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川北医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唐诗宋词
杜甫:永远爱国 永远热泪盈眶

杜甫:永远爱国 永远热泪盈眶

作者: 楚桥读唐诗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7:01 被阅读16847次

『  文 / 楚桥  』                                 

- 1 -   

公元810年,对于监察御史元稹来说,是特别悲催的一年。

先是妻子去世,后又与太监对撕,一不留神,就被贬为了江陵参军。

由京官变成小吏,自然郁闷之极。到任后,元稹疏于政务,整天埋头创作“新乐府”。

这天傍晚,正在练笔的元稹,突然听到了敲门声。

门外是个青年,一身风尘,满脸疲倦。

青年朝元稹拱了拱手:“在下杜嗣业,诗人杜甫之孙……”

元稹一愣:“杜甫?好像……听说过,有这么个人。

杜嗣业继续介绍:“祖父酷爱诗文,潦倒一生。身后所留,仅诗千首。仙去四十余年,至今尚未安葬。”

说到此处,已泣不成声:“小可沿途乞讨,欲将祖父遗骨迁回故里。路经此地,特向元大人讨篇墓志铭。贸然打扰,还望见谅。”

深深鞠了一躬后,杜嗣业便将祖父的诗集交给了元稹。

听闻杜甫是个落魄文人,元稹连忙答应:“你且歇息,我自当尽力。”

杜嗣业连声道谢,跟着下人离去。

“这年头,文人真特么不值钱啊!”像是在感叹杜甫,又像是在说自己,元稹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翻开诗集看将起来。

这一看,却像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元稹时而拍案,时而扼腕,一整夜都在赞叹、赞叹和赞叹。

他惊讶地发现,杜甫的诗歌造诣,不仅甩了同期诗人好几条街,最关键的是,其“安史之乱”后的作品,更是将现实主义发挥到了极致,这与自己和白居易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的宗旨,竟出奇的一致。

合上诗集,元稹便拍了几首杜诗,更新了朋友圈,@白居易、李绅和刘禹锡:看,这才是我们的大旗!

然后,蘸墨铺纸,写下《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对杜甫的诗歌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评价: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 2 -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

杜家“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历代祖先中,最让杜甫引以为傲的,是文武双全的远祖杜预,还有位列“文章四友”的祖父——杜审言。

这个杜审言,比才气更有名的,是他的傲气。

他曾当众宣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意思是,他的文章超过屈原、宋玉,书法胜过王羲之。

好吧,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杜审言进士及第后,第一次写完公文交给上司审核,就对身边的朋友说:“苏大人见识了我的文采必会羞愧而死。”

要知道这位苏大人也是“文章四友”之一,九岁能文,颇有才名,一首《正月十五夜》,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就好比一个职场菜鸟,刚交了一份项目报告,就发个朋友圈,说老总一定会升他当主管,顺便还@了公司全体人员,简直狂妄到了极点。

据说杜审言临终前,同时代的大文豪宋之问等人前去探望。

杜审言睁大眼睛将他们看了个遍,叹息道:“有句话必须对你们说,否则我死不瞑目”。

大家以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都在洗耳恭听。

杜审言继续:“因为我的存在,大唐文坛一直没有你们的立足之地。现在我快要死了,你们总算熬出头了。”

弄得在场诸人瞠目结舌,哭笑不得。

- 3 -

身处“开元盛世”,又生在一个好家庭,杜甫虽然有点小顽皮,上树,爬墙,摘枣,偷梨: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百忧集行》

但他的骨子里,却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息,自信,从容,多才多艺:

七岁时,即作《咏凤凰》,语惊四座。

善书法,通音律,小小年纪,便与岐王李范、大臣崔涤、宫廷音乐家李龟年等一众名流,交往甚密。

洛阳有个诗人叫王翰,就是写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那位,高中进士后,曾借着酒劲,给当朝的诗人逐一排名,得出了“王翰位列第一”的结论,引发文艺界的一致封杀和共同抵制,其狂妄程度可想而知。

就是这样一个牛人,在看过少年杜甫的诗歌后,居然竖起了大拇指,频频找其论诗,甚至专门搬到杜家附近,成了杜甫的近邻。

作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小杜经常会被坊间的大婶追问:“你这么有才,妈妈每天要陪你做多久的作业啊?”

