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这个行业,现在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从打车软件,到餐饮业,以至于现在的共享单车,一直让人备受瞩目,成为社会的聚焦点。同样,现在K12也算是一个火热的行业,各路豪杰争相加入,路死谁家,各凭本事。
一. 切入点
每个行业都会有切入点,从线下到线上,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便捷。你看打车软件,它解决的就是人们打车麻烦的问题。而餐饮业,也是为了省去餐馆到家的距离感。共享单车,更不用说,它提供了用户节省时间的另一种方式。
K12互联网教育,其实也是节省了线下的路途时间,但是情况远比其他的复杂的多。我们来看看目前的几个app是怎样做的。
首当第一,猿题库。它的切入点是学生,从题目本身出发,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付费环节来进行报课,主要先获取广大用户群体,以量取胜。它的小猿搜题给学生带来蛮不错的搜题体验,拍照题目就可以得到解答过程,方便,迅捷。
阿凡题,使用多种方式解答学生提问,有用到社区答疑,语音答疑,拍照答疑,还提供付费老师答疑。亮点就是以多种形式的答疑方式来让学生迅速找到题目的答案,因为有社区,所以学生之间有交流,更深刻对题目的理解。
当然,作业帮和学霸君也是在搜题方面做足了功夫,它们都有一些基本答疑方式,不过却没有做社区的方式。估计是它们的用户已经有很大的储备量了,只要做精就可以了。
以上app共同的一点,都是以学生作为用户,变现估计靠的就是储量,以多取胜。
二. 需求
而教育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呢?那要看这几种关系了,从人员看,是学生,老师,家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知识的载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的传播者,在他的教育下让学生一步一步深化对题目的理解,从而自主努力地考试。老师教得好与否,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家长其实是最终的消费者,从整个学生的学习周期他都要贯穿,不仅仅扮演了学生的指导者,还有需要承担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还要关心学生的在校情况和表现。家长一直是个苦逼的角色,如果能够合理减轻家长的负担,能让家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偶尔休息休息,那这款app也是能够成功的。
所以,孕育而出了一对一的模式,比如掌门1对1。利用闲暇时间,老师可以给学生上课,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又可以让老师提高自己的上课能力(还有薪资),同时,家长还可以腾出手做自己的事。三者皆获利,何乐而不为呢?特别的是,有些还可以推出更丰富的上课模式,比如小班课,既是可以解决家长嫌付费高的问题,也解决资源浪费问题。
教育,最大的需求就是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能更好的给学生带来教育的美好体验,这才是一款app最根本的地方。
三. 问题
必然,各类模式总会存在问题。很多都是可以看见的,但都难以解决的,有些问题也非常棘手的。
像那些针对于学生做出的产品,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用户群体是学生。我想说的是,学生是应用的使用者,而不是用户的消费者,因为嘴最终的消费者其实是家长,家长才是教育的最主要的支出者。而对于1对1这种模式,如何把控好老师的资源以及处理好刚才提及的三者的关系是重中之重。首先,你老师资源一定要充足,这样才能带给学生很好的教育保障。对于老师来讲,薪资也是教育的最终产物。一谈到钱的问题,可能你会觉得比较直白,但是确实会影响关系的建立。对于想做平台的,考虑得更是要全面,一旦学生多起来,如何支撑也是一大考验。反正,教育产业的赚钱本身不是一朝一夕的,变现过程需要时间。
问题可能现在没有大量出现,但渐渐也会浮出水面。预判和预知,是需要领导者明亮的眼睛观察到。而互联网教育,可以在问题中迎来更多商机。
四.前景
总的来说,K12教育的前景还是不错,3万亿的市场还是很有看头的。毕竟,教育是国家抓的重点,而对于家长来说,学生的成绩是最重要的,所以存在着无限可能。
能不能分的一杯羹不是现在的重点,而是在大环境下找对自己的商业模式。能够服务于社会,让收益 的不仅仅是学生,更可能是家长或是老师,那也是极好的了。因为,这也是种无形的价值所在,产生的效益无法估量。希望不要像打车,或者餐饮业,或者共享单车,虽然发展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赚钱行业,却也因这种模式而坏死了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心态。
说到这里,我的浅谈也到此为止,但是,有些东西是不会终止的,就像人类的发展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