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安排

提高中青年教师素质
教学常规,即一般的规矩和常规。现在倡导创新和课改,但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常规的基础之上。
课程安排:第一天黄永华老师。第二天上午周师教授,下午沙龙(邀请三位专家型教师现场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黄主任(商水县教体局教研室),常规培训。
1年轻时什么都敢讲,现在越学越觉得自己的短浅。外出学习经常遇到张口就可以讲一天的专家,每本教材那一天哪些内容,甚至标点符号在哪都知道。
2教学常规都包括那些内容。

黄老师提到于永正老师在备课时都会把这节的课标内容贴在教案的前面,让自己的备课内容为此而服务。这是真正的基本,我今天获得了第一个秘诀。于老师还说语文就三项内容:写字、读书、作文。那么英语呢无外乎交流(说和听)还有阅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吧!
只有研究好课标才能教好课。

课标是圆心,教材是围绕课标的。魏智渊老师和干国祥老师关于教材和课标阐述的是相当的成熟。浏览三年教材、通读所教阶段教材、细读每一单元、精读所要讲的小节、用心组织教材。解题时就不会用学生没有学过的知识了。然后要读教师教学用书。其次要有中招视野。
三是了解学生。

合理选择习题,不要只用一本资料。

有好多东西,书本上是写不完了。在本上写教案对自己会有很大家提高。(原来我的想法也和黄老师的初衷不谋而合,看了身边同事的教案那么整齐划一,我好多时候都怀疑自己的教案了,现在好了,还是要做真正的自己)。
教案内容
一、学习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基本的教学过程。
四、练习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一科一科的案例但终将是具有可实施性,可落实性。心中有目标,效率会更高。目标一定是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

导入课要开门见山,初中学生的心智已稍微成熟。或者用五六分钟就太浪费时间了。可以很快复习巩固,两三分钟进入新课。根据目标操作课堂,一目标一教与学,一检测。循序渐进,逐个解决目标。布置学习过程中要具体到某页某段,某题。1学习资源的精心选择。读看写听练得资源,都要具有代表性、经常性、典型性、新颖性;2学会剔除无效或低效环节。

4思想方法的提炼渗透。

现在的题都是原创题,并不是课本上的都会了,一切都会了。现在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问题。两类结构:方法程序结构、知识内容结构。
下午记错了时间,迟到了半个小时。走到教室门外就听到了黄老师铿锵有力的声音,我舍不得犹豫推门进来。

有关教师提问的艺术,不单单是“对吗”之类的,要能深入浅出,要可以激发出孩子的思考。


最后黄老师又提到了课中、课下、学期评价,和四种基本的课堂内容。
一天的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课堂是我们的根本,学生是我们的对象,学校是基地。教学常规就是我们教育教学行动的规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在学校里充分利用课堂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促使他们科学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使个人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并培养创新创造的能力。期待明天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