杜甫只是淡淡一笑:“开什么玩笑,我靠的是天赋,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

果真系出名门,说话这么牛气,一听就是杜审言的嫡孙。

眼前没有苟且,自可追求诗与远方。

公元731年,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

期间,他还回到洛阳,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有及第。

但年轻气盛的杜甫,并不在意,总认为来日方长,迟早会光芒万丈。

拍一拍身上的尘土,杜甫接着上路,前往齐赵,继续逍遥游。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壮游》

来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时光……”,快乐的杜甫,边走边唱,除了写下山水名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他还结交了太白诗仙: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对于这位李白,杜甫甚是崇拜。分开多年后,杜甫一直有诗相赠。

作为回应,李白却只写了一首《赠汪伦》,这让杜甫的粉丝,一直愤愤不平。

- 4 -

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

接到这一消息,杜甫的内心是喜悦的。

已过而立之年,诗名虽盛,阅历渐深,但未有功名,终归无法安身立命。

没想到,考试的结果一出来,杜甫的内心却是崩溃的。

主考官是宰相李林甫,此人位高权重,却从不考虑江山社稷,只为三件事操碎了心:有没有人比我更有才,有才的人会不会进朝廷,进了朝廷会不会碾压我的前程。

于是,便趁着主考之机,搞了一件极为荒唐之事。

当年,李世民站在城楼上,看着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心里十分得意,对身边大臣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言下之意,世间英贤,皆为我所用,朕的江山,谁都撼不动。

在他的推动下,所有的读书人,为了金榜题名,都不惜奋斗终生,后人感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这次考试结束,李林甫却向皇帝报告“野无遗贤”,意思是吾皇比太宗更英明,民间再也没有被遗漏的人才。

当时的唐玄宗,正和杨玉环爱得死去活来,没时间细问此事,竟也相信了老李的奇葩说。

就这样,那一年的科举考试,举国上下,无一人被录用,真特么滑天下之大稽。

再次落第,杜甫倍受打击,无颜再回故里,只得流落长安街头,频频出入权贵之门,想通过行卷干谒,来谋个一官半职,却处处碰壁,不能如意。

有时候,杜甫也想一走了之,学着李白的样子,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写神仙诗。

但想起自己显赫的家世,还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鸿鹄之志,便心有不甘,一直滞留长安: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公元751年的正月,玄宗皇帝连续举办了三次盛典: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

杜甫赶忙蹭上这个热点,一口气写下三篇《大礼赋》,收获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玄宗读后,甚是满意,专门给杜甫一个机会,让宰相考量他的学问。

然后,杜甫就满心欢喜地等待分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于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朝廷与皇上,杜甫依然心存幻想,做了多篇诗赋,四处行卷,仍是一无所获。

此时的杜甫,已年届不惑,贫病交加,饥寒交迫,“寒热百日相交战”“敝衣何啻联百结”,但赤子之心,依旧火热。

“开元盛世”后的李隆基,开始陶醉于自己的政绩,变得膨胀、贪功且好战。一时间,大唐边境烽烟四起,战火不熄,繁重的兵役,让许多家庭破碎支离。

自顾不暇的杜甫,对此唏嘘不已: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兵车行》

加之杨氏兄妹把持朝政,骄纵荒淫,百姓敢怒不敢言。这一切,都被杜甫写进了诗歌里:

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丽人行》

公元755年,四十三岁的杜甫,终于迎来了第一份正式工作——河西县尉。

这是一个非常卑俗的职位,品阶低下,日常不是“拜迎长官”,就是“鞭挞黎庶”,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杜甫同志,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这份差事,改任左卫率府胄曹参军。

名门之后,竟成了一个兵械仓库的看门老头,迫于生计的杜甫,只得戏作诗句,权当诉苦:

