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你的节日,啊我滴青年…
为了庆祝这个年轻人的节日,b站发布了自己的演讲《后浪》,52岁的何冰睁着大眼睛真诚地看着你,说:

我们真的有选择的权利么?
是的,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发达,物资越来越丰富,以往任何一个时段与今天的经济水平都不可同日而语,可是,这跟当下的年轻人有什么关系呢?
至少,这不是我的生活。
我没有在城市中心穿着汉服跳舞过,也没有乘风破浪全世界冒险过,并不拥有广泛探索兴趣的权利,甚至,也没有自由阅读的权利。
甚至,现实是就是这些对着后浪们谆谆“羡慕”的前浪们,扼杀着后浪们的乐趣。
[图片上传失败...(image-614b2b-1588598411687)]
仅仅是这几个月,227大团结和5月5号断更日,已经和将会扼杀掉多少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这也不算是什么,只是资本的力量而已。
资本也不怎么样,只是大部分都在前浪手里而已。
还童年而不惑?
有几个人的童年,是可以接受到全方位的兴趣探知实验的?
至少我的童年,说得浪漫一点,是田野星光,是烂漫生长;换句话说,是懵懂无知,是认知狭隘。
长大后,现实青年的日常,是毕业了拿不到offer的焦虑,是为了一点谋生的工资被迫选择996,是披星戴月也付不起的首付,是被房贷压弯了的脊梁,是生不起病辞不了职死也死不动。
不是青年人惑不惑的问题,而是哪来惑的自由?大部分的青年别说拥有着自由的热爱,养活自己可能都是问题。
前浪利用资本和自己的人生经验教给青年人的,不是善良、奋进、担当,是焦虑、精致、消费。我读到的信息是:你们别惑了,我们给什么,你们要什么就行。
b站致敬的后浪,不是真正在生活浪潮中挣扎而奋进的后浪,而是前浪们自己想象中,握着现有的资源,年轻一点的自己。
前浪不仅不想死在沙滩上,还说后浪你们别浪了。
热闹是前浪们的,后浪连质疑的权利都没有。
甚至仔细来看b站对《后浪》的操作:链接了央视正媒体的报道,积极控评,甚至在各大媒体正向联动,疯狂刷屏,不难看出,这仅仅是b站的一份粉红色投名状,是前浪们悼念青春的一份自我感动,青年人也只是又一次被资本当做素材了而已。
最后,到底什么是青年?
王小波是我认为的至死是青年的代表之一。
他说: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祝福青年人永远生猛下去,包括俺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