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单分享丨我想推荐的十本书

书单分享丨我想推荐的十本书

作者: 豆douou | 来源:发表于2020-01-14 09:20 被阅读0次

关于阅读,我有几个印象深刻的记忆——

最开始的记忆是小学六年级时,跟爸妈去汕尾拜年,舅公的儿子送我的两本作文选,只比手掌大一点儿,却把我带进书本的世界。

然后是初中时,捧着一本《简爱》从早看到晚。放假就骑着单车往新华书店跑。待一个早上,回来吃午饭,又跑去待一个下午。

初三开始,就很爱看杂志了。《意林》、《青年文摘》、《中学生博览》,什么都看,那时也不知道杂志是按月发刊的,每个周末傍晚都跑去问,看到新出的就喜滋滋地买回家。

也是在那个时候,越来越想写东西,想要变成小作者,就一直给编辑投稿,写了三年才上了第一篇稿子,开心了好久。

刚开始看书,只是觉得好玩,书里的世界多有趣啊!都是我没听过看过的新奇事儿。那会儿注意力特别集中,只要是开始看一本书了,就能在房间里一刻不停地看。有一次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连着好几天把她所有的书都找出来看完了,困了就睡,醒了接着看,有点疯狂。

去年的这个时候, 跟一个朋友聊阅读。他建议我把看过的书都做一个记录。我过年前想起来,就一本一本地想着开始记,这一记就发现,我看过的书真的很少。

于是从过年开始,我不敢懈怠了,一没事就捧着书看。来了学校之后,更是一空闲了就打开阅读软件,最近半个多月的时间,每天的把阅读时长控制在半小时以上。

接下来的十本书籍推荐,带着我个人极其浓重的感情色彩和个人偏好,有些书好久以前读的,也不怎么记得细节了,但能确保在阅读的当下是真实喜欢过的。

01

柴静:《看见》

这本书是我高三的时候看的,那时坐旁边的男生,桌上有这本书,我就拿来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忘记是早读还是什么时候看得津津有味,一不留神被班主任收走了,好说歹说的才给要回来。

这本书是柴静在央视的十年回忆录,讲她遇到的事和见到的人,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章,是关于非典时期的描写。

我对非典是没有印象的,但是通过她的描述,我感觉自己更能珍惜眼前的生活和幸福。

因为她书中一个对农村小朋友的采访,让我产生了莫大的共鸣,还写了公众号里最早期的文章——那些被忽略的小世界

也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我第一次开始羡慕“人到中年”这个词语——丰富的阅历和珍贵的经验,铸成了人生的深度。

02

白岩松:《白说》

这本书是在深信的图书馆看到的,沿着书架一本一本地扫视,看到这本时,想起《看见》里面柴静对白岩松的描写,顿时很有兴趣,就借回来了。

白岩松对社会上许多问题的看法都是发表最直接的看法,不拐弯抹角,不委婉曲折,该是什么就是什么,甚是有趣。

那时我刚开始培养做摘抄的习惯,里面有一段我记下来的话——

我们读所有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直至现在,我再次看到这段话,又有了新的感悟。

最开始看书时,会很认同书里讲的内容,因为那时只是接受。后来在同一个问题上,又看到了别的说法,于是就会发现矛盾和冲突。再后来,就知道思考的重要性了,不是所有人的观点都是对的,总结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03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这套书是我大三的时候在图书馆借的,一口气看完了四本。

那是第一次觉得原来讲历史的书也可以这么有趣,一点也不枯燥乏味,有时想象着书中的场景和人物对话,会像看搞笑综艺一样笑出声来。

读到第五本的时候,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了,再看下去,插本都不用考了,一点也复习不进去,于是咬咬牙给还回去了。

读史使人明智,确是有道理的。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古人们,总会在某些程度上让我明白一些事情。

我摘抄了王守仁的一段话: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如果是害怕看史书的人,《明朝那些事儿》或许可以让你对历史感兴趣。

