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者:时尚买手Echo
可可•香奈儿“服装来去匆匆,唯有风格永恒。服装由一些有趣的构思组成,被他人模仿和应用后再用新的创意来替代它。而风格,即便有所发展或者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但仍会被发扬继承”.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穿衣的目的,早就不只是保护、遮羞、御寒等基本需求所能涵盖的,确切地说,今天当我们谈穿衣的时候,谈的其实是“穿着打扮”、“服饰搭配”、“个人形象”等具有美学内涵的诉求。
“衣品”这个词的广泛应用,正说明大多数人都认同“穿着打扮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味”这一观点。好的“衣品”能提升个人形象,让人们在社交的时候更挥洒自如;“衣品”差的人在社交中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甚至有时候还会让他们失去一些机会。
小故事
迪金森大学的一位教授奧斯特,他曾向300多家公司寄去同一份由他假想的求职者个人简历,这些简历的文字内容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所附的照片,有的是修饰形象前拍的,有的是修饰形象后拍的。奥斯特请这些公司确定其薪水。结果,修饰形象后与修饰形象前相比,薪水要高8%~20%。这说明拥有好形象、好“衣品”有多么重要,毕竟你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事实上,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穿着打扮的重要性,只是在提到穿衣搭配的时候,他们总露出一副头疼的表情,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1、出生于新世纪(2000年)之前的中国娃们,儿时教育中关于美学、艺术类教育的欠缺是最大的遗憾。如果你出生在巴黎,鲜有人评论你不会穿着,因为那是巴黎,因为巴黎人从小在优雅的审美环境中成长。
2、长大后,快节奏的生活,让一些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忙于奔波、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穿着打扮。
3、有的人,即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去琢磨穿着打扮,但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方向,偶尔从模仿别人开始学习搭配,终难获得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不得不放弃尝试。
即便如此,人们仍普遍地认为是“我只是不会搭配而已”,并不会认为是自己 “衣品”出了问题。以下几种情形,可以请各位读者自己对号入座,看看你能在此找到有几个“座位”:
女士看这里
情景 1
你很喜欢逛街,看到喜欢的服装就买,简直控制不住自己,一通买买买后,你带着丰硕的战利品回家。但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冲动消费买的好多衣服,在平常的穿着中并没怎么用到,到换季的时候成了压箱底儿的衣服,甚至很多连连吊牌都没摘掉。
情景 2
今天有个重要的约会,出门前打开衣橱,看到里面琳琅满目挂满了衣服,你一件件试穿、一件件搭配,结果却没搭出一身让自己满意的LOOK。心里默念一句“女人的衣橱永远少一件”,以此安慰自己。
情景 3
约朋友一起逛街,主要目的是陪你买几身新衣服。结果,半天下来,朋友倒是很尽兴,各种买买买,自己这边两手空空,什么都没买到。朋友抱怨你“太挑了,刚才那身我觉得挺好看的,你却不喜欢”。你反驳说“哪有,后来我试的另外一套,我觉得很好看,你非说难看,不让我买”,等等… …
情景 4
你真的是个时尚爱好者,喜欢看时尚杂志,关注时尚博主,跟着他们学搭配。但你发现跟着杂志上模特的LOOK穿不太现实,因为那些服饰不是奢侈品牌,就是轻奢品牌,往往价格不菲。你准备退而求其次,找类似款式来搭配,结果发现大众品牌里又很难找到想要的单品。转而跟着时尚博主们穿,毕竟她们街拍LOOK里的很多衣服还是买得起的,但发现模仿并不顺利,有的LOOK博主穿着好看,到自己身上却很一般。
情景 5
今天公司有活动,要求大家打扮出席,平常并不在穿着上下功夫的你,这次的打扮很成功,大获好评的同时,还收获很多同事友好的微笑,心中那份狂喜促使你决定以后要在形象上下点功夫。回家后,你却发愁了,我该怎么做,从哪里开始?

