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先“关注”,可以每天获取最新发布的育儿及早教知识,关注“成长童年”微信公众号,回复“分享”可获取海量育儿资料!文末有详介。
一个妈妈说:
老大不听话,一直哭,这几天全靠哭来解决问题,我实在当不了和蔼可亲的麻麻,一顿吼之后,肚子里的老二,应该感觉到我的心情波动了,我也想控制不对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但真的做不到,但愿老二是个闺女。
未婚前,从未体会当母亲的辛苦。
而今为人母,才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做母亲的不易。
一个女人的坚强,在她决定要为人妻为人母的那一刻,就会被无限的放大再放大。
每天送娃上学都跟战争一般,起床叫不醒,刷牙会磨蹭,吃饭拖拖拉拉,作业经常忘带 ... 总之一句话,娃很不听话,做爸妈的好累好累!
家长眼中孩子的“不听话”真的是“坏”吗?其实很多孩子的行为被家长认为是“不听话”很冤枉。
因为家长总是用成人世界的眼光和标准看孩子,而孩子只是遵循自己的心智发展规律而已。
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和12~15岁分别为两个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意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以这种逆反行为为特点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这是儿童智力发育和人格培养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并不是坏事。如果能顺利度过,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智力智能的发育和开发,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当然,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引导ta的行为,而是家长不要每次都大动肝火,又打又骂。打孩子肯定是不对。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通常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要想孩子“明白道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孩子,首先要让孩子真正的去体会到。
你想让孩子安安静静自己乖乖的,除非是玩具区、游乐场等场所。你想让孩子看个绘本,读个故事,转眼就会跟你抢手机玩。想去看电影不得不带上孩子,孩子在电影播放期间根本坐不住,还自顾自说话,让你真的很尴尬。
因为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本来就很短,与其指责孩子,还不如反思一下有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能吸引他注意的东西或环境。
在网上看到过一位美国妈妈的教育方式,面对孩子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置之不理,获得了很多妈妈的认可。首先,她准备了两张卡通大卡片,把卡片贴在电视上,一行明显的字便展现在你眼前:“宝宝,你想看电视,首先要想一下,作业写完了没有。”
另外一张卡片贴在玩具箱上,上面写着一行明显的字:“宝宝,你要玩玩具,首先你要想一下,作业写完了吗?”卡片上的署名:“疼爱你的妈妈”,上面还特意画了一个爱心。
而这种方法,美国妈妈称为便签式方法,因为孩子对于妈妈所说的话都是听完就算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这种方法能够通过文字形式直接转达到孩子的眼中,并且还能加深印象,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相信有很多妈妈面对不听话的孩子,都会动手打骂孩子,结果到最后和孩子产生不愉快的事情,而便签法则会解决这个问题,能够防止和孩子产生不愉快的事情,而且还比较有趣。
孩子不听话,父母做一些惩罚是应该的,但是这种惩罚不应该是打骂孩子,而是应该让孩子学会对自己不听话的后果负责。给孩子少一点怜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责任。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孩子,正是抓住了父母的这个弱点。看到想要的东西不给就大哭大闹。
收藏,分享,评论,感谢大家多多支持。
0-3是宝宝智商情商发育的黄金阶段,关注‘成长童年’公众号,发送‘分享’获取权威儿童早教资料,儿童读物,绘本,音频。助力宝宝健康成长,智商情商节节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