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六分之一社群已经有两个多月有余,六分之一社群基本符合我的加入初衷,在这段时间里我的思维方式得到了不断地锻造,也尝试了很多全新的挑战。而且因为这个社群和007社群同步,使得我在写作上得到持续输出。
对于六分之一社群打算转型使用更多思考模型这样的一个计划,从对现有成员,新入成员及社群整体三个方面来考虑,我认为可能会产生的弊端有以下几点。
针对现有成员:
1.对于加入一年之久已适应当前写作模式且个人时间不够充裕的成员来说,转型需要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这点能否做到。在这一段转换过程中,可否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且有同样效率的产出和原来同高质量的文章?
2.对思维模式拆解写作将扩大每一次的主题范围,这也就使得个人写作难度增大同时也需要更优质的精简整合能力,不同方向的挑战出现,现有群体的凝聚力是将增强还是减弱?如果凝聚力降低,也必导致个人积极性下降,如何良好的辅佐调节个人状态,使其情绪稳定,如何增强集体团结力,向心力,也是我们未来要面对的课题。
针对新进成员:
1. 从六顶思考帽到50种思维模型的变化,是否使得入群门槛升高,这样的话,原本对六分之一社群抱有好奇观望,考虑加入的人产生畏惧,退缩心理,不加入我们的社群,是不是一种损失。
2.相较于已经基本掌握六顶帽思维模型运作的成员来说,学习更多思维模型平行思考可能会有利于辅助个人已成型思考方式,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实现根基固化,也达到了六分之一社区的愿景。然而,对于新进成员来说,他们的思维可能还是一块未成型的玉,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大框架稳健持续进步,直接碎片化学习其他思维方式并且不断变化会不会使得他们就像那句歇后语———熊瞎子掰苞米捡一个丢一个一样,最终导致思维方式更加混乱,学而不成反之越来越焦虑。
针对社群整体:
1.在社群实践难度增大,人员流失会不会随之升高。
2.这种转型真的会有效果吗?如果一旦尝试,没有办法实现初衷创想,而大家应该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这个时候没有办法绝对的回到曾经的写作模式上,新的模式运用也到了瓶颈期,不上不下,如何解决。
3.社群缺乏了自己的特质。
就像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你不用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你要使得自己的领域有深度,而不是非要有宽度。抖音操盘说你只要拥有一百万个粉丝,你就能稳定收获流量。良好运营的大V号都是专注在一个领域,比如美食,比如健身,比如旅行,而如果你的公众号里什么类型的视频都存在,即使有一条上了热门,那也是误打误撞。我认为现在的六顶帽社群就实现了方向专注,非常有代表性,让别人一目了然,如果转换成其他的模式,会不会品牌塑造带来不利的影响。
不论对于群体还是个人,变化都使得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究竟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