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芳斋的板栗粽很是好吃,但终究不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包的粽子,从选叶到准备材料,很是认真。
叶子一定得提前几天摘下,洗好,晾干,到用的时候再放到水里煮开,捞出,用清水清洗一遍,放在一旁备用。
糯米必定要提前泡好,沥干水放入大盆里,再倒进去些许碱沙,随手搅拌几下,白色的糯米瞬间便变黄了,甚至还可以闻到一股碱独有的清香。
包粽子的时候,母亲常常会考虑不同的口味,肉粽,红豆蜜枣粽,绿豆粽,都会包一些。母亲从不嫌麻烦,所需的材料如数备好,把泡好的糯米分种类需求各自拌上豆子,便可以开始包了。
无论做什么,母亲的动作都是不急不躁的,她愿意用很长的时间,用心去包每一个粽子。一片片浅绿的粽叶在母亲的手里叠起,像一只听话的小船,放入适量糯米之后,再把调好味的肉放进去,再加一把米盖住,叶子两头一折,一只只小船变成了一个个粽子,乖乖地躺在大盆里,等待着下锅。
小的时候每次看母亲用很长的时间才包完一锅粽子,总觉得那是一件很伟大的工程。然真正费时间的,还是煮粽子。粽子包好后,放进大锅里,必须用柴火慢慢煮六七个小时才好吃。那时候,总是等不到母亲把粽子煮熟,便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锅里的粽子依然冒着热气,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烈火的炙烤。
母亲把粽子拿出来,剥开浅棕色的粽叶,诱人的粽香令我垂涎欲滴!
今日端午节,给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母亲还一直记挂着太远了,包不了粽子给我吃。我告诉她我买了粽子了,挺好吃的。母亲才渐渐释怀。
自从上次母亲生病住院后,身体一直不怎么好,人也愈发消瘦了。大概是胃病的缘故吧,想吃,又吃不下,也不能多吃,体能终究跟不上,便不再如从前那般爱做好吃的了。粽子,自然也不再包了。
然无论何时,母亲的粽子一直在我的记忆里飘香。仿佛昨日已被母亲包进了粽子,以真情裹之,再辅之以母爱,文火煮了几度春秋。闻之,醉人千日。食之,幸福绵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