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这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这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作者: 有一个丫头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17:53 被阅读0次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这部影片有一种莫名的期待,从上映到现在,很多次计划,很多次查阅放映时间,规划安排。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总是被搁置。直到等到了今天,等到了我准备好接受它的时候。

也许上天真的有眼。

电影的播映过程中,充满了笑声,我却一直笑不出来。

回来看影评的时候,有人说唯一的泪点是娇爷在邓先生怀里哭的那段。

我却不知道,这对于我来说看,想些什么才是应该的。

在我看来,电影更多的表达了一种情怀,一种为了演绎导演想表达的情怀而配合设计的故事,所以完全不用是否符合逻辑或现实之类的言辞去评论故事本身。虽然是情怀,但也不是不接地气的,各种情怀的土壤依然是平常的生活,似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一个或几个共鸣,譬如说:

关于懂你:素昧平生,仅仅是几封书信,而且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却让写者言出衷肠,阅者如食甘饴,且洗耳恭听,感化心灵,付诸行动。真的是他懂你,还是他只是替你勾勒出了你想要的自己。

关于心疼:邓先生做的,从形式上来说,是一份倾听,是一个拥抱,不足以让娇爷觉得被疼了,恰恰是娇爷彼时的状态,让她觉得被心疼。心疼是自己的感觉,似乎也与他人无关,所以,她才可以哭的那么的让人怜惜,心疼。你需要被心疼么,还是学着自己心疼自己吧。

关于思念:漫天书写,石沉大海没有回信的日子里,是那样的让人抓狂,似乎没有过等待的人,不会理解这样一种感觉,脚下是软的,手里是空的,身体是飘的,心被掏空的感觉。思念他的回复,好似跌落地上的茶杯,久不见那声清脆的声响,让人无法安心做其他的事情;渴望他的回复,如果需要用自己的全部去做交换也可以,因为没有你,留我又有什么意义。

关于原谅:素昧平生,你欺骗了我,我原谅了你,亲生父母,你抛弃了我,我原谅了你。不原谅是原告的痛苦,不被原谅是被告的痛苦,我们都无意成为原告,我们也都无意成为被告,奈何造化弄人,无论原因是什么,但结局是确定的。而唯一的途径,除了原谅,还能有什么。

关于缘分:缘分,同音“猿粪”,人是猿变得,粪是有味的,味道不在乎香浓,只在乎对味。对不起,就好这口,谁也无能为力。

关于眼泪:眼泪,无关于他人,是自己造的,因此也只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有可能是因为别人产生的,但无疑都是与自己作用之后的产物,因此,哭与不哭,都是你自己的事。不过,哭不是万能的,有些时候,古人还是聪明的,破解危机情景,还得问老祖宗要方子,管用,前面还可以加一个字,很。

关于活着:向死而生,这么深刻的道理,通过老人来演绎,应该有其中的道理,没有经历的言语,无论怎样绚丽都是苍白无力的,而经历过的,无论怎样浅显的文字都是直逼人心肺的,爷爷和奶奶是过来人。

关于生活:生活不只有诗,也需要病有所医。生活不只是对美好的未来憧憬或奋斗,好的未来需要现在的点滴构筑,没有当下的未来,就是一座空中楼阁,如海市蜃楼。生活可以有很多,可以是和别人相同的,亦可以是不同的,但都是我们自己的。

关于漂泊:一辈子的婚姻可以没有结婚证,一辈子的婚姻却想要一块墓碑,结婚证的有效期是人生在世,墓碑的有效期是从此之后的永远,似乎爷爷更睿智。只是,爷爷先走了,奶奶却没有给他留下一块墓碑,不是不想,是不需要。形式上的东西,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关于家:片中说,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如果人没有了呢?家在我的心里。你的心,是否足够大,可以撑起一个家。如果还不能,那就努力一下吧。

还有很多------

一部作品,无所谓导演想表达什么,观众总是带着她的过往去理解。这是我的理解,请宽容它与您的不同。

从网上翻到这样一段话,有点喜欢,分享给大家。

他这样说:

对于男人而言,一生爱过几个女人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是否,有那么一个女人,无论何时何地想起,都满心欢喜,忍不住想去见她。

若有,多好!

于女人而言,青春年华曾被几个男子爱过并不值得骄傲。

骄傲的是:是否,有那么一个男子,将她放在心间一辈子,如烙印。

若有,足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这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uz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