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第五天-思维跃迁

作者: HelloCara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23:18 被阅读0次

【书籍】《金字塔原理》

【标题】 拆书笔记第五天-思维跃迁

【字数】919

① 清晰表达的背后需要艰难的脑力劳动-思考

表达不充分,主题思想不明确,总结句“缺乏思想”等问题是因为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罗列思想中找逻辑关系和思维跃迁两个方面着手。它的应用很广泛,不仅可以进行自我思维的审视,也可以在对他人文章或PPT进行点评。

② 对所有罗列的思想寻找合适的逻辑关系。

-时间顺序上逻辑是否清晰:通常在阐述行动步骤,方案时会用到时间顺序;还有一种情况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也属于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MECE原则。从空间(位置)上来阐述;如果是一件事情是有清晰的拆解步骤的,那么也可以拆解的步骤来阐述,确保步骤是齐全的。

-程度顺序:根据用户需求,理清重要程度。一般不会单独使用,要结合上述两种结构一起把握。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假如我作为一个评论员,对一篇文章或PPT进行点评时,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第一思想是否准确;思想是否罗列充分? 各个思想之间是否逻辑表达?重点是否突出?

③ 思维跃迁:总结概括,提炼“金句”(总思想)

高效沟通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传达“有思想”的内容。这个思想是需要明确的,即是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可以触发读者的疑问-怎么做呢?

这个过程需要表达者完成思维闭环,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然后提炼观点,作为“金句”。

④ 无思考,不表达

对于自己要创作一份表达,需要按照思考的逻辑,整理思路,最后完成表达。

对于已经有的素材或者呈现出来的表达进行复盘,更需要思考,将逻辑进一步完善,思维跃迁。

对于评判别人表达的内容,也可以借助金字塔思维工具,查看它的金句,查看思想是否全面,逻辑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

⑤ 感悟-作者为什么要先写表达,后写思考呢?

既然作者在封面已经明确: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那么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写思考,而是先写表达这件事情呢?

我的理解是,金字塔原理是结论先行,自上而下的一个过程。表达正好顺应了这一个过程,这块内容也相对来说好消化一点。思考这一章节非常抽象,需要大量的实例来模拟,一开始就把难题丢给观众,不但提不起读者的兴趣,还不能直接回答读者的问题:金字塔原理是什么呢? 它应用在哪些方面呢? 所以在写作时,作者进行了一定的编排。

相关文章

  • 拆书第五天-思维跃迁

    【书籍】《金字塔原理》 【标题】 拆书笔记第五天-思维跃迁 【字数】919 ① 清晰表达的背后需要艰难的脑力劳动-...

  • 跃迁拆书

    跃迁拆书 俞敏洪的推荐 该如何在这个时代,让自己从容有持续地成长? 第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先慢下来。不是不做,而是想...

  • 融入集体是个体跃迁的基础——RIA拆书《跃迁》有感

    今天我是第一次通过RIA拆书法进行学习,我拆的书是一本认知管理方面的书,就是古典老师的新书《跃迁》。 《跃迁》主要...

  • 拆书《跃迁》7

    《跃迁》——高手战略——幂律分布, 发现身边的高价值区,第60页, 原文,用数字表达就是节点具有的连接数和节点数的...

  • 拆书《跃迁》6

    《跃迁》,81页到91页。 找到自己头部的误区,一,从当前状态出发, 二,着急入场,不想优势, 三,关注不属于你的...

  • 《跃迁》拆书笔记

    原书信息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作者:古典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版次:2017年8月第1版 ISBN:978-...

  • 《跃迁》拆书5

    继续《跃迁》拆书 在书中第122页和123页提到了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

  • 拆书《跃迁》4

    继续《跃迁》拆书 在书中第122页和123页提到了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

  • 拆书《跃迁》2

    继续拆《跃迁》 I,俞敏洪在《用自己的步伐丈量这个时代》的推荐序中,还提到在信息超级发达的今天,要懂得时代的势,借...

  • 《跃迁》拆书3

    《跃迁》第二章高手战略 I.爱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在这一章里,古典列举了新东方名师的崛起路径,一群能力相近,价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第五天-思维跃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bf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