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家长为什么会特别坚定。一般特别坚定的时候:
底线被触碰了(孩子去玩电之类危险物品);
自己的情绪被触碰了;(一旦和健康相关的问题都特别容易点燃我)
自己忙着,宝宝还过来调皮捣蛋……
类似这样的时候一般都会对孩子大吼大叫;有时候甚至会拿棍子打人;有时候会扭头就走!
还有一些家长会对孩子特别的骄纵:
当孩子说摔痛了,立马在地上使劲踩。为了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
当孩子哭泣时,立马会给零食吃;
当孩子不满时,无条件满足……
因为这样做比起去安慰他们的情绪,由他们去的做法,更简单。
如何做到和善而坚定呢?
听到一句关于和善而坚定的话:“我爱你而答案是不可以”这句话表达出,我对你这个人的喜欢但是对于这个行为我不接受。让孩子在感受行为被否定时,不是整个人被否掉。在父母坚持自己的同时看到孩子。这样就避免了和善或者坚定的极端。
具体怎么操作:
比如:孩子不吃饭
和善的做法:拿着饭追着孩子的屁股到处跑;
坚定的做法:拿个棍子在旁边,不吃立马棍子上身;
和善而坚定的做法:我知道你此刻想玩而不想吃饭,你是立刻过来吃还是休息一分钟了再吃?
和善的方式是只在乎孩子;坚定的方式只在乎自己;和善而坚定是既尊重孩子又在乎自己和当时的情境。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想要利用好和善而坚定这种方式得分三步走:
首先,我们要看到孩子的感受并且对他们的感受表示理解。
其实,给他们提供可供选择的方式,你是立刻过来还是休息一分钟后再过来。通过选择的方式让孩子来合作。
最后,在认同孩子的感受和提供选择之后,孩子还有情绪。那就让他拥有这些情绪就好了。
如果你和善用得过多,你在坚定的方向上就要有意识的加大力度。你可以和孩子说,我知道现在让你停下来不玩,真的很难做到,而吃饭的时间到了或者我知道现在让你停下来……你必须马上吃饭!
如果你坚持过度呢?你就需要更加的和善。比如,你可以在说话之前,先蹲下来……
我们常有的误区:
会把骄纵当成和善。有些父母说出不可以,拒绝孩子吃零食或者其他需求时。他们会感觉自己特别的残忍。就一味地同意孩子的各种请求,用这样的方式来取悦孩子。
真正的和善意味着什么呢?
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尊重孩子,骄纵其实是不尊重孩子的。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干,实际上是阻碍了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孩子的价值感、独立感等能力都受到了阻碍。
那如何把握孩子受苦的度呢?
并不需要去刻意地让孩子受苦,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允许孩子受苦就够了。比如:一个孩子想要其他孩子的玩具而“受苦”我们在充分倾听和认同孩子的感受之后,允许他经历这段体验,就可以帮助他发展出优秀的品质。我相信在这个时候父母其实在更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