不做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官定后戏作》

- 5 -

上任前,杜甫决定去趟奉先,探望妻儿。

星夜兼程,一路风尘,杜甫尚未进门,就听见妻子嚎啕大哭的声音,他那不满周岁的幼子,竟被活活饿死。

作为一个官N代,杜甫不用服兵役,也不用交租纳税,生活尚且如此艰辛,普通的黎民百姓,该是何等的绝望与死心。

再看看沿路的大小官邸,却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想到这里,杜甫拍案而起,写就了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将所忧所感,所闻所见,一一录入字里行间: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

河北被占,洛阳失守,长安沦陷,唐玄宗带着杨玉环,仓皇逃窜。

正在鄜州(陕西富县)羌村避难的杜甫,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便前去投奔。

半路上,杜甫被叛军抓住,押往长安。所幸官职低,名气小,并没有被关押。

就这样,战火纷飞中,杜甫又一次滞留长安,进退不能,出入不得,每天都眼睁睁地看着安禄山的部队,在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刀光剑影中,杜甫逃出长安城,九死一生,终于赶到凤翔,见到了登基不久的新皇。

唐肃宗见其衣不蔽体,满身伤痕,着实感动得不轻,遂任命其为左拾遗。

专司讽谏的拾遗,遇上忧国忧民的杜甫,不用掐指,也能算到结局。

很快,杜甫便因为仗义执言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探亲。

当跋涉千里的杜甫,回到羌村,推开家门,妻子和孩子们都在原地发愣,半晌没有反应。

兵荒马乱、音信隔绝的年月,还能见到杜甫活着回来,一家人悲喜交集,相拥而泣。

闻讯而来邻居,也挤满了墙头,无不感慨叹息。

夜里,夫妻俩相对而坐,恍若梦里: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羌村》

从羌村返回后不久,杜甫就被唐肃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谪迁途中,满目疮痍,年近五旬的杜甫心痛不已,写下著名的《三吏》和《三别》后,便辞去官职,几经辗转,避难成都。

- 6 -

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杜甫于浣花溪畔,建起了—座草堂,总算有了安身之所。

生活自然十分清苦,全靠素菜草果度日。至于草堂,遇上大雨,则无法居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身在川蜀的杜甫,仍是一如既往地忧国忧民,自己住在棚户区不算甚,天下苍生最要紧。

当听说朝廷收复河南河北之时,屋不遮身、食不果腹的杜甫,竟然比摇到了安居房还要高兴: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好在邻居都非常敬重这位老人,经常送来慰问品。

有送红樱桃的,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也有送时令瓜果的,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

这样的生活,杜甫很是知足,每次收到馈赠,他都要写诗庆祝,顺便致谢。

闲来无事,他也会带上妻子儿女,泛舟,下棋,品品茶,榨榨甘蔗汁,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一时兴起,还会逛逛蜀地的名胜风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这应该是杜甫中年以后,最稳定的一段生活,心情自是不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甚至,偶尔还会在家中“大宴宾客”。

没有什么可口饭菜,杜甫便费了好大的劲,从河里捞上一条鱼,亲自下厨烹饪。

开膛蒸熟后,又借来甜面酱炒熟,加入葱、姜和汤汁,用面粉勾芡,趁热浇在鱼身上,最后再撒上香菜。

客人们都觉得异常美味,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杜甫很是得意:“我的原创,尚未取名呢。”

大家纷纷出主意,浣溪鱼、草堂鱼、杜甫鱼、纯天然无污染深河有机生态野生鱼……

杜甫摇头:“我历来仰慕陶渊明,这鱼背覆有五颜六色的丝,很像柳叶,就叫五柳鱼吧!”

由此,五柳鱼便成了川蜀的一道名菜,流传至今。

- 7 -

但是好景不长,严武病逝,杜甫只得离开成都,漂泊至夔州(奉节)。年老体衰,无依无靠,他的生活相当窘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公元768年,思乡心切的杜甫,决定乘船出川,一路上缺衣少食不说,还经常遇到兵匪作乱,几度改变航线,硬是在船上整整漂泊了三年。

770年,杜甫遇见李龟年,写下了名作《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一年,也是杜甫凋谢之年。

四月,杜甫前往郴州投靠远亲,途径耒阳,遇水被困,十几天没有填饱肚子。

当地县令久仰杜甫盛名,便亲自驾船,前往救援,并设宴款待。没想到,这竟成了杜甫生前最后的一顿饱餐。

是年冬天,杜甫在岳阳附近的一条破船上逝世,终年五十九岁。

即便是在人生中的最后两年,杜甫仍然笔耕不辍,留下了多篇经典: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

