湉湉这两天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就因为奶奶说过大年三十就是“寡妇年”。

要说也是,33岁的大姑娘,好不容易谈了个男朋友,原定2021年5月1日就结婚啦,可奶奶却说不行。
看来传统文化不仅有阳春白雪,也有奇谈怪论。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今年是个“寡妇年”。
我记得爷爷奶奶他们那一代人,常常把寡妇年,又称之为“滑头年”。
其实有民俗专家早就著书立说,并且再三强调,所谓“寡妇年”不宜结婚的说法就是一出闹剧。
它不仅荒唐,而且也没有科学依据。眼下社会上流传的“寡妇年”,是指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
“寡妇年”只是农历与阳历的巧合,有无立春只是不同历法的时间差造成的,根本不可能影响四季轮回,更不可能波及个人生活。

封建迷信就是迷信,有多少人去在意和当真呢。就如同今年没有“立春”一样,有区别吗?
我翻阅了一下有关资料,在我国南方人们把农历乙酉年没有“立春”叫“盲年”,北方则叫“寡妇年”。
据说在古代,人们十分崇拜和迷信阴阳。大家把阳比做是天,是男人;阴代表着地,是女人。
一年四季要阴阳相配,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
于是我们把人分别为少男、老父、少女、老母。春天来了,阴阳平衡,就好比男女的和谐,正是生育的好季节。
没有立春,就等于没有阳气来临。如果我们把没有阴阳调合引伸为“至阴”再夸张一点,还可以把它上升为“寡妇年”。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民俗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彭金山先生曾经说:正因为人们对某些现象以及事件无法客观、合理、科学的解释清楚的时候,“寡妇年”才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传播。
事实上,它之所以形成一种心理认同,这完全是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分不开的。
湉湉能不能结婚,完全是岀于男女双方的考虑。可以说跟“寡妇年”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所谓“寡妇年”既不可能影响四季轮回,更不可能波及个人生活。
“寡妇年”它是自然规律的必然反映,对人对事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与吉凶无关,更不可能影响到婚姻的幸福与否。

年青人结婚时,选择良辰吉日,本来就是一种信仰和愿望的反映,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因为一句流传而毁了自己的幸福,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