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post card,中文名明信片,出生年份不详,父亲不明。不过自我有记忆的100多年来,我一直深受地球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他们友爱之手的传递下,我的足迹遍布全球。
这些年,我看过巴西的足球,淋过英国的雨,路过中国的美食,和南极的企鹅宝宝牵过手,也眺望过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希腊的爱情海、日本的富士山,好不快意。然而,每当夜幕降临,冷雨敲窗,有一件事总梗在我喉间难以下咽:传说中我的爸爸有好几个,可我亲爸到底是谁呢?
柯南说:
带着疑问,我走进图书馆,查阅人类关于我诞生的种种记载。原来,长期以来,地球人都认为我来自德国或奥地利。书上说,我天生自带DIY基因,诞生过程百分百“手作”,而且是出自一名画家之手。
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那是1865年,一位德国画家在一张硬纸上画了一幅画,并写了几句问候语,打算寄给朋友庆祝他结婚纪念日快乐。当画家兴冲冲赶到邮局,才发现邮局里却没那么大的信封来装下这幅画。
怎么办?邮局职员灵机一动,让画家把收信人的地址与姓名写在画的背面寄出去,就这样,一张手工“DIY”明信片寄出去了。
后来,这件事被德国的邮务总长司蒂芬知道了,他认为这种通信方法“小而美”,应当推广,就安利德国政府印制一种不用信封的硬纸信纸。
那么说,我是世界闻名的“德国制造”了?
然而真相却是--当时的德国政府对邮务总长司蒂芬的建议毫无兴趣,认为德国民众不会喜欢我,残忍地扼杀了“摇篮中的我”。就这样,我与“德国制造”失之交臂。
德国不要我,“隔壁老王”奥地利却独具慧眼。史料记载,4年后的1869年10月1日,奥地利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明信片,我在奥地利顺利出生。甫一降世,就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次年7月,德国也跟着发行了明信片。随后,世界各国纷纷效法,便有了风靡全球的我。
这么说,“隔壁老王”奥地利才是我亲爸比?正当我要认亲时,美国突然跳了出来,声称他才是我亲爸,更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连最绅士的英国也插进来一脚。我,当时就懵了。怎么这么乱?这让我妈情何以堪?!
能求助的只有神探夏洛克了:
“小克克,德、奥、英、美都说我是他们亲生的,我该相信谁?我爸比到底在哪里?”
夏洛克一脸我拉低全球智商的嫌弃表情,朝华生点了点头,华生立即送来一份来自邮政历史学家爱德华·庞德的权威“亲子鉴定书”,上面写着:
经考证,世界上第一张寄出的明信片是在1840年从伦敦寄出的,由维多利亚时代居住在伦敦富尔汉姆的一位行为古怪的男人西奥多·胡克(Theodore Hook)寄出。这张明信片,是一张手工着色的印制漫画明信片,上面画了一张讽刺邮局工人的漫画,收信人也是奥多·胡克自己。据调查,西奥多·胡克平生喜欢开玩笑,“这些玩笑有时无伤大雅,有时没心没肺,不过总是机智的”。或许是因为与邮差有着前世今生的怨念和羁绊,他才寄出了这么一张恶作剧式的小卡片。
德国默默走开了。
奥地利失声痛哭。
美国气得在捶胸。
英国颤颤地走过来,握着我的手说:“孩子,现在知道了吧,我才是你亲爸比!”
“嗯,爸比,我们一起唱《小星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