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

- 8 -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有唐以来,文人墨客,灿若星河,能当得起“伟大”二字的,并不多。

杜甫诗艺精湛,语言精炼,格律严谨,沉郁顿挫且兼备多种风格:

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

——秦观

“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杜甫笃信儒学,终其一生,不论“达”与“穷”,均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家国情怀,感人至深:

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苏轼

虽自嘲“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但杜甫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到了明代,终尊其为“诗圣”。

杜诗内容丰富,时代感强,政治倾向鲜明,真实而精准地反映了李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又被称为“诗史”:

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孟棨

这便是杜甫,名不朽,诗千古: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如需转载,请联系简书版权经理sherry时芽

更多精彩故事,请点击:

唐朝那些诗人·目录(连载更新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206546273f7f:作者大才,超级佩服:+1:
  • 206546273f7f:考《全唐诗》,李白共有三首赠杜甫的诗,分别为《鲁郡东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戏赠杜甫》。末一首《全唐诗》题为李白在长安赠杜甫。
    206546273f7f:@楚桥读唐诗 :clap::+1:💐
    楚桥读唐诗:@晶岩晶晶 谢谢指正,这是初稿,已经改过来了,这几首诗在李白一文里都写到了
  • 13f88ea0eca2:最钦佩的诗人
  • 井底女蛙:想问问楚桥同志芳龄几何?让我永远激动永远热泪盈眶
  • 叶紫檀:特意看过杜甫草堂
  • 九命神狸:感觉杜甫比李白活的累:persevere:
  • 北辰恒星:最怕写名人小传的东西了,太累了。给你点赞!写得很有条理,感情深入,看出来花了许多心思。
    楚桥读唐诗:@北辰恒星 谢谢支持[抱拳]
  • 明朗__:这就是推行以儒治国的结果 ,凡事讲究“君 亲 师,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理想是不错 但是那是以圣人的标准为参考,皇帝 大臣 都在荒淫无度,一个连都吃不饱的人却在荒野之外替庙堂思忧 我要是碰见杜普 直接扔他一本《黑厚学》 读读。
  • 伟几声:好野。
    过年时回去,打算读几首杜甫的诗,到现在也没读完。
    而你写了那么多。
    伟几声:@楚桥读唐诗 打算读的那几首没读完呢。请问你写这样一篇文章多长时间?
    楚桥读唐诗:@伟几声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歌可不少啊
  • 渔U:杜甫的忧国忧民,宏图伟志在您笔下显得些许幼稚了
  • 81ede2969977:名副其实
  • 73ae1cb7a792:感人肺腑,至真至诚
  • 5a03941b2abf:可怜的杜甫 只怪生不逢时
  • 熊叔是一条憨子牛牛:楚楚,俺就是巩县人,今河南省巩义市,有杜甫草堂..:heart_eyes::heart_eyes:
