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一座城,为一个人

作者: 大研dayan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1:17 被阅读157次
倾一座城,为一个人

没有经历爱情的人应该读读这本书,因为它是诺贝尔得主马尔克斯50年间对于所有爱情模式的罗列。

经历过爱情未踏进婚姻的人也应该看看,因为在书中他不厌其烦的描述了一段跨越50多年的柏拉图之恋,是经典的偶像剧桥段。

已经踏进婚姻坟墓的人需要仔细阅读,因为他将告诉你当爱情成为亲情,不再有激情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许多人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印象粗粗的停留在了《百年孤独》上,偶有印象的记得他是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开创者。

不仅如此,马尔克斯经历了许多文学流派的传承,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但是他不愿意让任何一种定义成为自己的标签。

于是纷纷杂杂的在写出《百年孤独》那样炫技的作品之后,竟然返璞归真,用最真诚最朴素的笔调写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

即使是最简单的笔触写下的仍旧是一部犹如史诗浩繁的大制作。

书中极尽可能的描述了太多的爱情模式,有永恒的有短暂的,有肉体的有灵魂的,有感性的有理性的,有忠贞的有背叛的。

他浅浅淡淡的隐藏在书里,不露出一丝一毫的观点,故事静静的通过叙述流淌出来,供人翻阅。

01 用时间串起来的故事

马尔克斯一向是个运用时间的好手。

时间在他的作品中被利用的透彻。顺序,补叙,倒叙,插叙,平叙犹如一块块被拆开的积木,再有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啊,将它神奇而又巧妙地拼凑起来。

在一部爱情小说的开头竟然是一场谋杀。

德高望重的乌尔比诺医生,年轻的实习医生,警察,含着苦扁桃气息的尸体以及十多页的遗书。

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说开头,死者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谁才是凶手?

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明白究竟谁才是男主人公?

死去的阿莫乌尔摄影师还是进入暮年的乌尔比诺医生再或者是那个瘦瘦的满脸阴郁的轮船大亨伊里萨?

全书从一个老者70岁不愿意为苍老所束缚的自杀开始,以两个老年男女的世纪之恋结束,全书采用了两条时间线索。

第一条:循环的时间线。这里的主人公是乌尔比诺医生。乌尔比诺医生的从别人的死亡开始到自己的死亡结束。

第一章他勘察了好朋友阿莫乌尔的死亡现场,发现了关于此人的诸多秘密,比如有一个秘密的情人,有一些不容明说的身份。

第二章便讲述了他自己的死亡,由于去捉最心爱的鹦鹉而从芒果树上掉下来摔死的事故。

在稍后的线性故事叙述中,作者或通过伊里萨或通过费尔明娜等人的视角,将乌尔比诺医生的故事补充完整。乌尔比诺医生的故事犹如一个闭合的圆环巧妙地镶嵌在费尔明娜的生活中。

乌尔比诺医生死之后他的遗孀费尔明娜在丈夫的葬礼上遇到了自己的初恋轮船大亨伊里萨,他说道:“我为这个机会等了半个世纪,为的是再一次向您表达我的誓言,我永远爱您,忠贞不渝。”

然后到此处关于医生乌尔比诺的故事暂告一个段落。

作者开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荒唐老人在别人丈夫的葬礼上深情告白他的遗孀故事。

从转向伊里萨开始,作者便转换了写作的技巧。他开始用线性的时间讲述一种永恒的纯粹的柏拉图式之恋。

少年时,费尔明娜是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商人女儿。伊里萨是加勒比轮船公司的大哥的私生子,成年后在在电报局工作。

他给费尔明娜的父亲送电报的时候,瞥见了年少的费尔明娜,美丽漂亮,回去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陷入到犹如霍乱的爱情中。

他大概是一个温柔多情略带忧郁的男孩,就好像是《流星花园》中的花泽类的性格一样。

倾一座城,为一个人

开始了朝思暮想的的暗恋之旅,每天他会等在费尔明娜上学的必经之路,只是为了能够看到他,讨好她的姑妈,成篇的抄写浪漫主义的诗歌作为献给女神的情书。

慢慢的,费尔明娜在姑妈的帮助下接受了伊里萨的爱情以及求婚,他们频繁的通信被费尔明娜的父亲发现。

她的父亲是一个粗鲁的商人,母亲早逝,父亲一直认为费尔明娜漂亮聪明,一定要嫁入豪门才是她最好的归宿,因此在他发现女儿竟然和一个卑微的电报员暗通款曲的时候,心中愤怒极了。

可是无论是囚禁还是死亡的威胁都对他们无效。

于是她的父亲洛伦索•达萨决定带着自己的女儿离开到乡下去,两个只能说是线下见过面的网友一样的男女就这样在家庭的反对之后,无药可救的觉得自己爱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无可比拟。

