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们被鸡汤或者顿悟猛打一针鸡血
于是,你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成为人上人,我一定要开始改变
第一天,你满腔热血地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第二天,你依然信心满满
第三天,你状态良好
第四天,你告诉自己我要必须坚持
第五天,你咬牙坚持
第六天,别人坚持做了好像没什么效果
第七天,减点量没关系吧?至少我还在坚持
第八天,不出舒适区的感觉真好,我还是……
小能熊把这个叫做脉冲式努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分钟热度
还有一类人,他们的三分钟热度甚至更短
短到只是在脑海中,从来都没有行动过~
“行动启动前没勇气行动”or“行动开始之后坚持不下去”
你是否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给自己贴上了“我就是一个意志不够坚定、不懂坚持没有毅力的人”
其实,也许是你方法没有找对
今天开始,试试“微习惯”
《微习惯》这本书作者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
他曾和我们一样面临上面的场景
但是他为了改变自己,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并拿自己做实验,他发现微习惯策略比他用过的一切习惯策略都有效
从2012年开始,他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
两年后,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
他养成了好的读书、写作和健身的习惯,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1.什么是微习惯?
微习惯就是开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强调的行动本身
制定微小的习惯不是说缩小我们目标,而是通过微小习惯逐步建立可以掌控的意志力并逐步强化
在微习惯这种方式下,我们每天会因为自己坚持取得了小成就而不断地增加惯性,提升自己的习惯能力
我们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完成目标而感到愧疚和挫败
相反,我们会因为微习惯自带的螺旋状激励机制不断地坚持下去,最终能把微小的习惯养成心目中的那个大目标,大习惯
2.选择一个完全无压力的目标启动微习惯
首先,微习惯讲究的是使用最低的能耗,即刻行动。试想想,你订立了一个习惯是每天阅读一本书,且不说这个任务每天很难完成,光想到这个任务就不想去执行
但如果制定的目标是每天就读2页书,这个简直太容易完成了,简单到只要能随手拿到书就完成了,不需要纠结要不要做,只要做就好了。而最关键是,你一开始,就无法停下你的脚步,这就是微量起步的好处。
其实,微小的任务,让你每天都有机会超额完成任务。你真的很了不起,看,这是你的大脑每天接收的奖赏而超额的部分会强化我们的意志力,在当下就取得了进步,并且根本不耗费意志力。
2.给习惯建立链接
习惯往往是和时间、地点、情绪状态、其他人和刚刚发生的事情等线索绑定在一起的
比如每个人每天早起头三件事做什么,睡前最后三件事做什么,基本都是固定的,不需要来回考虑,因为时间和地点给了你足够的线索
比如有些人一有压力就喜欢暴饮暴食或者报复性消费,这是情绪线索
再比如我们引入forest软件,发起这个行动号召大家一起专注投入学习
那么启动软件的那一刻就是一个线索,暗示并激发你的下一步专注习惯
还有其他人的影响、每日的提醒都是给习惯在建立连接
所以,编排下自己生活中的各种线索
将微习惯与其产生连接,建立仪式感
把微习惯融入日常生活中
让微习惯犹如刷牙一样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
变成习以为常要做的事情
3.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微习惯给你的自然奖励就是你发现你不费力气就完成了每天的目标,虽然是这么微不足道,但这的确是给你的精神奖赏
但长久的微习惯坚持需要你明白自己坚持的价值
如韩寒所说,“为什么我们听说过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最重要是我们没有理解每个微习惯内在价值
所以很多人即使知道健康很重要,但还是不愿意付出时间去健身
因为还没有触及到他内心价值点
如果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别人的期待
或者是因为别人或社会的观点才努力改变自己
这样的习惯也无法长久坚持
4.每天直观输出我们微习惯,同时启动的微习惯数量不要超过3个
打卡如今似乎成了一种潮流
无论是app还是用日历,这种直观的记录和追踪让我们看到努力的反馈
累积的努力让我们更容易坚持和内化这个习惯
不过,微习惯本身就是应对意志力的消磨
同时启动太多微习惯,让我们的意志力又将被耗光
又将陷入原有的消极循环
所以,克制克制再克制~~
【今日打卡】
学习今日打卡主题“让三分钟热度”再飞一会
给自己定一个微习惯
往往很多时候,一个微小的行动就开启了我们生命真正的改变
试试挑战每日一个俯卧撑、或者每日背10个单词、或者每日喝3杯水、或者每日走一圈等等
让完成微习惯带来的成就感让你走的更远
【今日推荐】
书籍《微习惯》
《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原本是一个美国普普通通的宅男、大懒虫,但是他为了改变自己,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并拿自己做实验,他发现微习惯策略比他用过的一切习惯策略都有效,于是便有了这本书。从2012年开始,他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两年后,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他养成了好的读书、写作和健身的习惯,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