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没有被录取。”父亲一脸平静地说。
“不可能。”我微笑道,有点羞涩,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
“孩子,你被军校录取啦!”一旁的姥爷早憋不住了。
父亲从背后拿出一个ESM快递,演不下去地笑着递给我。
我倒是很平静,无法形容当时什么心情,看着信封上写着“西安空军工程学院”字样,鲜红的五角星格外显眼,我知道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到来了。
这也是我爹迄今为止,跟我开的第一个且唯一的玩笑。
“快去买喜糖去。”妈妈在一旁给我爹下任务。
爹笑着挤出门去,一如继往地听我妈使唤。
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念了一遍里面的内容给姥爷听,要求9月1日到校,离去学校报道只有20天。
当时内心的欢喜无法形容,只知道一身轻松,从内至外的轻松,大体上感觉以后不用太辛苦了。
或许学习不用太辛苦,工作不用太辛苦,十年寒窗,只为人生先迈出第一步。
能考上军校,七分努力,三分运气,我甚至没有把努力的成份提到八分,不是我努力不够,只是我觉得我运气实在太好了。
我选的专业当时全省只招2人,这里的PK压力可想而知。
整个报考过程也是非常戏剧化。
之前,压根不知道有提前录取这回事,报着赌一赌的心情,没想到,事竟成。
北方的夏天异常炎热,我爹被太阳晒得全身黑黝黝的,但是正是中年的顶壮时期。
爹从外面超市里买了一袋糖,一进家属院门,逢人就发糖。
这院里住的都是相互熟识的职工。
我小学三年级就从农村来到县城姥姥家上学,姥爷在物资局上班,整个物资局家属院都是他的同事,不多长时间,整个院里的人都知道,他外甥考上军校了。
姥爷有六个孩子,没有一个上大学的,我也算是给姥爷长面子了。
“老赵外甥考上军校了,上学不交钱,还分工作。”
“以后就是军官了,这孩子真争气。”
姥爷的邻居纷纷议论着。
这着实让我牛气了一把。
然而这一切又来得这么突然,因为高考后,在家实在没什么事情,趁机出去玩一玩,我便去了高中同学家里住了好几天。
在外的这几天,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大家相互之间也没有想着以后去什么地方,考什么大学,一切都是未知数,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除了学习,真的没有太多的规划,家长也没有什么可引导的。
90年代,农村孩子靠高考改变命运,到现在,这一铁律仍没变化,一直是很多底层人突破自身的一个公平途径。
录取通知书来了,接下来,短短的二十多天,就要跟着父亲回农村老家。这当然是最大的喜事,比起结婚、生孩子还要喜庆,在我印象中,包括周围附近的村子里都没有庆祝考大学的,也很长时间没出大学生了。
我爹妈开始张罗着如何在老家庆祝一下,和姥姥、姥爷商量着买什么菜,请什么人,要大摆宴习、放电影,好好庆祝一下。
妈妈一下子也精神许多。
那时还没有通公交车,为了我的学习,妈妈每周末都骑自行车来看我,每次来,从农村到县城,来回要一百多公里。
来到后,喘口气,就开始缝缝洗洗,也帮姥姥做一些其它家务,三十多岁,却很瘦弱,胃不好,精神状态也不好。
结果一听到我考上了军校,妈妈整个人精神焕发,那时我才明白什么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拿着录取通知书,西安,这个遥远的城市,对于我一个连市级城市都没去过的农村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梦幻。
我知道,我的第一个梦想实现了:
跳农门,出省,去更远的地方。
轻松,轻松,彻底地轻松,走,先回老家庆祝去!
大家好,我是军范律政,值此八一节日之际,开启我的军旅生涯系列故事,祝军人、军转、军属、军迷们节日快乐。
军营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军校是一段特殊的历练。近十多年的军旅体验是终生的财富。
其间诸多难忘经历现在想来都是阳光灿烂的精彩故事,本想以后再详加整理,难得“八一”之情溢于言表,按捺不住,拙笔向友友们一一讲述,将从军校篇、连队篇、机关篇呈现,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