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朝花夕拾》

作者: 关与䜣xuan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21:13 被阅读5次

    鲁迅一直是我喜欢的作家,《朝花夕拾》也是个人很爱的一本散文集,中学期间学习了其中的几篇文章,勾起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借着这次主题征文活动,重温这篇散文集,并且记录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从《狗·猫·鼠》到《范爱农》,记录了鲁迅先生从童年时代到求学再到回国教书的经历,折射了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反映了他的性格与志趣的形成历程。这本文集以记事为主,但又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或又夹以议论,用朴实感人的文字将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体,有着孩童般的幽默与活泼,又具备成人的思考与辨析,这也是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地方。

    印象最深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对于儿时在家中百草园游戏的乐趣的描写细致入微,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出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很有感染力,读者仿佛能从这些文字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童年,再次感受当时的点滴快乐,颇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虽然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是儿童的快乐天性是不可压抑的,课间溜到后园玩耍,上课趁机偷乐,让陈腐呆板的三味书屋也有了一点谐趣。鲁迅先生真实的笔触让读者如临其境,又回想起自己童年课上的小动作和课下的欢脱,引起共鸣,读着倒不像是别人的故事,似乎是在回看自己的日记呢。

    另一个让我感触颇深的便是《五猖会》。开篇为参加赛会的蓄势文字,表现了“我”当时的满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而之后背书才得以去看五猖会的失落与郁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强权教育扼杀孩子天性的谴责。而现如今,很多小孩从幼儿园就开始上各类辅导班,周一到周日没有丝毫休息的时间,很多甚至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与要求,而并非兴趣使然。社会上普遍传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可是谁有考虑孩子们的感受?他们是否愿意这样?他们的天性被压抑,这样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易经》有言,“潜龙勿用”,孩童时期就是潜龙,这时不应该对其施加太多想法,应让其自然发展。《五猖会》的孩童视角也许能给很多父母一些思考与启示。

    《朝花夕拾》中的每一篇都是经典佳作,值得反复回味。鲁迅先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描绘了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如有些粗鲁却善解人意的长妈妈,尖酸刻薄的农村妇女杨二嫂,还有严厉的父亲等人物,叙述着富有饱满内涵的故事,孩童的视角让一切的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那么真实亲切。虽然《朝花夕拾》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迂腐与黑暗,但是我更希望拾起这片朝花,借以怀念逝去的美好童年。

相关文章

  • 名著阅读之深思

    追忆似水年华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曾经的名字是“旧事重提”,...

  • 亲子共读同成长2019-3-9

    和孩子共读书,共成长 ---------《朝花夕拾》读后感 很有幸,这个假期和儿子一起读《朝花夕拾》这本书,重温鲁...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文集。集中的文章写于1962年,这时的作者已经45岁,而文...

  • 朝花拾夕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

  • 2020-09-04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有幸在假期读到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给我的感触很多。且不说这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和那令他魂牵...

  • 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有感

    《朝花夕拾》是新初一学生的必读书,《朝花夕拾》读后感也是新初一学生暑假的必做作业。 这本书,名气很大,但真正看过的...

  • 流年中的斑驳记忆

    一-《朝花夕拾》读后感 林玲 最近,看了鲁迅先生所著的一本散文集...

  • 意外收获

    上个 星期天,由于吵架事件,儿子的语文作业没有完成,布置的作文《朝花夕拾》读后感也是在晚上临睡前仓促完成...

  • 一波三折

    《朝花夕拾》读后感,儿子写得挺好,于是在写作指导时,在全班进行了表扬,并且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我惊喜于儿子...

  • 【芳草萋萋】第36期学生专栏读《朝花夕拾》有感

    来自初2024届1班黄心语 《朝花夕拾》读后感“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朝花夕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km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