过年期间看了一本《万历十五年》,同样是讲明朝历史的,我同样看得津津有味。如果觉得《明朝那些事儿》册数太多的话,可以先看《万历十五年》。

04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这本书是在我插本考试结束后开始看的,去湖南玩的时候,把它放进了行李里面。坐火车或是回到酒店时,就会拿出来看一看。

这应该是第一本把我给看哭的书了,到现在我仍然很敬佩思特里克兰德对梦想的坚持。也是那本书的影响,我旅游回去后,就去找了新媒体编辑的实习。

尽管思特里克兰德只是书中的一个人物,但他对我的影响不小。他对于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坚定又义无反顾,别人的意见对他而言是毫无影响的,他也不在意别人对他是什么看法。

我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自信的人,甚至过度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但如今我感谢书籍给了我许多的自信与平静,不会再摇摇摆摆,唯诺不安。

05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这本书是三毛的代表作,应该是我高中时期看的书。到现在我仍然记得书中的许多情节——三毛在沙漠里仍然费心思地给家里布置装扮,荷西给三毛送骆驼头骨当结婚礼物,给沙漠里年轻的小姑娘送嫁,给荷西的领导做粉丝“鱼翅”... ...

在三毛的笔下,感受到她沙漠生活的丰富和精彩,更觉得这个女人真是可爱又有趣。

当时疯狂地迷恋过三毛,几乎把她出的书都给看完了。现在想想,有趣的女人才可爱啊!

06

村上春树: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较早的时候看过村上春树写的《挪威的森林》,但我还是更喜欢这本书。它相当于村上的自传,讲述了他如何成为一个小说家,并写了他的跑步生活和平时的写作生活。

可能是因为羡慕他的生活,写着文章赚钱,又能有着自己的业余生活,规律却也舒服。也是那个时候起,感觉坚持跑步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现在想来,我一直想坚持阅读写作和跑步,或许最早是受了他的影响。

07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本书的主线是一个律师为黑人辩护的故事,副线则是孩子们对于怪人阿瑟的好奇与恐惧。

书中涉及了种族歧视、教育和为人,沉重的话题却因为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来叙述,而显得轻松有趣。

关于这本书的摘抄有14段,我想了很久,最终还是选出了下面这段——

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

08

伍绮诗:《无声告白》

这是一本关于种族歧视的书,书中的开头就是一个迷局,节奏很快,剧情一点也不拖沓,很有吸引力。

这本书有股悲伤的气息,当看到最后的结尾时,心情特别沉重。书结束了,但脑海里的故事还在继续。

此书是伍绮诗的处女作,作者的文笔很细腻,节奏与剧情的安排也很巧妙,是近期很喜欢的一本书。

09

伍绮诗:《小小小小的火》

这本是伍绮诗的新书,讲述了米娅对规则至上的小镇家庭带来的冲突与影响,这是一个讨论自由与规则的故事。

书里的摘抄有这样一段:人生中经常需要放弃一些东西,从而让那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得以保留。

10

《我在故宫修文物》

这是我即将读完的一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一句话:择一事,终一生。

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对于自己所做事情的坚持与热爱,让我深深地敬佩。可能是喜欢看纪录片的缘故,即使看着这本以口述转文字的采访书籍,我也觉得很有趣。

杨泽华有这样一句话:我的能力也有限,我老师说每代人有每代人干的事,但是不管多少,你积极地去迈出这一步,后边还有人。

这些在故宫修文物的老师傅,给了我许多的警醒与启发。

关于阅读,我还想推荐两个app,一个是微信读书,可以计算阅读时长也可以看到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对同一个片段的不同理解;另一个是ONE,上面是写小说故事的。

以上就是关于阅读的推荐了~今天在想,以后要不要每个月做一次读书月总结,要是有书籍推荐,可以一起分享。

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单分享丨我想推荐的十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uo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