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吐槽原生家庭的特别多,以前我也这样过,但后来我改变了想法。虽然原生家庭家庭让我变得很自卑,但我仍然要感谢我的父母。
有人说幸福的人可以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却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会成就一个人,确实也会毁掉一个人。
我不知道大家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我先讲讲我的原生家庭吧。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母特别的勤劳和节俭,节衣缩食的将我和我哥养大,供我们读书,父母唯一努力的动力都源自于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他们很苦很累,我从小到大都看在眼里,所以我一直很懂事,放学回到家,就去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不管是去地里除草,给玉米上肥料,扳玉米棒,割麦收麦,我都干得已经特别熟练了,地里的太阳很毒辣,把我晒的黑的跟个男孩子一样。
在为人处世上,他们教给我最多的就是为别人着想,要听话,要懂事。
在这种原生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你们觉得她会很好吗?
有些人说的对,说太过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是没有什么出息的,这样长大的孩子会习惯性的去压制自己的需求,变成讨好型人格,最后丢失自己,对以后的人际关系特别不利。
还说父母太过节俭的家庭,孩子长大就容易自卑,敏感。
说的没错,我就是那个从小懂事却没有出息的孩子,我会无止境的为他人着想,甚至去讨好他人。我自卑敏感,渐渐地找不到我存在的意义。都说一般抑郁症都是这类人容易得的一种病,这样下去可能或许大概我也会。
虽然是这样,可我不恨他们,在那个年代,父母能让你上学,吃饱穿暖就已经耗费了父母所有的力气了,他们都已经尽力了。
原生家庭带给我这种性格的同时他也带了给我快乐的童年,虽然他们没能给我更多,但至少没饿着我也没冻着我,还辛辛苦苦供我读书,教我人情世故,礼义廉耻。
那个年代父母能让我们吃饱穿暖有学上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力气。六零七零那一批父母大部分上不起学,他们的父母也没条件供他们上学,所以才导致他们没文化。传统的观念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他们怎能懂得生养和教育的本质区别呢?他们根本就没有那种意识。
相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才是可怜人。
所以,你如果用原生家庭、教育观念,家庭影响,心理健康等这种他们听都没听说过的新词汇去要求他们,对他们来说本身就不公平。
我们也只是站在了父母的肩上往前走,所以对于原生家庭我们要尽早地和自己和解,学会释怀,学会感恩父母,不要等到父母离开了我们才幡然醒悟,那是得有多遗憾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