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广元辅警与市民对骂”这一新闻成为微博热门。事发后根据多方信息的汇集,事情原委大概是这样的:
4月25日上午10点,广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雪峰中队执勤辅警盛克林在苴国路第一人民医院路段劝离违法停放的一辆三轮车时,该三轮车驾驶人拒不驶离现场,反复劝离无果后,辅警盛克林向中队民警及时报告了情况,准备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制止该驾驶人的违法行为。该三轮车驾驶人突然用自己使用的拐杖猛力戳击执勤辅警盛克林胸口,同时不断地辱骂并用手抓扯盛克林衣领进行推搡,此时辅警盛克林依然保持克制,未作出任何过激行为,随后该三轮车驾驶人一直不间断地对辅警盛克林进行言语辱骂、人身攻击,长时间的辱骂导致盛克林未能控制住情绪,脱掉执勤警服冲到该三轮车驾驶人面前进行言语还击,一度情绪失控。(以上新闻内容整理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后来在微博热门中传播的现场视频拍摄时间大概在驾驶人用拐杖攻击辅警和辱骂辅警之后,完整地记录了该辅警情绪失控,脱掉警服并冲向三轮车驾驶人的片段。该辅警在情绪失控时面红耳赤并多次喊出“你打我我都没还手,你骂我妈”之类的话。
截止本文发表,最新的进展是交通支队正在对三轮车驾驶人的违法停放行为和执勤辅警盛克林执勤过程作进一步的调查。
明确一个事实:该辅警受到了侵犯
根据现有的公开新闻,该辅警在工作过程中,违章三轮车主作为其工作的当事人,用拐杖猛力戳击该辅警胸口。这是一种攻击行为。即该辅警受到了三轮车主的攻击,三轮车主侵犯了辅警的生命健康权。另外三轮车主一直不间断地对辅警进行言语辱骂,人身攻击并问候其母亲,词行为侵犯了辅警的人格。在这个事件中,辅警的人权受到了严重侵犯。
辅警为什么要脱了制服再情绪失控
在微博热门中,有一个话题是“脱衣嘶吼”。这是一个个人行为,我们不能断定当事人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但是大概有几个可能的答案。一个是作为警察不能对市民情绪失控,所以我脱掉警服,作为我妈的儿子来对你歇斯底里。另一种解释则是,你触碰了我的底线,我为了反击不惜脱掉这身衣服,即使不当这个辅警了也要反击你对我的侮辱。
为什么辅警不能穿着制服情绪失控
这个想来应该是警队的规定了。确切的说警队的规定应该是“不能向群众情绪失控”而不是“不能穿着警服向群众情绪失控”。
这样看来这位辅警在工作时间情绪失控确实是违规的,而且执勤期间突然脱掉警服也是违规的。另外因为交警警种的特殊性,其执勤服同时具有道路上醒目识别,保护安全的作用,所以这位辅警在道路上突然脱掉反光执勤服,还是一个危险动作。
辅警情绪失控对违章人咆哮引起的争议
辅警本身是法律的守护者,执法者的助手,但是当自身生命健康权受到侵犯,人格受到侮辱的时候,最终情绪失控,没有选择用法律的武器制裁侵犯者,而通过咆哮反击。
我们知道,辅警不是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一般都是和第三方劳务公司签约,之后派遣到警队从事协助工作。交通辅警工作环境复杂辛苦,工作量大,辅助交警执法的同时也经常在交警的授权下独立从事一些路口分流、违章记录等工作。
所以一般情况下辅警在法律专业方面没有在编警察强,但是作为执法者也是具有相当法律意识的。在受到如此侵犯之后,他没有诉诸法律,其原因大部分人也猜得出来:
中国的执法者太忙,这种执行公务过程中受到的辱骂推搡之类的“小纠纷”,我们的执法者根本连调解的精力都没有,更遑论主持公道。而现在的舆论造就了一种“我弱我有理”、“闹一闹就有钱拿”的不良风气,使得执法者的工作更难展开,这方面部分息事宁人的单位和推波助澜的媒体是要负责任的。
交警队应该怎样处理这次公关危机
交警队日常工作很忙,但是这次危机如果不妥善解决,一则影响交警形象,再则也容易让基层交警寒心,不处理好的话很容易里外不是人。
之前有分析过,这个新闻当中,辅警的行为是有错误的。这个错误,违反的是警队的规定,没有违法违纪违规,也没有与社会秩序、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有所抵触。因此,这些错误的处理应该体现在内部处理上。之前提到过,辅警本人的错误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情绪失控和随意脱警服应该是要扣工资的,而马路上脱下反光服这个危险动作则需要参加在岗安全培训。
另一方面,涉事三轮车驾驶人存在的违法行为,交警队能不能顶着压力向此人讨个说法,敢不敢通过法律起诉或者民警调查等方法来惩罚这个涉事三轮车驾驶人并索要赔偿,对舆论来说是一个期待。同时对基层交警和辅警来说,领导如果不能顶住压力为基层兄弟出头,会直接影响将来的工作方式。如果人人都想着干活会被被执法人欺负,那交警的日常工作就很难完成了,最终则是整个社会为这种风气买单——和彭宇案很像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