在堂姐等人的帮助下,远在乡下的费尔明娜继续同伊里萨保持着电报的通讯,与费尔明娜相比,伊里萨的爱更感性,一眼万年的非卿不娶的状态,他热切的盼望着能够实现在信中与费尔明娜的婚约,焦急的等待着费尔明娜的回家。

可是当费尔明娜回到家后,不可思议的事情继续发生了。

当父亲将家里的权利全权交给费尔明娜之后,她随着女仆走在街道上,有许多好奇的事情,比如糕点,墨水,以及布匹。

她走在喧哗的街道上享受着空气中的自由气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同尾随她的“未婚夫”伊里萨打了照面。

伊里萨说道:“我亲爱的加冕女神,您不应该来这里。”

女人的心情犹如是阴晴不定的海浪,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阴风怒号,逐浪排空。

伊里萨怎么也不会想到朝思暮想的人啊,终于回来了,见面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不不,我们还是算了吧~”

截止到这里我作为读者也是一脸懵逼,前一秒还在雀跃的挑选着送给伊里萨的礼物,还有为两个人婚后生活采买的布匹,怎么单单因为一句话就要分手呢?

说出分手的费尔明娜是决绝的,她将两个人来往的所有信件都送还给伊里萨,并要求他归还两个人之间的所有物件。

这对于生命为爱情绽放的伊里萨来说是致命打击,伊里萨卧床不起数日,犹如是感染了瘟疫一般,痛不欲生。

就在这时费尔明娜嫁给了当地的望族乌尔比诺医生,他们开始了幸福的婚姻生活。而伊里萨独自沉浸在能够溺亡的悲伤之中。

他心中费尔明娜是永远的伤痛。

伤口随着费尔明娜离开它的生活而越来越严重。

某一天,他找到了一副医治伤口的良药。他开始滥情的同一个又一个的女友交往。第一个是罗萨尔瓦,他在船上遇到的一个疯狂的女人,第二个是纳萨特雷的遗孀,战乱的时候开始了他一生滥情。

从此之后他身边的女孩不断,他会记下每一个同他有过露水情缘的女孩子,在费尔明娜成为遗孀之前,他一共记录了25本,共计622个。

他是一个情商高手,人们心目中的浪荡子,富有却一生未婚。

知道乌尔比诺医生去世后,他才收回自己的滥情,将所有的忠贞和等待交还到费尔明娜的手中,任由她重新选择。

最后,长情的陪伴等来了幸福,两个70多岁的老人看着海上消失的晚霞,相互依偎着。

这便是有线性线索和循环线索所串起来的一个美妙的故事。

02书中的孤独和爱

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在谈到《零度写作》的时候举的例子就是关于《霍乱》的。

他说:在这篇的叙事中丝毫没有看到作者的身影,这就是“作者之死”。

有人说:作者和读者之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较量。

其实在霍乱中作者也采用了许多与读者斗智斗勇的武器,作者并没有按照往常的线性时间来叙述故事,而是将完整的故事打乱,如同绘画一样给读者细细的描述了一个故事的碎片,从角落开始的碎片。

然后仿佛是攀爬的藤蔓一样往外延伸。

读者在最初的情感共鸣中始终是处于劣势,他只能顺着作者的思路往下走,并不能够站在上帝的视角知道更多的故事和细节,他的情感始终处在压抑的状态之下,因为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并不好受。

慢慢的当故事叙述了一多半时,作者才渐渐的明白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费尔明娜同乌尔比诺医生结婚并不是一直是幸福的,伊里萨到处寻找心里的慰藉只是为了弥补心口上的创伤。

马尔克斯最擅长描述人们心中的孤独。

某一文艺女作家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人生而孤独死而伟大。

一生中伴随人们的情绪有许多,高兴地,忧伤的,愉快的,范萌的,开心的,不开心的,而生活中最大的敌人是孤独。

孤独生活在心里的牢笼中。他在独处的时候滋生,在二分之一的黑暗时间里滋生,更在死亡临近的时候滋生。

书中关于乌尔比诺医生和费尔明娜之间得爱情究竟是不是真挚的,我们可以借此讨论一下。

最初,费尔明娜并不喜欢乌尔比诺医生,甚至说是讨厌的。因为表姐的话让她意识到喜欢自己的人会被夺走时,她是别人的羡慕中感受到了失去,才爽快的答应了与乌尔比诺医生的婚事。

我相信在短暂的过程中费尔明娜并不爱医生。只是父亲认为他是一个适合结婚的人,周围的人也都羡慕这样优秀的人喜欢他,所以才会同意与他结婚。

婚后两个人的蜜月期确实有一段时间的甜蜜,不过不排除是建立在肉体的束缚上。

婚姻中显示了各种痛苦的体验和悲剧元素回到家有争执的琐碎日常,有不融洽的生活习惯,有乌尔比诺医生的坏脾气以及出轨。

老年后,两个人更多的是相依为命的孤独支撑。

衰老的乌尔比诺医生仿佛成为了一个需要时时刻刻照顾的小孩,而费尔明娜享受一种被需要的心情,他们每天在搀扶中度过余生,当乌尔比诺医生死亡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你要知道,世界上我最爱的是你。”

