意到他们的优点,给予赞扬。我看着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开心,并且我也会毫不掩饰的用笑容来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
我的父母很好,我很高兴他们的健康状况今年比去年似乎要好一些。我和我爸爸每年似乎有惯例会有点争吵,但我很高兴他总能不计较儿子的问题,知子莫若父,真的是真理。我的妈妈又辛苦了一年,但我很欣慰她的状态还不错,我能感觉到她现在比原先在心境上已有些提升。
妻子照例和家人处理的很好,这点上真的是夫复何求。她也很努力的在工作,努力的在寻找适合她自己应该走的职业道路。
我希望我的家庭保持这样。
朋友篇
和去年一样,我不怎么聊天,一年常联系的朋友也不过屈指可数,但又有什么关系呢?真正的朋友在精不在多,多,意味着需要耗费自己更多的时间。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时又何须聊得太多,偶尔一次联系胜过群聊几个月。
不得不提的是我的小舅子的成长让我有些开心,虽然并没有太满意,但已然算不错,聊得来。
总结
工作再忙也不能忘了工作是为了什么,不能本末倒置;家人更需善待,而不应随意对待或冷漠;读书要多思考如何致用,但不可急功近利;朋友嘛,全看缘份。
做好自己,一切都会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