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感贾平凹的《废都》

有感贾平凹的《废都》

作者: 木樨花远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11:53 被阅读0次

       读中学时,就听语文老师介绍过贾平凹与《废都》,仅仅是极为粗浅的印象,或者说就是个名字而已。当时甚为好奇,为什么凹不读āo,而读作娃(wā),于是乎,依稀就记得老师也顺带提过他的小说《废都》,但多年来却一直不曾看过。

       闲来无事,睡觉、看电视剧、看小说,任性地觉得就这样很美好,简单得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我麻痹、忘记与救赎。

       翻到《废都》第一章,居然有种久违的惊艳和惊诧,小说开篇就如同《红楼梦》般将人带入一种似真似幻的太虚境界。引入西京城的两桩异事,一是四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庄之蝶与好友孟云房在杨贵妃墓地抓了一把土而育出四枝奇花,但后来却都被他们用开水浇死,这应验了智祥大师当时的谶言;二是西京城的天上出现了四个白晃晃的太阳,很久不散。这一开头看似极其荒诞,但当将小说通读一遍后,心中便已了然,原来小说借这些荒诞的事件来揭示书中人物的命运,开篇以隐喻的方式埋下伏笔,中间尽力铺陈,最后却以一种悲凉的氛围与颓废的情绪收尾,西京城四大名人与他们颓废荒唐的生活,悲剧的命运,便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这群西京城的社会精英,他们虽然代表着西京最先进的精神文明,但却非社会的积极精神因素,他们似乎就是是西京城中社会精英精神面貌的缩影,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不到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斗志昂扬,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看到的就一个“废”字,道德的沦丧、人性的贪欲与病态,整个西京被一个大大的“废”字所笼罩,西安这个六朝古都,自古繁华地,承载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厚土,真的就让人感觉到了它的没落与衰亡。整篇小说读后让人有种沉郁的情绪与颓的疼痛,这或许就是作者所要传递出来的一种情绪。

        庄之蝶,龚靖元、阮知非、汪希眠,西京城中鼎鼎大名的四大文化名人,每人生财皆自有其道,小说的主人翁即是四大名人之首的庄之蝶。他是小说中极为矛盾病态的一个人物,他喜欢听哀乐与埙的声音,他喝牛奶是直接趴在奶牛的胯下用嘴吮吸乳房,他贪恋女色,又似乎与每个女人的交往都是认真的,他与唐婉儿、柳月、阿灿这些女人在一起,他觉得他似乎又活过来了,与她们的性爱让他有了创作的灵感,但他却未能写出好的作品来,而随着与初恋景雪荫的一场官司失败、与牛月清离婚、情妇唐婉儿被丈夫抓回家备受虐待,他身边人一个个都走的走了,死的死了,都一一地离开了他,他也传出再也写不出东西来了,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后,这位名人变得沉默寡言、邋里邋遢、疯疯癫癫,最后选择了逃离这座城市,但却在去往南方的火车站里死去了,他逃离不了这座让人颓废、窒息的城市,他死在火车站,他死在逃离的路上,这个城市彻底地将他废了,掩埋了。 

        作者一面借庄之蝶及其生活的文化圈子中文化名人们颓废堕落的生活现状来表现现实中人们精神家园的丧失,颓废的精神状态;一方面又让人感受到人物的矛盾、痛苦、不断抗争的内心世界,因为物质生活的富有而物欲横流、因道德沦丧的恣睢,同时又不断地为自己寻求精神的宽慰与依托,寻求缺失的精神家园。庄之蝶喜欢听上古乐器埙的声音和喜欢听哀乐,这实际上就是他内心的痛苦挣扎与救赎,作者借他喜欢听哀乐来反映社会精英阶层精神世界的衰亡,他与唐婉儿的爱又多表现在对她肉体的痴迷,他将她的肉体当作无忧堂,他借文化的名义通过市长秘书要了一套用来搞文化沙龙的房子,实际乃是他与唐婉儿的无忧堂,他觉得人生无缺而憾,他力求缺,他将他们临时筑起的爱巢命名为“求缺屋”;文化名人间聚会往往谈的也不是文化,而是麻将、吃喝、名利、女人,庄之蝶为了能与唐婉儿欢愉,他买了鸽子传信,并将发现秘密的柳月也一同办了,即使有不同的女人崇拜他,用肉体给予他创作的灵感,但他仍然觉得空虚,他仍然找不到创作的灵感,他仍然喜欢听哀乐与埙声,这不就是个“废”字吗?站在西京文化金字塔的人物精神上的颓废。

        唐婉儿是这部小说中一位重要的女性,她风情万种,被男人们视为尤物,因瞧不起丈夫的粗俗,她抛弃家庭与周敏私奔到西京,她喜欢上了庄之蝶,虽然这个男人并不是她心目中理想的男人,但他的名气能满足她的虚荣心,她为了周敏,义无反顾地抛弃了儿子,而在孩子生日时却因思念而痛哭,她最终被他的丈夫绑架回去并遭受到了非人的虐待,这不是如同杨贵妃般美丽的花儿吗?不也被玩于股掌而香消玉殒了吗?即使偷得一时绚烂,但以被摧残的命运告终。她也是被彻底地“废”了!

