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

作者: 饭团团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2-13 16:48 被阅读246次

作者伯格Jerry M.Burger

人格的定义: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人的无意识是行为的原因

特质流派:预测27种特质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

生物学流派:遗传角度分析行为的原因

人本主义流派:人自我控制自我构建想要的生活,人的自主意识是行为的原因

行为主义流派:内因(信念期望)和外因(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比如奖惩)是行为的原因

认知流派:人知觉、组织、加工、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能预测并控制发生在生活中的事,通过认知结构来解释行为的原因

精神分析流派:

人的无意识对行为方式的差异起很大作用

1、弗洛伊德理论

解剖模型:

意识是当前能察觉到的想法,占很小一部分

前意识是能从记忆中调用出来的意识想法

无意识是没能察觉到的想法,占主体并决定很多日常行为

结构模型:

本我-只满足个人需要,遵循快乐原则,完全隐藏于无意识中

自我-考虑现实情境的方式满足本我冲动,遵循现实原则,能游走于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压制本我冲动,缓解紧张情绪

超我-遵循社会的价值标准,比如道德准则

本能

生与性的本能、死与攻击的本能

防御机制

把对意识有威胁性的想法排除在意识之外以减少或避免焦虑:

压抑:比如看见了一段不好的经历说没看见

升华:比如攻击的本我冲动被升华为打冰球等运动

替代:比如将怒气转换到别人身上

否认:比如否认最爱的人去世的事实

反向作用:比如一次次说我爱你其实是我恨你

理智化:比如反复说寄安全带的重要性,也许在想象丈夫发生车祸

投射:比如一个认为别人生活不检点的女人,自己可能才不检点

无意识

梦、口误、联想、催眠、投射实验

梦是尚未解决的冲突在熟睡时的浮现

宗教

宗教是群众性的妄想,是集体愿望的实现,为使自己免受可怕而难以预测的世界的伤害,把救世主幻想成上帝

2、新弗洛伊德理论

1)阿德勒

寻求优越

人做的所有事情都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以克服障碍克服自卑

父母对人格的发展

溺爱使孩子缺乏独立,容易自卑

忽视使孩子冷漠,怀疑他人

2)荣格

集体无意识

由意向原型组成,比如母亲,小孩子本能地找到妈妈

宗教

集体无意识继承上帝的意向原型,宗教为其信徒提供目的性与安全感

3)埃里克森

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同一性,缺乏同则不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向

整个生命周期的人格发展

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 得到满足则信任,没满足则不信任

学步期-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不允许自我探索则羞怯和怀疑

儿童早期-主动性对内疚 主动设定目标挑战

小学期-勤奋对自卑 竞争成功则更勤奋失败则自卑

青少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我是谁

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 建立亲密关系获得满足

成年期-繁衍对停滞 没有繁衍的成年人陷入停滞中

老年期-自我完美对失望

4)霍妮

人际交往中陷入自我击败,形成破坏性人际交往风格以避免焦虑

接近人群

强调无助感,依赖他人

反对人群

敌意的方式与人交往

脱离人群

不理会外部世界

5)相关研究

焦虑

应对策略:问题中心策略、情绪中心策略、回避策略

攻击

挫折挫折引发攻击令人不愉快的情绪引发攻击比如挫折环境

替代攻击从挫折源转移到无辜目标

宣泄对我害目标表达不愉快情绪以避免攻击

依恋

满足人依附于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

安全型更容易依赖彼此儿时妈妈对孩子关心敏感

焦虑型缺少安全感,强势,苛求对方儿时对孩子不是特别关心敏感

回避型怀疑,害怕感情付出儿时妈妈对孩子不关心敏感

特质流派:

人处于各种人格特征连续体中某一位置,预测人的行为,而不分析行为原因

默里

每个人都可以用人格心因性需要层次来说明,包含27种心因性需要,一种需要会根据其在需要层次上的位置以及情绪来对行为产生影响

奥尔波特

提出核心特质和次级特质概念

卡特尔

人格由5个维度构成:神经质、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求新性

相关研究

成就动机

高成就喜欢对结果负责的工作、有节制地冒险、全身心投入某一件事

A型行为

心脏病易感行为,有紧迫感、竞争性、敌意

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来自评价恐惧

情绪

情绪波动在相当程度上受时间和情境影响

乐观悲观

乐观者更能应对逆境,身体更健康

生物学流派:

