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昨天在某音闲逛,刷到一个河南开封的视频,主题是可惜你不是河南人,又怎会知道我们儿时吃炒馒头的快乐。
视频里一位美女制作炒馒头,从最初的切馒头,切成一片片一块块的馒头粒,接着打鸡蛋,切葱花。下锅翻炒馒头粒,倒入搅拌好的鸡蛋液,翻炒成型后,此时的馒头粒已经呈现浅黄色,隔着屏幕仿佛可以闻到香味。
最后加入青菜,踮起锅翻炒两下,一份炒馒头就出锅了,看完真是忍不住咽口水,也真是是太香。
现在条件越来越好,炒馒头已经是不常见的,00后的估计没吃过,60后的吃不着,70后的也捞不着,估计80后和90后是经常吃。
记得小时候,每家每户都自己在家烧火蒸馒头吃,每次蒸上一大锅,吃上好几天。吃到最后,留来留去,馒头都干裂了,再不然就是夏天时产质,大家实在不愿意吃。那个时候条件还不好,这种陈旧馒头也舍不得浪费。
母亲就把家人不愿意吃的陈馒头切成小块,撒上点干面,喷上少量清水,防止馒头小块被炒碎。简单用葱花、酱油炝锅,下入陈馒头小块,炒上一大盆。虽然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陈馒头瞬间就华丽转变,有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感觉。这一大盆炒馒头一上桌,很快就被人们给“抢”光了。
那时候觉得这是比正儿八经的饭菜都香,每次都能吃上一大碗。

后来家里的光景越来越好,炒馒头也不再是简单炒一炒,偶尔会打入几个家养的鸡蛋蛋,搅拌均匀了再撒上把葱花。热油一炒,这种升级版的炒馒头,蛋香浓郁、馥香怡人,每人也能吃上一大碗。
那时候家里做了饭,都是端着碗到村里最热闹的街道去吃。炒馒头是最香的,大老远就能闻到。很多人就问:“这做的什么饭?怎么这么香。”
如果在夏天,家家户户的小菜园都结满了黄瓜,随便切上一根,加入里面,更加色相味俱全,又高大上了不少。
记得小时在奶奶家时,奶奶晚上喜欢给我们炒馒头吃,简单又省事,虽然没多少鸡蛋,但是菜多油多,吃起来照样香喷喷的。我们姐妹几个都是争着抢着吃。端着碗,别提多带劲了,
只是后来,条件越来越好,家里已经很少蒸馒头吃了,一般吃多少、买多少,很少会有剩馒头的情况,想吃这美味的炒馒头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记得前几年来这里时,突发奇想地想吃炒馒头,先生立马道:“这个我擅长,小时候妈妈做的馒头都是酸的,大部分的馒头都是炒着吃掉。”
我们开始切馒头,洗青菜,切葱花,打鸡蛋,像小时候母亲一样炒馒头。起火,烧油,倒葱花,加馒头,倒入搅拌好的鸡蛋,翻炒,直到馒头焦黄发出诱人的味道。
可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这里的馒头不像老家的馒头结实,可以切的成功。倒入锅里时老是黏锅,成了馒头花一般,不是儿时那种块块状态。吃起来也许儿时的口感差了很多。
真是怀念儿时吃的炒馒头,那是真叫一个香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