    乌鸦吃蛋糕:@熊叔是一条憨子牛牛 嗯嗯 难得
  • 道一虚白:诗人我最喜欢杜甫,其次是王维。
  • 海心萌:这么说杜甫是吃撑了撑死的?
  • ca98af1af7f3:临走还留下杜甫草堂给成都人民创收。
  • 小w胖胖:看得津津有味,文笔幽默,引人入胜👍👍
    楚桥读唐诗:@小w胖胖 谢谢肯定[抱拳]
  • 名称儿:挺好的,但是更新朋友圈是什么鬼😂
    楚桥读唐诗:@被带坏 哈哈,娱乐一下
  • 919921bc8a5d:对于杜先生只有敬佩
    楚桥读唐诗:@不吐不快乐司机 是的,不简单
  • 展我一天星:李杜的成就和高度用杜甫的一句诗可以形容:“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 小妙鹿:感觉写作不能太接地气,会让人怀疑事件的真假性!😬
  • 楠木木_bf38:在诗里读完一生
  • 曾老爷子:为杜甫疯狂打call
  • 4d391797594d:吃着地沟油,操着中南海的心,
    说的就是杜甫!
  • 3df332d94a1c:厉害了作者
  • 数数扁桃: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为诗圣,也只有这样的诗歌才能流传千古。
  • 落笔凡尘:这国爱的有些惨淡
  • 无夜星辰:爱国 .诗人.老杜
  • b333eb977b56:喜欢 谢谢分享
  • f10ad4f93823:诗圣杜甫,文人作者😊
  • 行走的老猫:太好了
  • 合小沫:学习了,好多经典诗句:+1::+1::+1:
  • 何丽娟_8c58:我只注意到后面一段,到郴州投靠远亲。我是郴州人,可惜郴州没有等到这位伟大的诗人。
  • 断鹂: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古人感慨事,
    今人涕泗流!
    老杜属于典型的“死而不亡者寿”!
    曰尽诗间事,
    心里有鸿儒。
    作者棒棒哒:+1::+1::+1:
    楚桥读唐诗:@断鹂 过奖了[抱拳]
  • 0803e24f282a:杜甫真是没有为自己活过,总能想到周恩来总理
    楚桥读唐诗:@绝颜 都是忧国忧民
  • 范会会会会会会:之前总是背杜甫很爱国,今天才真真切切知道他爱国不易和艰辛,虽然我是英语专业的,但古诗依然会心中留
    楚桥读唐诗:@范会会会会会会 杜甫的一生,着实不易
  • db620350642f:读完君之大作,对“愤懑”一词有了更深得理解!
    楚桥读唐诗:@阿呆啊阿呆123 我也涨姿势了
  • f7beef73cd9b:新人报到
    楚桥读唐诗:@老铁牛 欢迎常来!
  • 4dc075bfb259:看到有人称你桥哥,我才怀疑你到底是女子还是男儿?
    楚桥读唐诗:@哦里哈舞 喊我桥哥了,肯定不是女子:smile:
    4dc075bfb259:@楚桥读唐诗 你这哈哈哈哈?是个什么意思
    楚桥读唐诗:@哦里哈舞 哈哈哈哈哈
  • 82911c1879c0:如此不堪的时局仍不忘初心,如此境遇一心报国,伟大二字当之无愧
    楚桥读唐诗:@爱打盹的人不爱睡觉 是的,永远的忧国忧民
  • nini暖阳:一直一直很喜欢杜甫,为他叹息、为他不值、为他惋惜,每次想到:冬,卒于舟中。就觉得心里很难过,诗圣,无论自己如何凄惨,从来都是带给人温暖。:sob::sob::sob:如果有真的可以穿越,我一定要去看看他。
    楚桥读唐诗:@nini暖阳 诗圣绝不是徒有虚名啊
  • 96f1a3531ecc:自古诗言志,从杜甫每个时期诗作,即可窥见诗人这一生的遭际,喜欢杜甫,更喜欢这篇文章👍👍
    楚桥读唐诗:@知你懂我 谢谢肯定[抱拳]
  • 周长安:精妙绝伦
    楚桥读唐诗:@蜗牛写字 [抱拳]
  • 西门千雪:写的好,从来没有这么透彻了解杜甫的一生
    楚桥读唐诗:@冯冯_c1c8 谢谢肯定!
  • 唐朝李白:喜欢
    楚桥读唐诗:@唐朝李白 :smile::smile:
  • Obsession_29d0:他应该是达要接济天下,穷也要接济天下。这个白居易有所不同
