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一个人,和她(他)在一起,你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于是,这被称之为一段好的爱情,一个对的恋人。
然而,恋人不该是你变得更好的阻力或者助力,爱情也不只彼此成就的这一种面貌。我们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狭隘,这么功利了?连一段爱情也不放过。

如果我只是想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当我单身时,我不觉得自己有多差;当我恋爱时,我不觉得自己有多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是自我的觉知与行动。
期待恋人是你人生的指路灯,是你生活的榜样,是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学校时,你就完全沉浸在自我人生的漩涡中,无法看清恋人的模样,无法看清爱情的模样。倘若这段关系有一丝一毫偏离了你当初期待的样子,你就会愤怒,你就会失望,你就会害怕对方是错的人,没能把你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爱情没有让人变好的属性,甚至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皆源于一段爱情,许多人成疯成魔也是源于一段爱情。
它的存在是让你进一步地体会人生的空幻,一种真实的、刻骨铭心的空幻。它带给你的甜蜜、痛楚与平淡,让你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感受力。

顾城说:
中国人只创造了两个理想:
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
一个是墙里的大观园。
如果说桃花源的理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解,那么大观园的理想是人与人的和解。
原来人与人之间不是只有儒家的规矩来连接,还可以有另一种面貌。在那个境界中,主仆、辈分、尊严、规矩、前途等等,都在爱情的你证我证中消融了,脱去了这么多社会的标签和自我的标签,我们活出了另一番情景。
为什么爱情让人痴迷?甚至让人讨厌?
也许爱情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