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文丨信仰滚动
楔子
2X06年,由于全球范围的人口大爆炸,世界人口在这一年超出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大规模、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生态失衡,气候失调,物种濒危,灾害频发。地球正式进入紧急状态,预计于二十年之内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2X11年,为控制世界人口、挽救生存危机,世界联合政府决定执行“拉撒路计划”:全世界最顶尖的科研人员共同研制出一款“死亡芯片”,在实现全世界范围的量产后,由各国政府在两年之内完成将芯片植入全国所有登记在册公民的工作。同时,各国正式利用计划经济取缔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物资由国家分配,公民凭所植入芯片认领物资。待完成全民植入芯片后,依据各国人口所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各国政府每天无差别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芯片触发,以达到短期内人口锐减的目的。与“拉撒路”计划相对应地,世界联合政府实行全世界范围内的“计划生育”,力争于十年内将人口降低至最适人口容量以内。
1
Dear Chloe,
一切都好。
母亲还是执意不要出门。我对她说,躲不过的。如果是我们,总该是我们,在哪里都一样。躲不过的。
只是突然想来看你。
一路上仍然可以时不时见到游行的人群。当年你曾经问我,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多久。我没有回答。只是到了今天,人们手里举着的标语有时候,从“抗议非人道主义”,变成了“我们有权自己选择”。
见到守墓人,他一脸担忧地告诉我,明天就是他了。“是我了,”他这样说,“明天就是我了。”
花了好些时间才把你的墓碑处理干净。确实有些日子没来了。外面的局势让出门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孩子,十七八岁上下,手里拿着枪,颤颤巍巍地挡住了我。
“哥,”他带着哭腔,“给我十块钱吧,求你了。”
我给了他一张五十,他却突然跌落在地,掩面痛哭。
“哥,”他哭着说,“我只要十块。明天说不定就是我了。我只要十块。”
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我转过头,各色的烟火在天边绽放,五彩的光芒几乎照亮了整片阴沉的天空。
“是焚尸厂那边吗?”那孩子问我。
“我不知道。”我回答说。
2
Dear Chloe,
一切都好。
我时常会想起,那时候你和我听的那些曲子。有时候我拿起吉他,弹奏着其中的和弦。然而我始终不能完整地将它们弹奏出来。时至今日,许多回忆对我而言,似乎已不再那么真切。甚至是你的脸,有时候在我眼前出现,看起来有些飘忽,有些远。
于是我逼着自己做一些回忆,回忆其中每一个细节。那一年,你病后的第四年,“计划”开始的第二年。那一天,大家都围在你的身边,你只看着我。
你对我说,没关系。在这样的世界里,谁去谁留,都一样。与其残酷地等待着被选择,不如有所选择地死去。
我对你说,没错。这样也好。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你强忍着泪水,向我挤出一丝微笑,然后闭上眼,转过头去。画面从这里开始模糊。记忆就到此为止。
这些年来,我所见到的人都大同小异。恐惧、慌张——在他们的脸上,我只能看到这两种情感。然而这样的情感,对我来说似乎太过复杂。
我只知道,我好想你。仅此而已。
3
Dear Chloe,
一切都好。
游行运动似乎愈演愈烈。政府已到了不得不作出回应的地步。今天他们宣布,从明天开始,将提前一天对第二天的“名单”进行公示。
很难说清楚这是否满足了游行运动的“人权诉求”,至少从明天开始,人们不必再生活在对未知的恐惧中,而“名单”上的人们,也得以与家人做最后的团聚,从容地面对死亡。
人类是自适性极强的动物。几年前,他们还在抗议着“计划”的非人道;现如今,仅仅是能够获知明天自己的生死,就让他们得到了满足。
不论如何,至少从明天开始,恐惧只属于一些人;然而在此之前,恐惧属于所有人。
4
Dear Chloe,
一切都好。
今天又去看了你。原先的守墓人已经不在了。新的守墓人告诉了我一些事情,让我有些震惊。
他说,政府正在考虑,向全民开放自愿申请死亡的官方渠道。相关立法工作也已经提上日程。而原先的守墓人,似乎是第一批实验性的志愿者之一。
“自愿选择死亡的人,似乎也不用去到焚尸厂。”他这样说,“老守墓人选择葬在了这里,也算是永远守在了这里。”
“可是,为什么会自愿选择死亡呢?”我问。
“谁知道呢。”他说,“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里待久了,活还是死,又有什么区别?还是说,等待被选择的生,一定就好过自己选择的死吗?”
回家的路上,我思考着守墓人的话,突然回想起,你最后告诉我的那句话:
与其残酷地等待着被选择,不如有所选择地死去。
我一直以为,你是因为病才离开了我。
我笑了出来,脸上却不自觉地布满了泪痕。
远处的焚尸厂又传来巨响,天空色彩斑驳。
5
Dear Chloe,
在今天公示的“名单”里,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我抱着母亲。她脸上带着笑,声音却不住地颤抖。她向我一一细数着我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声音断断续续,一直讲到了第二天的早晨。
“我很满足,”最后她对我说,“我一直害怕,轮到我的那一天,我已经没有人陪在身边。还好,真正到了这一天,你还在。我很开心,很满足。”
然后她不再说话,也许是芯片已经被触发。
我躺在偌大的客厅里,头顶的天花板在我眼中不停地旋转。我感受到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我终于想起,几年前你离开的时候,我也曾有过类似的感觉。那是叫“悲伤”吗?或是叫“痛苦”?
6
Dear Chloe,
我好想你。
7
Dear Chloe,
一切都好。
政府已经正式宣布,向全民开放自愿申请死亡渠道。申请者只需完成一张表格,然后等待第二天公示的“名单”即可。给人们一个选择死亡的机会,似乎是如今这个人道泯灭的世界上,所能存有的最有人道主义的行为。
没过多久,政府拆除了焚尸厂。自愿申请死亡的人数过于庞大,以至于政府似乎已不再需要进行“无差别随机选择”的工作。
我拿到了表格。表格事无巨细地调查了你的一切。你的背景、信息,以及选择死亡的原因。最后需要本人以及家人的签字确认。然而对于这些自愿选择死亡的人来说,“家人签字”这一栏的设置似乎并没有多大意义。能够让这一格不留空白的,又有什么理由自愿选择死亡呢?
我曾经羡慕过你,不用活在生死未卜的恐惧之中;不论生死,也不用自己做出选择。然而,今天我才明白,你比所有人都要勇敢。在所有人都活在恐惧死亡的时候,你第一个做出了选择,义无反顾。
我到今天才明白,人们所惧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无从知晓哪一天会成为自己的最后一天。他们不害怕绝对的绝望,我们害怕能够让我们看到希望的绝望。对于明天的未知,让他们一边怀揣着见到明天的太阳的希望,一边像过着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般过着今天。
原谅我,Chole。我也曾感到害怕,不是对于死的未知,而是对于生的未知。你离开后,我害怕这世界上已不再存有足够的理由让我坚持着“生”。每一天,我问自己,是否还有理由继续活下去?对这一问题答案的未知,让我感到害怕。然而,如今于我而言,无论是生是死,无论是希望是绝望,都已经不再能勾起我的恐惧。
虽然有些晚了,但如今我终于能够做到,像你一样地义无反顾。
我好想你。
等我。
(全文完)
特别鸣谢:原创曲目「修炼爱情」
作曲:林俊杰
作词:易家扬
编曲:吴庆隆
制作人:林俊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