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个家长不在乎孩子的分数。虽然表面上冷静面对,谁又能保证内心不是汹涌澎湃呢?如果你说你能做到心如止水,我认为这多少有些牵强附会,除了虚荣没别的。
每次孩子考完试,我的心情都很沉重,我甚至没有勇气问一声考的怎么样。只是迎合着自己的内心,面对背着书包刚刚进门的孩子,轻声的说,“考的还不错吧"?他也费力的从唇齿间挤出一个字“嗯”。一场持续三天的考试,就在我的轻描淡写中度过了。
人生就像一场接力赛。每辈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1、父辈的使命
我的父母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那是一个讲究怎样糊口的年代。许多人由于生活所迫,早早务农了;有的人当兵,参加革命,走出了一条人生之路;有的人通过工厂招工,有了一份工作。
我听父母讲,我们村出过不少老革命。有的解放后在中央办事,有的参加过抗美援朝,革命胜利后,分配到各大城市参加工作。六零年挨饿,有的人没有熬过这道坎,丢掉公职回到农村老家。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的母亲九岁时,我姥姥就去世了,从那时起就退学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我的父亲从小就被没有儿女的爷爷抱养。父亲十八岁那年,部队到镇上征兵。听说是去北京升国旗。全镇只选一名。父亲一米八的个头,由于多年参加劳动,体格健壮。父亲脱颖而出成了众人眼中的佼佼者。
可叹命运没能垂青于他,由于奶奶当时得了“水臌”,肚子肿胀的像一面鼓,所以俗称“水臌”。奶奶哭着、喊着不让父亲走。父亲就这样放弃了走向远方的梦想。
总之,我的父母由于客观生存条件的限制,最终双脚都没能迈出那片生养他们的故土。他们心中所向往的”远方“,只能通过辛勤的劳动,供养自己的子女努力学习,走向他们所梦想的远方。
2、我辈的使命
我们手持从父母手中传递的接力棒,奋力的向前奔跑。我们流过汗、流过血、迷茫过、彷徨过、挣扎过。一路上,我们被父母的爱与期望托举着。走的踉踉跄跄、跌跌撞撞。
我们经历了只差几分就能考上好大学的愿望,是怎样在现实面前被撕成了碎片。有的人甚至因为一分落榜,从此一蹶不振。
那是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教学资源匮乏,大学的招生非常有限。这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表现,是任何人都无能为力的年代。
如今国家富强了,人们许多未了的心愿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以实现。各种各样的进修、考试,眼花缭乱,只要你有一颗进取的心,完成自己的梦想已经不是梦。
如今,我们作为社会的主力军,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育好子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尤其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有损孩子健康的信息和图片满天飞,这时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于家长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3、子女的使命
虽然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更加的优越、物质更加的丰富,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层出不穷,但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听过许多有关教育的报告,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家长的陪伴。如果孩子在学习,家长最好不要看电视、玩手机,这样会打扰孩子,孩子会有一种愤愤不平的心理。他会想,“哼,让我学习,你们玩,不公平。”
我很痛心孩子上小学时,没能深刻认识到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没有以身作则的严格要求自己,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很被动。
作为家长,总认为孩子就得对自己言听计从,稍不满意就唠叨个没完。孩子正在学习,有时正赶上水烧开了,就会大声嚷嚷,让孩子去关气。顺便把水灌到暖壶里。
有时赶上自己累了,就会频繁的让孩子去帮自己倒杯水吧!去把洗衣机里的衣服凉起来......如果正赶上孩子休息,一切都没问题,毕竟孩子也要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最忌讳的就是孩子正在专心学习,家长经常的打扰,孩子的注意力真的很难集中了。
如今,孩子已经是初中生了。为了能让他考个好成绩,有时我会在他写完作业后,补充一些题给他做。我的行为让他很反感。他开始有意的拖延时间,到后来完成学校的作业都困难。
我只得放弃了自己的计划。采取了一些激励的方法,例如写完作业就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喜欢读课外书,我的态度转变后,孩子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
孩子的学习,不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我经常会为自己的行为在孩子面前辩解,说什么自己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希望自己的某些不当行为能得到子女的谅解。
父母对待子女能够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友善,相信彼此的感情一定会很 融洽。
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一定会用爱来回报他身旁的每一个人。你所期望的闪光点,也一定会在孩子的身上闪现,他会比那些高分低能的孩子在社会上更具有挑战性!
我们每一代人,首先要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这样我们的子女才能长成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