        小说中出现了两位智者:哲学牛和收破烂的老头儿。牛啃了一肚子草,也卧下来反刍,一反刍竟有了人的思想与意识,它思索人与兽物生存状态,反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作者借牛之思想揭露着社会的黑暗与丑陋;牛的故乡在终南山,终南山历来是道家圣地,隐士所在,并无俗世的干扰,然而牛随着刘嫂来到了西京城,牛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变得深邃而深谙世道,后来牛因长了牛黄而死,牛是见了庄之蝶最后一面后而死的,牛其实就是快要死掉的庄之蝶,他们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牛病了,挤不出奶来了,被他的主人杀掉,庄之蝶何尝不是这样,他身心皆病,他写不出作品,这位市长曾经的红人,为统治者做嫁衣的文化名人,因再也写不出东西来,市长却远远地看见他而摇头离去,这不也是一头被主人抛弃杀掉的牛吗?老头是一位失败的上访户,他擅长编谣儿,他的谣儿荒诞而具预言性,他是社会的最底层。牛与老头儿其实就是小说的两条暗线,是为揭露与批判社会现实服务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鞭挞。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好的文章,囫囵囵是一脉山,山不需要雕琢,也不需要机巧地在这儿让长一株白桦,那儿又该栽一株兰草的。其实好的作品就是自然天成而去雕琢!因取材于现实,才能顺理成章!

       《废都》不愧为一部奇书,虽因其有大量性爱描写备受争议,被禁16年,但它深刻的思想性与批判性难掩文学作品所散发的光辉,小说中在现代文明的大漩涡中,人人精神错乱错位,人性一面自我放逐,一面又不断地寻求救赎,这或许就是作者对文化圈中人物的一种认知。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侵蚀,精神家园的腐化与沦丧,这是一位有社会担当的作家不愿看到的,他充满着对传统文明断裂的隐忧。因此贾平凹在后记中提到:写完这部作品是完成了一桩夙命,是让他记住了无法向人说清的苦难,而这部书又是在苦难中唯一能安定他破碎灵魂的书。作者让这部书及书中的角色承载了他所有的苦难与希冀。这部书也的确不愧为经得起检验与考验的奇书、伟作!

如果一部《废都》能够让人性觉醒,即使有着枯燥、禁锢、不被理解与认知的烦恼与痛苦,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会慢慢苏醒的,并变废为宝,那么作者的苦心孤诣也就是有价值的存在!


相关文章

  • 有感贾平凹的《废都》

    读中学时,就听语文老师介绍过贾平凹与《废都》,仅仅是极为粗浅的印象,或者说就是个名字而已。当时甚为好奇,为什...

  • 《废都》读后感

    #废都贾平凹# 依旧不知如何开始,但还是想写一些东西 最近阅读了贾平凹先生的《废都》​,仿佛置身于西京城........

  • 读贾平凹《废都》有感

    一千九百八十年间,西京城的上空出现了四个太阳,这里即将上演一种荒诞而艺术的生活,一个作家、一个画家、一个书法家...

  • 读贾平凹《废都》有感

    《废都》是贾平凹先生一部长篇小说,听说这部小说获得了矛盾文学奖。网络上又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索性我也抽空看了下...

  • 读贾平凹《废都》有感

    《废都》是贾平凹先生一部长篇小说,听说这部小说获得了矛盾文学奖。网络上又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索性我也抽空看了下...

  • 《废都》贾平凹

    近40万字,各种工作和俗务,前后费了差不多10天看完了,好像是我看的第一本不是从正面弘扬真善美的小说。 ...

  • 《废都》贾平凹

    一、名人解读 1、季羡林:“《废都》20年后将大放光芒。” 2、马原:“《废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里空前地把当代知识...

  • 《废都》——贾平凹

    第10章 >> 人啊人,之所以战胜了牛,是人有了忘义之心和制造了鞭子。 第23章 >> 牛的反刍是一种思索,这思索...

  • 贾平凹《废都》·吕伟涛绘本展

    贾平凹《废都》 吕伟涛绘本展 水墨纸本 尺寸136cmX68cm 贾平凹《废都》 吕伟涛绘本展 水墨纸本 尺寸13...

  • 《废都》废在哪里

    读中国文学不能不读贾平凹的作品,读贾平凹的作品不能不读《废都》。 提到《废都》,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本“黄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感贾平凹的《废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dk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