    楚桥读唐诗:@Obsession_29d0 是的,老杜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
  • 071ef5848630:当年上学的时候,在一众喜欢潇洒的李白、苏轼的同学中,就喜欢苦难沉重的杜甫。:smile::smile:
    楚桥读唐诗:@小路猎人 他是个伟大的诗人……
  • wbs仙:有个问题,赠汪伦不是李白写给杜甫的吧🤔
    楚桥读唐诗:@wbs仙 当然不是呢:smile::smile:
  • 骑鲸的女巫:读杜甫的诗,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
    楚桥读唐诗:@艾今 所以,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smile::smile:
  • 粉凉:李白《赠汪伦》是写给杜甫的?
    楚桥读唐诗:@岁的期望 关于李白杜甫《赠汪伦》,这是网上的一个段子:smile::smile:
    粉凉: @岁的期望 所以那段有点表意不明啊
    楚桥读唐诗:@岁的期望 当然不是写给杜甫的,所以杜甫的粉丝才会有意见啊:smile::smile:
  • VRiddle:当年学诗的时候似懂非懂,不以为然。今天读到背后的故事才真切感受到那沉甸甸的份量。很美,很震撼,很动人。
    楚桥读唐诗:@VRiddle 哈哈,在故事里读诗,可能要轻松一点
  • f9a3c52f465e:花了好长时间,终于认真读完,非常好的囊括了杜甫的一生和他人对他的评价,穿插他的诗集,再加上自己的感触,淋漓尽致,怎奈在下书少词穷,不胜赞美之言,实乃大憾
    楚桥读唐诗:@__d637 过奖啦 谢谢肯定
  • 1492cd62af99:因为我的存在,大唐文坛一直没有你们的立足之地。现在我快要死了,你们总算熬出头了。
    自古就有如此哗众取宠之人,还是这人本性如此?23333333~
    楚桥读唐诗:@竹逗清流 牛人呗
  • 水文者:脑补,才华横溢,读的书真多。不过,我更喜欢你文章的构造,从别人的角度来写出杜甫的伟大,确实,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别人的夸赞才是真正的伟大。
    楚桥读唐诗:@水文者 谢谢你的肯定[抱拳]
  • 莲花井人:杜陵野老:穷也兼济天下,达也兼济天下。集国家民族个人于一身的苦难诗人,这就是“诗圣”伟大之处。
    楚桥读唐诗:@莲花井人 所以说老杜很伟大啊:smile::smile:
  • 蓝胖说说:棒棒
    楚桥读唐诗:@蓝胖说说 谢谢支持🌹🌹佩服坚持日更的你:+1::+1:
    蓝胖说说:@楚桥读唐诗 等你新书
    楚桥读唐诗:@蓝胖说说 [抱拳]
  • 梅子青时节:哇塞⊙∀⊙!写的好棒啊👍👍文风好欢快~很喜欢~
    楚桥读唐诗:@芥子说 喜欢就好🌹🌹
  • 陌上扶桑:杜甫生平事迹,长见识了,有才
    楚桥读唐诗:@婉转小灵儿 喜欢就好:smile::smile:
  • 晒嘿嘿666:喜欢你这种写法,真的佩服佩服👏
    楚桥读唐诗:@晒嘿嘿666 欢迎常来啊:smile::smile:
  • 万里千年:如此诗圣不平世,如此宏博底层间。才未知遇遭荒野,反倒史诗江湖边。愤世疾俗反战乱,大庇寒士呼民安。殷殷千年请圣祖,楚桥读唐诗又传。
    楚桥读唐诗:@詹春华 谢谢这么走心的留言[抱拳]
  • 小白兔579:终于等到你的新篇,期待好几天了,一个超级奶爸边抱娃睡觉,边认真拜读了!写得真好,好了,这写到这儿吧,娃要醒了😀😀😀😀😀
    楚桥读唐诗:@苏小白_e579 哈哈,奶爸辛苦了
  • 雪花如糖:楚桥老师的每篇文,标题和内容都很吸引人👍
    楚桥读唐诗:@雪花如糖 您过奖了:smile::smile:向您多学习🌹🌹
  • 2e227f10470c:刚注册的简书就看到一篇这么好的文章,厉害了
    楚桥读唐诗:@且行且静且喜乐 谢谢你的肯定,有空常来🌹🌹
  • 笙笙小公举:可以想象杜甫的惨,各种纠结拧巴,有才不得,家道中落,颠沛流离,真难啊。😭
