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游记 再见豫西

作者: 扬子居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22:05 被阅读1次

我们多久没有大笑一次了?

2012年的游记 再见豫西

2012年  豫西

因为要记录这次出游,所以将07年的游记看了一遍。文章和图片唤起了很久前的记忆,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些美好的感觉会不会遗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再见豫西,豫西比以前繁华了很多,进景区的队伍也长了很多,但也脏了很多。这就是一个景区出名而必需付出的代价吧——

再见豫西,似乎是为了弥补上次去的遗憾。专注于漂流去了——因为同去的人是渭南一车友会的,大家互不相识,少了人情世故。所以玩的更洒脱一些。

整个漂流充满了肆意的狂欢。

激流处人人自身难保,尚无战争。缓行处不知从谁开始,近二十艘皮筏并列靠两岸停下,以安全帽为容器,溪中水为武器,听车友会中一“好战分子”口令,就劈头盖脸将瀑布一样的水帘泼洒到从中间漂过的游客。过客或奋力还击,或抱头鼠窜——千姿百态,颇有看点。我一直不停地笑——豆豆说妈妈嘎嘎嘎嘎笑个不停。

中有一对老当益壮的老夫妻顺流而下。“好战分子”喊道:不欺负老年人!放行!谁知老公公大喊一声:“来吧——我们不怕——”豪气干云!

最受欺负的是漂流至此却依然洁身自好——用塑料雨披等各种物品把自己保护的滴水未沾的人和身强力壮的还击者。

“好战分子”善于一语中的,他大呼一声:美羊羊来了!大家准备!却见顺流而下皮艇中坐着两个年轻时尚的女孩。水花飞溅中,使坏的男人们涉水到女孩跟前,将一头盔的水从头浇下,弄的女孩子哭笑不得。那情景颇似傣家的泼水节。

车友会中一带男孩的中年男子,十分风趣。配合“好战分子”的口令,时而手持一人高的艇内用来坐的充气塑料大棒做横刀立马关公状,时而手握一块板砖做嘎子状——在战争的间隙为大家补充了笑料。

不知笑了多久,漂流而下的游客们都学乖了,踯躅在上游不肯漂流下来。我早已笑的手脚都软了。

见耽搁时间过久大家才商量着朝下游漂流而下。正是“出来混,立刻就会还的。”以前被浇成落汤鸡的游客们出乎意料的团结早在前面列成两列等待我们一行了,一片瀑布中我们狼狈逃窜——

上岸时,我们累的笑的已经走不动了。

晚上,坐在院门外的小凳上。老公说要给我们讲个恐怖故事:“在一家医院里——哈哈哈——。”结果我和豆豆什么都没有听明白,老公笑的前仰后合——

有两只萤火虫忽隐忽现,豆豆没有见过,和我一起去找,却又不见了。

因为笑的太厉害了,忘记拍照了——写篇文章,记录下来吧。

2012年的游记 再见豫西

这是2012年的游记,翻出来一看,先笑后酸楚。那时我们一无所有,那时我们笑出了泪水。现在我怎么了?拥有了年轻时想要的一切,却失去了笑。

时光时光慢些吧……

相关文章

  • 2012年的游记 再见豫西

    我们多久没有大笑一次了? 2012年 豫西 因为要记录这次出游,所以将07年的游记看了一遍。文章和图片唤起了很久前...

  • 豫剧四大声腔系统的简单比较(二)

    豫西调 豫西调,俗称“靠山吼”,由于早前在豫西、洛阳一带演出而得名。在清光绪年间之前,豫西调的音乐风格与祥符调并无...

  • 豫西饺子

    3豫西饺子 河北饺子,河南烩面。 在河南吃饺子和河北不太一样,豫西更有特色。 媳妇家...

  • 豫西国风

    豫西人家道叙:山脚下,路道边,故园存其间;故园有旧窑洞居上,新土房居下,百年皂树居中,老坟居中,百年老槐分上下,子...

  • 挺进豫西

    中原大进军之二挺进豫西1947年 7月,中共中央决定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谢富治率领第 4、...

  • 【游记】再见大理,再见云南

    要返程啦,第三天睡到中午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客栈,直接从大理坐高铁到昆明。路上的时候还有晴天呢,等到了昆明已经淅淅沥...

  • 进山

    辞职探亲,数日仍没有见到父亲。 在豫西的小县城,只有连绵的丘陵,山在豫西的西方,偶尔可以遥望,朦胧的轮廓。父亲...

  • 吃桌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吃桌(征求意见稿) 吃桌是豫西一带农村的习俗,也就像冀南老家说的吃酒席。 在豫西当地农村,谁家娶媳...

  • 一路奔波去取经1

    从河南到河北,一路奔波去取经。 从家乡出发的豫西丘陵地带,风车打转,山花烂漫。 走过豫西,进入豫北,地势平缓,尽是...

  • 吃桌(原稿)

    吃桌(征求意见稿) 吃桌是豫西一带农村的习俗,也就像冀南老家说的吃酒席。 在豫西农村,谁家娶媳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2年的游记 再见豫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es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