倾一座城,为一个人

这样的一句临终前的告白或许是爱情的象征,但是究其原因却是最爱的是你,而不是只爱你。

最爱的是你,是因为在生活中你能够给予我的情感需求大于其他人,按照经济学的消费原则,我才说我最爱的是你。

而在伊里萨的心中:爱的只有费尔明娜。同乌尔比诺医生相比,他是一个浪荡子,从不洁身自好,往往到处拈花惹草,但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默默地陪伴着关注着费尔明娜51年9个月零4天。

乌尔比诺医生喜欢费尔明娜全世界都知道,而伊里萨喜欢她只有她知道。

03究竟什么才是爱?

在书中罗列出如此多的爱情模式,有正常的幸福婚姻,有偷情的迷醉,有背叛爱情的恐慌有坚守爱情的执着,有爱情中裹挟死亡的焦虑也有爷孙恋的疯狂。

这些都算是爱情这些又区别于爱情。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爱情;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是爱情;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是爱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是爱情。

中国自古以来讴歌最多的是关于忠贞不二的爱情,同理到《霍乱》

中可能就是乌尔比诺和费尔明娜那样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爱情。

但是对于像伊里萨对待费尔明娜更深厚的爱情确实不值得讴歌,因为伊里萨并不是一个守身如玉的人,不是一个忠贞不二的人,他不是优秀的男主角人设。

如同《金瓶梅》中西门庆对待李瓶儿死去时痛不欲生的爱情都是不值得被歌颂的,因为他的人品决定了他的爱情不够纯洁。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有太多的人陷入误区。我们总是在寻找真爱的路上彷徨。

我们以为自己能够找到一个非常喜欢的人最后结婚生子,可是最喜欢的人却可能不是最合适的人。

我们听从了理性的安排,决定按照生活的主流同最适合的结婚,然后伴随着柴米油盐幸福的过完自己的一生,然后一生都会在心里安慰自己说:我身边的人就是我最喜欢的人。

可是你明白当你在喜欢的人与合适的人之间抉择时,你选择合适就是选择了乌尔比诺医生那样子的爱情。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生活而结婚,这也是一种将就。

如果选择了伊里萨尽管当时的他没钱,不是高富帅,只是清晨带着一束花表达着对你的思念,始终如一日的将你放在心尖上,称你为加冕的女神。

要是你身边有这样的男孩子就接受他吧,毕竟《霍乱时期的爱情》已经告诉我们大结局。

最终真爱会战胜死亡和衰老,两颗心紧密的贴在一起才是幸福的温度。

相关文章

  • 是你吗

    倾一座城,爱一个人,从未如此坚定的爱上

  • 倾一座城,为一个人

    没有经历爱情的人应该读读这本书,因为它是诺贝尔得主马尔克斯50年间对于所有爱情模式的罗列。 经历过爱情未踏进婚姻的...

  • 夜读《倾城之恋》——残垣下残缺的圆满恋情

    到底是一座城的倾倒,而有了恋,还是上苍为这揪心的恋,倾了一座城。 前记 最近睡前会读一读书,困了便睡。之所以选中了...

  •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一座城,一个人,一段故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一次坐火车,绿...

  • 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记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失忆,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繁华,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寂寥,一座城有一座城的自由,一个...

  • 那城  那人

    为了一个人 离开一座城 因为一个人 爱上一座城 为了一个人 离开一座城 爱上一座城 期冀一个人 那城 那人 一座...

  • 一年一年又一年,记得那一年!

    一个人一座城,一座城一生情 爱上这座城市,倾其一生岁月 佛说:今生所有的遇见,皆是前世未了的缘。 这一生,遇见的人...

  • 倾城雪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你为倾城, ...

  • 想念一座城

    爱上一座城,因为一个人。 因为一个人,想念一座城。 想念一座城,是因为城里有一道独特的风景; 想念一座城,是因为城...

  • 伤城记(2012.9.17)

    如果一座城池即将沦陷,你会做什么?我想我会想起《倾城之恋》,想起白流苏,想起一座城倾了就为了成全一个人的...

网友评论

  • 小屋的温暖:真爱与性、柴米油盐等生活索碎无关。
    那是灵魂间跨越尘世的永生永世的追随与企盼。
    大研dayan:@小屋的温暖 是的,爱了就不说生活,融入生活中融入理想中都会很好
  • 柳柳儿:一直想看,却没行动。😔
    柳柳儿:@大研dayan 嗯嗯,好的
    大研dayan:@做自己zzj 可以看看,很棒的书。虽然也是畅销书但是他更有才华
  • 夕雅y:💜💜
    大研dayan:@夕雅y 🤗🤗🤗

本文标题:倾一座城,为一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sshqtx.html