    楚桥读唐诗:@笙笙小公举 自己再难,心里还是想着国家,盼着朝廷,更不容易呢
  • 糸禹:我道为何沉郁顿挫,原来真的一生悲催啊。
    楚桥读唐诗:@糸禹 是啊,老杜的下半生,一直都不顺
  • 流川的方川:我来签到😉
    楚桥读唐诗:@流川的方川 哈哈哈,既是签到,以后每篇都不能少啊:smile::smile:
  • 苍山暮雪:这篇写的较正式,但是更走心,赞一个:+1:
    楚桥读唐诗:@苍山暮雪 谢谢肯定,也是写得最累的一篇:smile::smile:
  • 一李白不白一:叛军抓住王维问,你是何人?我叫王维!哎呦大官呀,看紧了别让他跑喽!
    叛军抓住杜甫问,你是何人?我叫杜甫!呸,一个穷屌丝,滚吧!
    楚桥读唐诗:@李白太白呢 哈哈,这个事老杜可能很有意见啊
  • R丶eset:写得太好了!
    楚桥读唐诗:@R丶eset 谢谢肯定
  • 山人简说:好有文化内涵,好精湛的文笔。👍
    楚桥读唐诗:@山人简说 过奖啦:smile::smile:
  • 5bd67796fe38:看哭了:joy:
    楚桥读唐诗:@月饼味五仁 老杜不容易啊
  • 心_潮汐:有内容有价值的好文章
    楚桥读唐诗:@Cecilia_XXXi 谢谢肯定
  • 惊鸿2019:👍👍太棒了,收藏了
    楚桥读唐诗:@惊鸿2017 哈哈,喜欢就好[抱拳]
  • cb27ea49087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楚桥读唐诗:@好久没有这么轻松了 什么时候心里装的都是天下
  • 在下王焱:如此美文,应该多支持。简书现在鸡汤泛滥,迟早得砸了招牌
    在下王焱: @楚桥读唐诗 鸡汤可以让那些失意人意淫一下?不像我们熬夜写出来的诗人。
    楚桥读唐诗:@王焱之 我也不喜欢鸡汤,但不知道鸡汤为何如此大受欢迎,公众号更甚……
  • 蕪圜楼主:桥哥儿文愈发精熟了,赞👍
    楚桥读唐诗:@亓庸 谢谢肯定[抱拳]
  • 梅拾璎:我要好好看看,因为我也爱国,也永远热泪盈眶:cry:
    楚桥读唐诗:@梅拾璎 梅老师不爱国,我都会怀疑人生:smile::smile:
  • 七徽:一来简书,看新文在首页,赶紧看完。一如既往的好。是的喜欢杜甫,像你说的那样他的诗里有力量和温暖。
    楚桥读唐诗:@七徽 当然,不然这标题搁哪来的:smile::smile:
    七徽: @楚桥读唐诗 热泪盈眶有木有~?
    楚桥读唐诗:@七徽 谢谢肯定🌹🌹其实写老杜的时候,还是很有感慨的……
  • 黄梅枝:佩服!
    楚桥读唐诗:@黄梅枝 🤝🤝
  • 乌鸦吃蛋糕:作为杜甫的老乡,赞一个👍
    熊叔是一条憨子牛牛:@迷路的乌鸦 碰到老乡了
    乌鸦吃蛋糕: @迷路的乌鸦 巩义
    楚桥读唐诗:@迷路的乌鸦 杜甫是襄阳人,出生在河南,却又是京兆望族,你是哪里的:smile::smile:
  • 6e926d45e257:楚桥老师,写的真好!👍👍👍👍👍
    楚桥读唐诗:@夏小童 谢谢肯定……写一篇写得真累:smile::smile:
  • 楚桥读唐诗: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点贾岛和他类似。但与贾岛不同的事,杜甫的诗歌里,虽有许多愁和苦,却从不乏温暖与力量、坚韧与希望。
    Hobby_:@楚桥读唐诗 12321
    楚桥读唐诗:@Codeee 老杜的粉丝挺多呢
    Hobby_:@楚桥读唐诗 喜欢杜甫
  • 若雨小姑娘:好长,哈哈,粗略地看完了,嘻嘻,不容易不容易👏👏(此处掌声雷动)
    楚桥读唐诗:@安若雨 写错了,中国好读者:sweat::sweat:
    若雨小姑娘: @楚桥读唐诗 哈哈,我也爱国
    楚桥读唐诗:@安若雨 沙发给你,中过好读者🌹🌹

本文标题:杜甫:永远爱国 永远热泪盈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lx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