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概念
-
链路
节点到节点的物理线路,中间没得任何节点
-
数据链路
物理线路只是用来传输数据,还需要一定的协议保证其数据的正确传输,若把协议+硬件加到链路上,那么这条链路就被成为数据链路。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元是“帧”
组帧
- 数据链路层分为:帧头,数据体,帧尾。数据体的字节长度要小于<MTU. 帧头,帧尾包含数据控制的信息
- 透明传输: 数据体中出现尾部帧,导致被误认为是完整的帧。这种缺陷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字节替换方法,在“错误的结束字节前插入分隔信息”
差错控制
-
循环冗余检测CRC
等待发送的数据为1010001101(10位长),假如冗余码为5位,除数为110101。那么发送出去的数据长度为5+10. 1010001101/110101 模2除法 得到的余数为冗余码。接收端得到数据也会进行相应的模2除法。假如余数=0,则认为该帧数据正常。否则异常,丢弃重传。
流量控制和可靠传输机制
-
流量控制
- 停止等待协议
- 超时重传协议
-
ppp协议
ppp协议规定特殊的字符作为帧的开始和结尾;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差错重传;断开重连
-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
数据传输的总线在同一时刻只能允许一个节点发送数据。CSMA/CD 中心思想就是在发送数据之前,检测信道是否有其他的数据正在传输,有的话暂停发送;没得就发送数据。CSMA/CD 不能运用于以太网的双工通信只能进行双向检测交互。 A-B端相隔1km,A,B检测到此时此刻长度为200m的信道内,没得数据传输,于是就发送数据,某一时刻就会发生碰撞。
- 碰撞检测
总线上每时每刻只能允许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当检测到总线的电压值叠加值大于某一个阀门就认为,总线上
有俩个节点发送数据。于是就停止发送数据 - 碰撞强化
当数据发送的站一旦检测到碰撞,除了立刻停止发送数据外,还要继续发送若干比特的干扰信号,告诉总线上其他的站,发生碰撞
mac帧
-
mac帧 定义
MAC帧是数据帧的一种。而所谓数据帧,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它包括三部分:帧头,数据部分,帧尾。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数据包 -
mac 地址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成为mac地址或物理地址,长度为48字节 -
mac层物理传输媒体:
铜线,粗缆,细缆,光缆
-
集线器
集线器:
集线器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多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设备。工作在物理层,对信号进行放大,调整转发。
image.png
-
路由器
路由器因为能同时连接俩个网络上,因此它有俩块网卡和俩个mac地址
image.png
-
网卡的作用
网卡收到mac帧,先用硬件设备检测mac地址是否正确。假如帧是发送到本站的则处理,否则丢弃。发送帧的方式。包括:单播帧(一对一),多播(一对多),广播(一对全体), -
mac帧 俩种格式
DIX Ethernet V2 标准。按DIX Ethernet V2 帧头(8字节),目的地址(6字节),源地址(6字节),类型(2字节),数据部分(46-1500),Fcs(4字节)。
imag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