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何认知破框?
所谓认知破框,就是认识到自己现在思维的局限性,然后选择更加正常的一种认知思维,从而突破当下的困境,重新选择一种行为替代原有的行为。
它的重点在于如何觉察自己。觉察自己现在的想法是自动化思维,还是自己的感受。
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30年了,很多事情都已经成为了自动化思维。所以可能做一些选择的时候,压根就没想到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在了解了觉察这个概念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习惯性的思维都是不太正常。如果把这种思维表象化,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是很遗憾,我们潜意识里的思维已经替我们做出了选择。
自动化思维的形成,可能是在以前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当时所作出的一种最利于自己的一种行为。在生活的不断重复不断强化后,就形成了自动化思维。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就是分不清什么是自动化思维,什么是自己的感受。
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是不想做什么,后来又去做了什么呢?
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说今天我不想打扫卫生,但是后来我去打扫卫生了。这算不算认知破框呢?
再比如说当我想哭的时候,本来我意识到我不该哭,但后来我还是让我哭了,这算不算认知破框呢?
其实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更关键的是当别人让我去做什么的时候我会去做,但是做完就完了,完全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而不是一种成长的心态。只是依据任务而形成的僵化的固定的模式,而不是自由的成长的开放的模式。
现在对于我来说如何成长其实已经非常模糊了。课都是好课,但是往往抓不住精髓。只感觉自己在外面看了热闹,然后知道就知道了。
完全没办法深入内心去感同身受。所以我该怎么办呢?
已知的方法就是继续觉察自己的内心,然后觉察到底自己是自动化思维还是自己的感受。
其实很想给自己找一个模板,然后告诉自己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自动化思维,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自己的感受。
其实一直是在找安全感,一直都在舒适区里面。也许这样的成长就是伪成长吧。
如何认知破框呢?
对于我来说,为什么这样纠结?今天我也在想,要不然我就这样吧,也不学习了就承认了我就是这个状态,即使是混日子我也认了。
真的就是努力之后看不到方向,依旧摸不着头绪。就让我感觉到很挫败,因为一点儿希望都没有。满满的都是疑惑,都是挫折。
如何认知破框?
真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也许当我真正放弃挣扎的时候才能看到世界原本的样子?
那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的。
如果我像一个宝宝一样。按照宝宝的思维模式成长的话。那一切都是新奇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如何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成长呢?
真实的表达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喊外援就喊外援,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顾及外在的看法?
也许就是这样吧,自己没有体验,谁知道呢。
认知破框,像宝宝一样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吧。
唉!尽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