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和《肖申克的救赎》同样是宣扬“自由”的,影片的主人公都是为自由而战的,
为什么《勇敢的心》知名度评分口碑各方面就比不上《肖申克的救赎》呢?
我们以下从拍摄年代,故事背景,还有影片中的各种细节,剧情对比分析一下这两部美国片。


先从拍摄年代分析一下。
《肖申克的救赎》1994年上映,《勇敢的心》则是在1995年上映。
这两部电影上映之间只隔了一年,对于粉丝的影响力度和怀旧感心里位置对比差别不大。
两部电影对于老影迷来说都应该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从豆瓣的评分和排名来看。
《肖申克的救赎》豆瓣top250稳居第一名,评分9.6分(至今应该无片可超越!)。
共有139w+观众看过,大多数都是给5星好评。

《勇敢的心》共有37W+评价,多数给5星和4星,豆瓣评分8.9分。
排名豆瓣电影top250的第78名。
远远落在《肖申克的救赎》之后。

从排名和好评来看,《勇敢的心》落后了《肖申克的救赎》一大截,口碑也不如《勇敢的心》。

同样是宣扬自由,为什么《勇敢的心》就不如《肖申克的救赎》呢?
今天主要是从《勇敢的心》角度分析。
《勇敢的心》是作为一部史诗级的电影上映的,全片配以苏格兰长笛乐调,悠长而久远。
但是从配乐来看,就已经暗示了这是一个悲剧的电影,听这么漫长,略带哀伤的音乐,就大概能够猜测到男主人公的结局。
很多人说,配乐配得非常经典,小青蛙来看,配乐则是一个败笔。

《勇敢的心》作为史诗级电影,却不尊重当时的那一段历史。
首先是刻意洗白了大反派爱德华,把爱德华表现得都像是身不由己一样。
虽然最终也都是爱德华把男主勇士华莱士送入了刑场,不过却让我们十分同情爱德华。
其实作为苏格兰的国王来说,他本来就是要照顾到自己的利益的,背叛华莱士是理所当然的。
影片中表现得好像一切的错误都是爱德华的老父亲的错一样。

男主华莱士打那么多的仗都是为了自己的媳妇儿,都是复仇。
那么问题来了,男主到底爱谁??
既然是爱自己的媳妇,那么后来为什么要跟王妃有一腿?
为了剧情合情合理(其实就是看王妃长得美),还跟王妃说:
“你长得很像她”。
王妃是苏菲玛索饰演的,美貌气质出众,任何男人看了都会爱上吧?
王妃善良,美丽,爱英雄,这点无可厚非,但是男主随便移情别恋可不好吧?
既然华莱士的妻子最开始已经为了华莱士,为了自己的贞洁送上了性命,
男主到死也握着妻子的信物,那么为何要跟王妃有暧昧,就因为王妃跟自己死去的妻子有些相似??

最后的激奋人心几乎可以忽略掉开头的bug部分,纵观全片,开头的引起男主奋起反抗的点用的并不高明。
刚开始要把妻子的初夜权献给地主的时候,就能让人猜测到会不会有人秘密结婚。
但是从刚开始为了丈夫和家人的安全把自己初夜献给地主的妻子来看,男主的妻子显得就太自私了。
不顾丈夫和家人的死活,就为了一时不被地主欺凌的爽。
反思一下,那个时候,还比较原始的部落,女性真的有那么强烈的贞操意识吗???
男主的妻子实际上也是自己作死的,自己有了媳妇,晚上可以愉快的耕耘,自己偷着乐不好吗?
非要当着地主的面秀恩爱,这不是公然的挑衅吗?
这时候男主的智商真的在线吗?观众都看了心里捉鸡!
最后感慨一下,男主确实是一个勇士!(只知道不屈服,只知道砍人,却不懂得用脑子……)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

再说一个关于《勇敢的心》男主人设的问题。
男主在片中也显得有点老……跟妻子谈恋爱的时候,忍不住让人想起“中年人的爱情故事”……
这倒是其次,毕竟男主自导自演的嘛,当男主也情有可原。
可是历史记载,传说中威廉.华莱士身高2米,体重近300磅,在战场上一剑挥去,无不人仰马翻!
想来在当时苏格兰人普遍营养不良的状况下,威廉.华莱士的这种体态应无异于天神下凡。
又有说华莱士头发长而白,大把浓密的络腮胡……
怎么跟电影中梅尔.吉布森的扮相差别甚远,倒和他身边那儿时的玩伴比较接近?
(这一点在影片中也有自我吐槽过)

所以综上,《肖申克的救赎》就显得高明很多。
一个人忍辱负重多年,为了自由,利用自己的智慧走出束缚。
被困多年,仍然没有丧失自我。
更像我国宣传的良好美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而且《肖申克的救赎》是自我救赎,而不是因为复仇走出监狱,这是对于每个人都有意义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