男士看这里
情景 1
你今天穿了一身格子衬衫去见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对方开玩笑说“我猜你是程序员吧”。
情景 2
你妈冲你咆哮“别玩游戏了,出门去买几身衣服吧,别天天穿那几件运动服了”。你反驳道“穿运动怎么了,舒服!”如果你还算是个听话的好孩子,通常这句话之后,你会想“那我应该买什么衣服?”。
情景 3
哥们的婚礼,邀请你去当伴郎,你答应了。回家后翻箱倒柜,找啥?找正式一点的衣服啊。“西装,西装最合适”、“我没有西装”、“找哥们借一件吧”,多么丰富的内心活动。
情景 4
很多时候,你抗拒打扮,抗拒除了黑色、白色、灰色、蓝色以外的颜色,你觉得这样才“安全”,你就是这样,喜欢停留在穿衣的舒适区里,不愿意越雷池半步。情景 5你看到爱打扮、爱捯饬自己的同类(男性),偶尔心理会嘲笑说“娘娘腔”,但下一句又骂“还真他妈有点好看”。
在以上情形中“中枪”的人,都说自己只是不会打扮、不会搭配,但大娟姐跟你说“NO,你是没有找到自己的风格”。
是的,你,需要的是风格。
因为你没有自己的风格,逛街时,你不知道要买什么,你不知道要买哪种风格的衣服;
因为你没有自己的风格,逛街时,你盲目地购买,你买了太多不适合你风格的衣服;
因为你没有自己的风格,衣橱里,你总觉得“少一件”,如果你有了风格,你会把这种风格的搭配单品都配齐;
因为你没有自己的风格,商店里,你来回纠结不知道该不该买,如果你有自己的风格,闺蜜可以根据风格给你建议,你在买与不买之间会有判断的依据;
男士们,为什么穿件格子衬衫,别人会问你是不是程序员,虽然尴尬,但现在格子衬衫就是程序员群体的风格了。
程序员们,请换下你们的格子衬衫,你们已经把它变成了群体风格,而你的个人风格是什么,你应该努力去开发它。
你认为黑白灰就是你的风格,请问谁能在一大堆黑白灰里一眼就看出是你?你需要的是让你成为人群中亮点的个人风格。
风格是什么?
奥黛丽•赫本曾说道:“为什么要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当你找到它,你应该坚持下去。”
戏里戏外赫本的风格都是“优雅”,当然,这少不了纪梵希先生的功劳,两位名人之间长久的友谊早已成为佳话。
安娜.温图尔,她是电影《时尚女魔头》的原型,是时尚杂志《VOGUE》美国版的主编,她是真正的时尚女魔头,在时尚界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她有穿不完的奢侈品大牌,但为何她的人物识别性仍然很高。因为,从她十几岁起,便与沙宣结缘,从此留起了现在这个标志性的发型,这个风格几十年不变,陪伴她在时尚圈征战,最终成为当之无愧的“一姐”。香奈儿女士曾说“时尚易变,风格永存”,混迹时尚圈的安娜应该最是深谙此道的人。
加布里埃.香奈儿(又名:可可.香奈儿)女士,一手缔造了享誉世界的香奈儿品牌,她曾是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照亮时尚界的一颗明星。她对时尚的贡献是她开创了简洁、干练的香奈儿风格。而该风格的最佳代言人正是香奈儿女士本人:短发、珍珠项链、修身的套装、帽子,这就是香奈儿的着装风格,唯一与品牌优雅形象不太一样的是她时常夹着一支香烟,因此当有人采访她关于什么是优雅的时候,她曾说“优雅,很难说,但我不优雅”。我想,是她太自谦了吧。
另一位伟大的服装设计师,让香奈儿品牌起死回生的接班人,被誉为“时尚界的凯撒大帝”的“老佛爷”卡尔.拉格斐,其个人风格同样是几十年不变。在一段采访他的记录片中,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风格的:
墨镜:我喜欢观察别人,但我自己很容易被别人观察,于是我戴上墨镜;
厚底鞋:我喜欢穿这样的鞋,修长,后跟有一点厚;
头发:这样的发型很好打理,剪发的时候也很快。
“老佛爷”同是香奈儿、FENDI、卡尔.拉格斐等几个知名品牌的设计师,他操控着时尚,新的时尚元素源源不断地被他创造出来,而他自己的风格却几十年不变。
尊重原创,请勿非法转载,否则追究到底!喜欢这篇,欢迎转发!
本文作者:时尚买手Echo,原名李定娟,所著作品《时尚买手实战技巧》,入行于时尚买手职业在中国之启蒙阶段,历经各种类型时尚买手管理岗位,世界500强企业10余年工作经验。专注高质量时尚产业原创内容分享,广交时尚行业朋友,欢迎交流、沟通!
关注公众号ID:EchoFashionBuyer,或搜索公众号名称:买手时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