遗传生理角度解释人格个体差异

艾森克

三个基本人格维度:内外向型、神经质、精神质

内向的人对刺激更敏感,外向的人更容易察觉到有满意回报的情境

神经质的人更容易情绪化

精神质的人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冷漠

气质与人格

概念:生来就具有形成某些行为类型的倾向性,取决于遗传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气质维度

情绪性急性子

活动性活跃

交际性朋友多

进化人格心理学

自然选择导致人某些生理特点的进化,同时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心理机制也被保留

焦虑是人害怕被社会拒绝

人本主义流派:

人的责任感和自我接纳造成人格个体差异

内容

人的责任:人是生活的构建者可以自由地控制改变自己

此时此地:人要活在当下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现象学角度看个体: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没有人能代替你做决定

人的成长:人满足一个需求后不会满足还会积极寻求别的发展

罗杰斯

心理健全的人

人的本性就是要努力做到满足个人生活而保持乐观的态度

马斯洛

马斯洛需求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心理健康的人

做正确的事,不受规范约束

自我创造性

朋友少却感情深厚

可能离群索居

高峰体验,超越一切体验,没有焦虑,与自然和谐统一,感受到暂时的力量和惊奇

乐观体验

处于各种挑战并全身心投入会让人有乐观体验即得到快乐和满足,得到能力感,控制感,发现自我感觉

相关研究

自我表露

人们倾向于遵从社会规则来决定何时及什么程度上表露自己,在自我表露的规则中,最重要的是相互性原则,熟友没必要遵从这个原则

孤独

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能令人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

孤独可能由其悲观态度及弱的社交技能引起

自尊

自尊是人对自己的感觉,对自我概念的评价,即是否喜欢这个自己,自我概念是对自己人格特点的看法的总和

人们会把自尊建立在自己选择的几个领域,一般选择自己有出色表现的领域

面对失败,低自尊的人会灰心,高自尊的人用策略降低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

独处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

稳定的行为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

内容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反应行为

操作条件反射:行为-后果,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会更高

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环境-行为相互作用,环境影响行为,行为决定所处环境,环境再影响行为,如此循环

社会认知理论

行为由内因外因共同决定,外因包含奖励惩罚,内因包含信念思想期望

相关研究

性别

人要符合社会认可的性别角色,通过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男孩表现得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攻击

观察攻击性榜样会增加攻击的可能性,同时受攻击结果的影响

习得无助

当感到自己不能控制重要事件时会抑郁

控制点

内控者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外控者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是受外力控制的,内控者幸福感和健康状态都比外控者好

认知流派:

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凯利

人会尽可能多地用认知结构预测并控制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

心理问题源于焦虑,焦虑是人们不能对事件做出预测所致

图式是一种帮助人们知觉、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假设性的认知结构

最重要的认知是关于自我的认知结构,称为自我图式,当某一信息与自我图式相关会更容易知觉

移情

对刚认识的人与熟人的相似激活了熟人的认知表征,继而引发了情绪和联想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好地组织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是围绕她的情绪和她与别人的关系

抑郁

抑郁者是通过抑郁图式加工信息的,其更容易记住抑郁的事,消极认知者更容易抑郁

sp�[�Ph�

相关文章

  • 人格心理学-第一篇-第五章

    人格心理学 20211114第一编人格心理学导论 第5章人格心理学发展趋势 1.人格理论研究的交融趋势 从人格心理...

  • 人格心理学(笔记)

    作者伯格Jerry M.Burger 人格的定义: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

  •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6个流派犹如盲人摸象,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问题上提供有价值的参...

  •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中看到这句话。 那么在实际场景中,我们知道我们所接触的人是什么类型的人之后,便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促使对...

  • 人格心理学-第一编-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 第一编人格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中内容复杂而又丰富的领域,也是最能体现以人作为研...

  • 人格心理学-笔记一

    读了最开始一部分,目前只是了解了弗洛伊德心理学部分以及后面他的追随者新弗洛伊德思想理论。 其中有两个地方对于自己十...

  • 《棉花糖试验》精华笔记

    听书笔记 《棉花糖实验》的作者叫沃尔特·米歇尔,是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曾经两度获得美国心理协会临床心理学组颁发...

  • 今日总结

    1.精读了一个段落(昨天打印了三篇经济学人精读笔记文章) 2.自己单独看了一点经济学人 3.看《人格心理学》 4....

  • 《人格心理学》——学习笔记(1)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对人格的作用 一、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对人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遗传是...

  • 《九型人格心理学》笔记

    一、九型人格的源头: 有说法是源于中东神秘主义教派苏菲派,另有美国心理学家唐.理查德.里索、拉斯.赫德森研究发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格心理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kt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